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单丨民办学校招生十条法则



中国民办教育共同体  推荐


十、遵循十条法则

民办学校招生实践反复告诉我们,按照招生程序,使尽各种招数不一定能成功招生。这是因为除了掌握招生步骤和方法外,我们还必须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招生,把握招生规律,遵循招生法则。

市场是动态的、发展的,社会和家长对教育的需求在不断变化、日益增长。教育需求往往伴随着地域经济的发展和家庭经济的改善而升级、膨胀,甚至裂变。如果学校招生工作始终抱住过去成功的经验不放,不敢面对现实,不敢面向未来,忽视变化,漠视变化,最终一定会被市场所抛弃。民办学校运营要主动增强服务意识,主动适应社会需求,为家长服务、让家长放心,为学生服务、让学生成才。一句话,招生策划必须围着市场“转”,必须围着需求“动”。市场变,则招生策略必须变;需求变,则招生策略必须变。这是招生策划最本质的东西。

招生策略中的“策”和“略”与中国文化中的“术”与“道”有异曲同工之妙。古人云: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道”乃规律、法则、方向、趋势,“术”乃方法、技巧、步骤、流程。道是术的内核,术是道的外显。有道才能演化更多的术、生成更高的术,有术才能展示道、体验道。既要尊重规律,遵循法则,也要掌握方法,活用技巧,是招生从成功走向更大的成功的正确途径。

在前面着重谈论招生之“术(策)”的基础上,我们再来探讨招生之“道(略)”,是很有必要的。

(一)民办学校优化招生策略的十项调查

招生之“道”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也不会来自我们的冥思苦想或闭门造车。真正的招生之“道”存在于学校的服务对象——学生的需求之中。问政于学生、问需于学生、问计于学生才是把握招生之“道”、办学之“道”的关键所在。

本着“学生是学校主人,学生最有发言权,倾听学生心声,让学生站在学校中央”的理念,学校不妨向学生设计这样的调查问卷:

1、假如我是办学人(董事长),我要办一个什么样的学校?

2、假如我是校长,我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3、假如我是班主任,我怎么管理学生?

4、假如我是老师,我应该怎样上课?

5、假如我是教官(生活老师),我怎样让学生喜欢我?

6、假如我是家长,我会把自己送到这个学校来吗?为什么?

7、我在学校最开心的一件事是什么?为什么让我开心?

8、我在学校最伤心或最不舒服的一件事是什么?为什么让我伤心或不舒服?

9、我在学校有最喜欢的人吗,我最喜欢什么样的人?

10、我在学校有最讨厌的人吗?我最讨厌什么样的人?

调查问卷折射的是民办学校的举办(投资)者或经营(管理)者的教育情怀,也是招生策略制定、完善、优化的现实依据。当然,学生表述的不一定都是正确的,学生要求的不一定都是合理的,但无视或剥夺学生的话语权一定是错误的。民办学校必须始终把学生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学生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学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置,把学生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

(二)民办学校招生工作遵循的十大法则

伴随改革开放春风诞生的中国现代民办教育快走过40年的历程,其间,在市场规律和教育规律的双重作用下,民办学校“你方唱罢我登场”,走马灯似地上演着一幕幕跌宕起伏的悲喜剧,几家欢乐几家愁,令人唏嘘不已,感慨万端。

认识上的突破是民办教育实现长足发展的前提,也是民办学校在教育市场竞争中取胜的保障。总结民办教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我们不得不说,民办学校成也招生,败在招生。生源是民办学校一切工作的奠基石,成功的招生依赖于科学的策略,科学的策略来源于对规律的把握和对法则的敬畏。根据办学实践,我们认为,民办学校招生工作必须遵循如下十大法则:

1、只有留得住,才能确保招得来

控流(保生)也是招生,而且是更重要的招生。保住一名学生,功效远远大于新招一名学生。留不住学生,意味着招不到学生,即使侥幸招到了学生,最终也是会流失。因为学生的非正常流失,意味着某一市场的“污染”,有时甚至导致某一市场的彻底丧失。

2、只有出口畅,才能带来进口旺

民办学校无论理念多么先进、硬件多么超前、校园多么迷人、广告多么耀眼,但教学质量对招生是有最后拍板权的。民办中小学教学质量体现在中考、高考(含洋高考)成绩上,即保证毕业班学生有个好学上,就是最有说服力和最具煽动性的招生宣传。

3、只有好口碑,才能赢得招生大丰收

在当今广告泛滥的时代里,消费者对各类宣传都具有极强的免疫能力。而口碑传播则以其可信度高的特征受到追捧。老生介绍新生、家长介绍新生的口碑营销方式就成为了民办学校历久弥新的招生招数。民办学校良好的口碑来源于良好的家校关系与舒适的服务体验,以及教职工良好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能力。

4、只有严把关,才能打好招生持久战

招生是“持久战”,不是一个暑期、一个学年就能“定胜负、决生死”的。学校要立足现实,更要着眼未来。如果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不加选择地滥招学生,长此以往,可能导致招不来学生。相反,如果谋划长远,适当设置招生“门槛”,对所有学生都进行面试、笔试等,招生程序越规范、要求越严格,学生越难进,往往能招到更多、更优秀的学生,学校更容易走上“不招而招”的良性发展轨道。

5、招生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只有现在时,没有过去时,没有将来时

招生不是民办学校阶段性工作,而是常规性工作。民办学校招生工作永远“在路上”,虽说不同的招生阶段,要运用不同的招生策略。但“时时都要招生、处处都在招生”是民办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的观念。学校的人员要为招生服务、学校的经费要向招生倾斜,学校的运作要为招生让路。

6、事事关乎招生,做好本职工作

招生并不复杂,事事关乎招生。学校所有教职工要树立学校“一盘棋”的思想,以主人翁的姿态,尽心尽力、保质保量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要为招生而招生,而应该将招生贯穿到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之中。这样,学校的招生工作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7、人人关乎招生,当好形象大使

招生并不简单,人人关乎招生。学校每位教职工都是学校的形象大使,都是学校的义务招生宣传员,都要肩负招生的责任,平时要绷紧“招生”这根弦,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补位、相互配合,要将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纳入到招生工作的高度来认识。

8、用情感化学生,用理征服家长

学生、家长都是民办学校的服务对象,来访要做好“双接侍”,服务要做到“双满意”。要明白“说服家长重要,说服学生也重要”的道理,相互提醒,精诚团结,相互支持,协作“攻关”,对学生要注重以情动人,对家长要注重以理服人。

9、明确家长显形需求,发掘家长隐形需求

对市场需求的把握是民办学校招生策划的方向和前提。“销售不是一个人说话,而是两个人对话”,教师要弄清家长的具体需求,如住宿、接送、饮食、成绩、习惯、安全等,这样对话才有共同语言。同时,也要善于发现家长的潜在需求,设法满足这种隐形需求,并有意识地引导、培育家长需求,这样,才能在服务市场的过程中主动把握、控制市场。

10、外部营销和内部营销,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有营销专家曾总结说:“老板亏待员工,员工亏待客户,客户亏待老板。”要解开这个“死结”,必须引入“内部营销”理论。内部营销是指学校将教师视为“顾客”,通过创造满足教师需求的工作与条件,来打造学校和教师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的观念和行动。内部营销是一种管理战略,其核心在于学校举办(投资)者或经营(管理)者要树立“教师第一”的理念,具备服务教师的意识和能力。教师作为学校的内部顾客,是联系学校与外部顾客——学生、家长的桥梁和纽带,教师的满意度和忠诚度,直接影响学校为外部顾客所提供的教育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内部营销是提高教育服务质量的前提,是学校向外部顾客兑现服务承诺的基础。没有满意的教师,就不可能有满意的学生、家长;没有满意的学生、家长,就不可能有满意的民办学校投资者。

 

民办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民办教育,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教育需求、增强教育发展活力的必然要求。经营学校是一项充满挑战和乐趣的事业,它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一个艺术问题,还是一个情怀问题,更是一个境界问题。经营学校需要我们厘清思路,抓住关键。这个“关键”,形象地说,就是要抓住“牛鼻子”。把“牛鼻子”抓住了,做事情才能纲举目张,事半功倍,而招生就是民办学校经营的“牛鼻子”,因为生源是民办学校的生命之源。一个对招生工作不能理性认识或认真谋划的民办学校举办者,无疑是不明智的投资者;一个没有教育市场营销意识和策划谋略的民办学校管理者,无疑是不称职的经理人;一个对招生工作畏惧或漠视的民办学校教职工,无疑是不合格的打工仔。

导航再先进,绘的只是线路,没有车辆行进,永远到不了希望之所;菜谱再精美,印的只是步骤,没有厨师操刀,永远做不出美味佳肴;策略再丰富,给的只是建议,没有教师运用,永远招不到目标学生。招生重在策略、贵在行动。创业圈子里的流行语,“idea是世界上最不值钱的东西,执行永远是最重要的。”在民办学校招生营销中也闪耀着真理的光辉。与民办教育诸位同仁共勉!

后记

《王红顺招生策略精要》从酝酿到完稿,历时4个月,我终于可以舒口气了。原以为不过是培训心得或读书笔记类文章,应不费多大功夫,没想到一动笔就由不得自己了。王红顺校长的招生策略引爆了我的思绪,洋洋洒洒三万字后才遏制住自己的“表达欲”,但依旧有言犹未尽之意。文章的写作几乎占据了我4个月来所有的业余时间,其间,王红顺校长曾在自己的博客、微博、微信群等媒体中发表过已完成的内容,中国民办教育共同体微信公众号将文章更名为《民办学校招生策略精要》也予以刊发,先后有几千人阅读。同时,王校长本人也给予了鼓励,这是我写完文章最大的精神动力。感谢王校长及各位同仁的肯定与支持!

招生是民办学校永恒的主题。一所学校受不受欢迎,市场说了算。市场对学校的满意程度是通过生源数量和质量来体现的。对民办学校来说,招生工作的重要性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因此,王红顺的招生策略确实值得学习、研究、拓展。文章虽说是对王红顺招生策略的系统梳理,但远非全面展示,譬如,招生简章设计发放的技巧、微信招生营销的方式方法、保生(控流)的经验介绍等,文章都未涉及,欲了解详情还请进一步阅读王红顺编著的《民办学校招生策划宝典:招生策》一书。

透过王红顺的培训讲座和《招生策》一书以及微信、博客等媒体发表的相关招生方面的文章来看,我们不难发现王校长以发散性思维见长,时有创新性的招数让人惊叹,令人敬服。

让我们共同为民办教育事业的繁荣,为民办教育产业的壮大而不懈努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民办学校营销
民办学校招生策略精要
民办学校招生策略精要(续)
民办学校招生的10条黄金法则
民办校Ⅴ公办校
成都民办校“小升初”本地生5月底开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