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玉心得 之 拉丝和皮壳(五)
关于高古玉器的鉴定,除了线条上切入之外,还应看到更多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相互佐证,相互辅助,才能不断的确认一件玉器是否开门。很多知识点,综合起来,都是为了更靠近现实,更为了还原工序,寻求最大的那个合理性。而这些知识是否实用,是否正确,就看这些掌握的知识能否解读馆藏的工痕、工序。

比如我们看工艺,一件玉器上,往往不会有单纯一个工具完成的,往往会有几种工具,但是主要的工具往往痕迹最明显。通过馆藏,我们佐证出这一点来,那么就可以反推出一个观点:如果一件玉器只有一种工具的加工痕迹,是不是值得怀疑了?

如图所示,标记的这些位置的皮壳状态,看似单一,看似长拉丝,其实都不绝对。为什么这种加工出来的玉器不用一个工具从头到尾都做成一样?工具不具备这个功能?形成如此状态而加工的原因是什么,都是值得我们考虑的东西。

上图这段白灰的状态,更好的体现了沟底的长拉丝到底是什么样子的状态。如果说,长拉丝痕迹是很多行里人注意到的真品特征,那么做仿品的也应该会注意到的。
所谓的长拉丝,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的状态,我觉得还是要参考《张家坡出土西周玉器》里的加工痕迹去琢磨,来分析线条出现的原因,加工工具的特点。

在线条里常出现的长拉丝,是向上的,也就是书里说的那个凸脊,这是正常的长拉丝痕迹,我们再看一个仿品的长拉丝(下图),对比看看拉丝痕迹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宽线条的痕迹往往和皮壳有很大的关联,而皮壳形成过程中,其中一道工序体现在玉器上的痕迹是向下的,和沟槽里的痕迹正好相反。这俩状态,都是加工工序的问题,回到刚才的问题,就是合理性。
春秋到汉,加工工具和张家坡西周玉器里说的砣,在这些年份里,几乎没有变化,变化的只有砣的材质,材质决定了磨削,虽然工匠手法千人千样,文化各有不同,但是工具没变,工具限定住了后,加工手法就不会有变化。举个例子,如果切一条阴线出来,当时所有的玉匠,应该都是同一个做法,这是核心不变的东西。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从阴线切入进去的原因,这个点是死的。从这一点展开,那么就要从所有的线条里找到各种合理性,把所有的不合理当作疑点去琢磨。
比如,阴线单砣拐弯了,沟底沟边不是磨砂碾磨痕迹,皮壳没有随着工艺纹饰的变化而变化,表面出现了成片的方向感的打磨和皮壳,往往看玉器会有这个状态,发现一个疑点,你就会逐渐发现其他的疑点。
我们对一条阴线,说这个线快了,加工的方式不对的时候,其实没什么更复杂的东西,就是在这几个点里出现了问题了。有时候会有人说,皮壳单一了,关于皮壳,最差的老皮壳也要具备三种痕迹,一是无毛孔状态的玉质皮壳,这个位置的熟旧感往往会很强,表面会有突出玉本身硬质东西的小点,小点不规律,不整齐。二是向下的,不带方向感的,随着工艺和纹饰变化的加工皮壳,这个皮壳和第一种皮壳是一直伴生的,素器也有,但是不好观察。三是钙化或者侵蚀留下的痕迹,可以说九成以上的高古玉都会有这样的痕迹,而这个痕迹不能死,不能呆板,要晕散,有过渡,从外向内逐渐的变浅,而不是内外一样深浅。当这几种皮壳在一件玉器上不同位置不同角度不同工艺上都没有断,没有问题的时候,我们才能说这个皮壳没问题。很多人一般只看到了一点,或者两点,相对来说皮壳上的细节组合起来,在各个角度都没问题的时候,这件玉器的皮壳才是没问题的
除了上边三种,还有清理的痕迹,很多生坑的玉器在清理的时候会擦伤玉器,也是皮壳的一种,算第四种。五是使用磨损痕迹,这个痕迹没有什么规律,有长有短,有深有浅,就像您把玉和钥匙放一起了。六是老的断茬,老的玉器在打碎后,断面往往和表面的皮壳基本一致,不会有太大的差别,而新的玉器断了后断茬是灰白色的断茬。
所以,我们在看玉的皮壳的时候,这些细节都要组合起来用,一会儿看阴线,用皮壳辅助,一会儿看皮壳,用线条辅助。当这两者结合起来各个角度纹饰都没问题的时候,才是最后一步,看是不是改件。
有的时候,我们会说一件玉器是不是改件。看一件玉器是不是改件的时候,一定要有依据支撑,而不要因为纹饰没见过,或者造型陌生就随意猜测或者下定语。而这一点的判断是在线条和皮壳都没问题的基础上琢磨的。高古玉就是这样,把很多的细节的知识,综合起来的去分析,找出最大的那个可能性,实事求是的依据玉器去分析工艺,工序,这一切的标准,而标准的基础是有出土依据的馆藏品。


微信:17013 欢迎您的加入

商品刷屏、三天可见、关闭朋友圈

以上三类网友请勿添加,速删见谅

商周、春秋,战汉为本群研究方向

文化期、中古、明清爱好者请绕行


金玉满堂 第五季 古玉沙龙

2019.12.14

金玉满堂 第四季 古玉沙龙

2019.6.30

金玉满堂 第三季 古玉沙龙

2019.4.6

金玉满堂 第二季 古玉沙龙

2019.1.26

金玉满堂 第一季 古玉沙龙

2018.12.3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金玉满堂闲师再说春秋
断代辨伪【4】 ——从雕工鉴识古玉
玉器鉴定中对工艺工具痕迹多样性的理解.docx
汉代玉器线条总述 之五
实战篇 之 春秋玉璜
商代玉器的特征与辨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