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馆藏丨山东省博物馆藏玉精品选录

山东省博物馆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座省级综合性地志博物馆,成立于1954年。当时的馆址分为东西两院,东院位于济南市广智院街广智院旧址,系1904年英国浸礼教会牧师怀恩光创建,原是中国境内最早的博物馆之一。馆藏富有地方特色的、包括历史、自然、艺术等多门类的新型省级博物馆,成为全省文物的收藏中心和展览中心,尤其在陶瓷器、青铜器、甲骨文、陶文、封泥、玺印、简牍、汉画像石、书画、善本书的收藏方面见长。


 

名称:玉串饰 

时代:新石器时代

尺寸:环径3~5.1厘米

发掘地:1971年.山东邹县(今邹城)野店出土。

说明:串饰由单、双、四连环以及绿松石坠等11件组成。玉片磨制轻薄,呈色有青有白,玉色莹润。

名称:有孔玉铲

时代:新石器时代

尺寸:长15、宽10.1、厚0.5厘米

发掘地:1959年.山东泰安大汶口出土

说明:梯形扁平状,双肩斜收,刃部外弧,肩部对钻大小两孔。

名称:玉笄

时代:新石器时代

尺寸:长8.9厘米

发掘地:1959年.山东泰安大汶口出土

说明:该器为绾发用的实用品,玉色青中泛黄,间有白色沁斑。器体磨制光滑,素面无纹,一端略宽,磨成钝尖,另一端近尖部两侧有小刻口,截面呈菱形。

名称:玉臂环

时代:新石器时代  

尺寸:直径9.8、厚0.5厘米

发掘地:1959年.山东泰安大汶口出土

说明:玉色青中闪黄,晶莹滋润,白色沁斑一目了然。器作扁平圆形,外缘不如内缘加工精细。

名称:黄玉铲

时代:新石器时代

尺寸:长17.8、宽7.2、厚0.4厘米

发掘地:1959年.山东泰安大汶口出土

说明:玉色淡黄,细腻温润。器作扁平长方形,形制规矩,磨制精细。

名称:四孔石刀

时代:新石器时代

尺寸:长48、宽13厘米

发掘地:1969年.山东日照两城镇出土

说明:刀作长方形,双面刃,磨制光滑,四孔均为单面钻孔,刀背三孔径均为1.8厘米,靠近柄部孔径为1.1厘米。


名称:兽面纹玉锛

时代: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

尺寸:长17.8、宽5、厚0.5厘米

发掘地:1963年.山东日照两城镇征集 

说明:礼器。由于该器曾断为两截,因此沁色不同。器作窄长梯形,四面平整规范,较大的一端为单面斜刃。柄端两面以连续阴刻的旋转曲线围绕目纹展开,雕琢出一幅狰狞的面孔。

名称:玉戚

时代:

尺寸:高7.5、背宽5.4、刃宽6.8、厚0.3厘米

发掘地:1966年.山东青州苏埠屯出土

说明:玉戚作斜刃斜背,两侧雕出扉棱,穿大小二孔。表面抛光,玉呈白色石灰沁。

名称:玉鱼形饰

时代:商  

尺寸:长9、口宽1.7、尾宽2.3、厚0.2厘米

发掘地:1966年.山东青州苏埠屯出土

说明:该器呈鸡骨白色,通体涂朱。头尾各有一单面钻孔,作系挂之用,以阴线刻眼、鳞及鳍,以阳线双钩刻饰鱼尾。

名称:玉牛首形饰

时代:商

尺寸:高2.5、宽2.9、厚0.7厘米

发掘地:1966年山东青州苏埠屯出土

说明:青玉质。兽头作牛首形,以阴线刻“臣”字眼和鼻孔,阴线双钩雕牛角,牛面中间对钻一孔,以便穿系或固定。造型生灵活现,阴刻线条舒展流畅。

名称:玉鸟形饰

时代:商 

尺寸:高2.4、宽4、厚0.5厘米

发掘地:1966年山东青州苏埠屯出土。

说明:青玉质。鸟儿尖嘴短尾,作展翅状。以减地平凸雕出双眼,隐起双钩饰羽翅细纹,阴线刻出尾翼,喙部对钻一与背相通的小孔。

名称:玉柄形饰

时代:商  

尺寸:长11、柄端宽2.1、厚0.8厘米

发掘地:1966年山东青州苏埠屯出土

说明:柄形饰为扁平长方体,一端有短而薄的榫,榫上穿孔内嵌绿松石。

名称:玉戚

时代:商  

尺寸:长12.7、宽7.5厘米

说明:玉料呈青灰色,间有杂色斑和褐色浸蚀。器作长方形,双面磨制微弧形刃,两侧处有锯齿状扉棱。

名称:鲁国大玉璧  大玉璧

时代:战国

尺寸:外径32.8厘米、孔径11.6厘米、厚0.6厘米

发掘地:1977年山东曲阜鲁国故城(乙组)52号墓出土

说明:玉料呈青碧色,玉质晶莹温润,半透明,油脂光泽。玉璧肉部内、外缘各有一周廓,肉两面纹饰相同,以两组微凸起的绹索纹分隔成内、中、外三层纹饰。内、外两层为阴线刻纹,中间以斜向交叉排列的蒲纹为地,其间浅浮雕饰排列均匀的谷纹;内层为合首双身龙纹,其间以三道绹索纹相隔成三组;外层为五组合首双身龙纹,每组龙尾两两相交,纹饰布局紧密匀称,繁缛精美,线条流畅,工艺纯熟,属战国玉璧中的精品,也是战国玉璧中形制最大的一件。

名称:龙形佩饰 

时代:汉  

尺寸:长19.8、宽9.4厘米

发掘地:1970年曲阜九龙山汉墓出土

说明:白玉,局部有黑褐色沁。玉龙呈扁平体,弓身回首,龙身健壮,细长的尾部向内翻卷,龙身两侧均饰突起谷纹,交叉排列,井然有序。

名称:白玉龙形佩饰

时代:汉  

尺寸:长7.5、宽2.1厘米

发掘地:1970年曲阜九龙山汉墓出土

说明:佩饰作片状弧形,两端镂雕精美的对称龙纹。龙背隆起、龙尾交接,双龙回首遥遥相望。该器玉质精细,透亮光滑,纹饰生动活泼而富有生机。

名称:谷纹玉壁

时代:汉  

尺寸:直径7.7、厚0.4厘米

说明:玉质青中闪白,间有褐色及红色浸蚀。此璧肉好周边各刻弦纹一周,弦纹之内满雕谷纹。

名称:描金玉组佩

时代:明

尺寸:钩长6.3、最大玉花7.5厘米

发掘地:1971年山东邹县(今邹城)明鲁王朱檀墓出土

说明 :由珩、瑀、玉花、滴、璜及玉珠等以丝线穿连而成,所有玉片正面均浅刻云龙纹并描金。

名称: “痕都斯坦”玉盘

时代:清

尺寸:口径17、底径10.4、高4厘米

说明:此件玉器为一盘形器物,青玉质,圆形,花瓣纹口,里底中心雕斜方格纹花心,周围凸雕花瓣,内壁以浅凹法 雕对称束叶纹。这件玉器以浅凸,打凹等技法,将花、叶的形态刻画的淋漓尽致,充分体现出“痕玉”体薄透明、纹饰精细、圆润隐起的“薄如蝉翼”、“细入毛发里,浑无斧凿痕”、“看去有花叶,抚来无痕迹”等精妙奇绝的艺术效果,是一件难得的“痕玉”作品。“痕玉”的主要特点是器轻体薄、小巧玲珑、质地秀明、纹饰隐起、写实性强、生活气息浓厚,与中国传统的玉器相比各有千秋。

名称:青玉龙

时代:清代

尺寸:直径18.5、厚0.7厘米

说明:玉质呈青绿色,局部有沁斑。整体造型为一首相向,尾相接的两条龙。龙身布满鳞纹,龙纹处则饰满纹。龙独角,杏仁眼,上卷鼻。龙体曲线流畅,造型古朴。

名称:翡翠透雕带钩

名称:松竹梅玛瑙洗

名称:白玉梅花扁瓶 

时代:清代

尺寸:高17.5、宽19厘米

清乾隆时期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工艺美术出现全面发展的新局面,加之乾隆本人对于玉器的偏爱,此时的玉器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新疆和田白玉在此时广泛的应用于各类玉器的雕琢。受到达官贵人的大力追捧。这件清乾隆御题白玉梅花扁瓶,玉瓶为小口扁体。覆斗式盖,长方形纽。瓶两侧雕饰双梅、寿石和菊花。瓶身阴刻御制七言诗一首。此瓶玉质洁白纯正,造型端庄典雅,琢制圆润精巧。

参考资料:

1.山东省博物馆官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玉器】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出土历代玉器欣赏!------上篇
馆藏丨徐州博物馆藏玉之玉舞人
故宫馆藏精品玉器鉴赏(124P)|故宫,馆藏,精品,玉器,鉴赏|::e景苑::中国传统文化...
新时器时代的玉器及识别(下)
宝玉寻踪——广西博物馆藏玉选粹
馆藏 | 湖北荆州博物馆的美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