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现代教学 | 教书不忘读书事

做教师离不开书,无非是由于三件与书相关的事:读书、教书和写书。读书是立人,教书是立业,写书是立言。但教书立业的本钱是先要读书,而写书立言更需要从读书中找灵感。

教师的专业发展必然面临三个课题:一是“通学科”,二是“善教学”,三是“会研究”。这三个课题的基础当然还是读书。这些话不是说给别人听的,是我作为教师及学科教研员的真实体验。


读书厚实了教书的底气


我的教书生涯是从做代课教师开始的。那个年代,我们老三届的高中毕业生大多去农村务农,而那时农村学校的师资多数是没有编制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教育规模的扩大,师资不够时,就让我们这些“知识青年”去充数。代课是不讲究学科的,缺什么,我们就代教什么。于是,上课之前的“备课”就需要我们先学习,学习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读书。因为我主要代语文课,课本内有文言文,我自学了王力先生的《古代汉语》四册。我和几个同学还跟自己母校的语文教师学书法,他让我们读清人吴楚材、吴调侯叔侄主编的《古文观止》。这些书当时都是借来读的,所以会边读边抄或边记。这样的读书,是因为出于岗位需要,对自己也有一种专业追求,只有读了这样的书,才会感觉教书有了底气。


1977年底高考,又使我圆了读书梦。我进的是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地理科学的综合性特征,逼迫我们要阅读多个知识领域的书。当年我课余钻进图书馆,看书做卡片,是一种读书习惯,毕业后自然做了地理教师。当时我国在高中刚刚重新开设地理学科,先叫“地学”,后改成“地理”。在这样的境况下,可以说很少有现成的教学参考资料,书店里也没有什么教辅材料,要当好一个称职的地理教师,备课时需要自己去找文献和参考书。最权威的是《百科全书》系列,其中与地理相关的分册特别多,如“天文学”“地理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环境科学”“固体地球物理学·测绘学·空间科学”等。出版一册,我买一册,将有关知识纳入备课方案,在学生面前就好像自己很“博学”,心理上很有满足感。


作为教师,除了一般的上课教书,还要指导课外小组,现在叫学生社团,地理教师面临这样的任务很多。我当时指导过天文小组,因为当年正好有哈雷彗星莅临地球,学生对此很感兴趣,我读过相关书籍,指导学生观察天象自然很顺手,当时还撰写了有关哈雷彗星的观察技术的文章,在《青年报》发表了。


读书提升了教书的境界


做教师的一个要求,就是对自己执教学科的“通透”。我在参与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方案研究与实践期间,先后参加了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与华东师大合作的“高中课程结构与教学管理的研究与试验”“关于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的研究”“面向21世纪上海中小学课程方案研究”等课题研究。当时,我对“课程”“学科”等概念不够清晰,下笔没有把握,只能寻找相关书籍,如钟启泉教授的《现代课程论》等来帮忙理解,但对表达的准确性也还没有自信。直到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了《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我才对我国近代学校制度建立后,课程与学科演变的脉络有了比较清晰的理解,对学科课程的“家谱”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传统课程“学科中心”“经验中心”“社会中心”三大流派有了辨别,对上海提出“素质中心”课程的架构更有了把握,因此,解释上海的课程改革也就有了理论依据和底气。


这一时期我撰写了《我国中小学地理课程的历史演变与趋势展望》《地理科学的文化贡献和地理学科的育人功能》等文章,都可以说是在阅读和理解上述书籍文献基础上的收获。而我在撰写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部分章节时,也同样得益于这套文献。


学科教师和教研员如要对自己学科有真理解,就需要深度阅读这类书籍。只有对学科积淀了通透之悟,驾驭学科教学或学科建设才能有相应的境界。


当然,教师的岗位功能是在课堂中显现的。所以,一位称职教师的工夫要下在课堂教学上,“善教学”的课题就是这个意思,本人在近年的听课中对此很有感受。


我同意一些专家型领导说法,“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课堂一端连接学生,一端连接着民族的未来,教育改革只有进入到课堂层面,才真正进入了深水区,课堂不变,教育就不变,教育不变,学生就不变,课堂是教育发展的核心地带”“教育和课程改革的神经末梢是课堂”。当前的课堂教学改革,需要将重心从教下移到学,需要对学习有根本的认识,这离不开实践,也离不开读书。


一套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在2002年出版的《21世纪人类学习的革命》译丛,包括了《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创设联结:教学与人脑》《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等,都注意从脑科学和认知规律角度对学习作了解剖,我按需要阅读,感到教学就要把握对学生学习规律的认识。学生有差异,学生的学习也就有差异,而学生学习受到“学习基础”“学习过程”“学习动力”三个因素影响。这种对学习本质性的揭示都是这些书籍对学习要素的深度分析,对我们真正实现课堂改进,将课堂效益逐步提升到理想状态,是具有理论指导意义的。今天的教学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现代教学技术也成为“善教学”的必然要求。教师的“善教学”是一个新课题,读书也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


教师的教书生涯当中,投身教研和经验分享也是一种职业要求,“会研究”应该是称职教师的基本要求。研究的重要途径就是读书。2006年,九州出版社推出了一套《台湾教育名著丛书》,这套书的每一册都是大学教授和中小学教师合作的,也就是教师在教授引领下,边研究、边写作,注重实践经验的提炼。我深深地体会到,读书积淀多了,也就自然会在“会研究”的道路上行走,而研究的成果必然是实践与读书的结合。



读书拓宽了教书的视野


有些学者认为,学科教师将会面临“淡化学科、强化课程”的新问题。目前,有一种叫“STEM”甚至“STEAM”的跨学科、跨学习领域的课程已经来到我们面前。同时,上海的中小学正在配置“创新实验室”,对学习环境开始进行重构的探索。于是,不少学校就给我们这些还在散发“余热”的老教师,提出了邀请指导之类的新要求。可见,我们原来单学科的专业背景是不够了,所以,只能与学校教师一起面对这种教育新事物,加入学习共同体。对于这类新的课程,由于主题新、内容变化快、专著相对少,我们需要借助网上电子化阅读,即线上学习。


我通过网上阅读,知道“STEM课程”的重点是加强对学生四个方面教育:一是科学素养,即运用科学知识(如物理、化学、生物科学和地球空间科学)理解自然界,并参与影响自然界的过程;二是技术素养,就是使用、管理、理解和评价技术的能力;三是工程素养,即对技术工程设计与开发过程理解;四是数学素养,也就是学生发现、表达、解释和解决多种情境下的数学问题的能力。但对此需要进一步清晰的是,我们的中小学为什么要引进和推出该课程?这种课程涉及的学科与学科之间有什么关系?如果可以整合,是以什么为载体去实现整合?在当前学校的实践中,有哪些问题需要研究和改进的?由此可见,现代教师的读书领域需要拓宽,知识视野也需要拓展,才能解答上述问题。而我们这些老教师,如果还想参与一些新的类似“教书”的任务,也需要再学习、再读书。


还有一种叫做“项目学习活动”的课程,也在许多中小学开展试验。“项目学习活动”也称“基于项目的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简称PBL),就是学习过程围绕某个具体学习项目,充分选择和利用最优化的学习资源,在实践体验、内化吸收、探索创新中获得较为完整而具体的知识,形成专门技能和得到充分发展的学习。


“项目学习活动”,多指一组学生围绕所选主题进行一系列调查、观察、研究、表达新学知识、展示和分享等学习活动,是一种探究性学习的新模式。学生融入有意义的任务完成过程,开展积极的学习,自主地进行知识的建构,以学生在经历中生成知识和培养能力为关键目标,着重学习过程评价。这个学习项目的主题,往往源自学生的各种生活,活动的展开需要学生有批判性思维和建设性思维,教师面对这样的学生学习活动,传统的“教书”模式不复存在。《那些考试、那些作业》是一本生动描述海外中小学作业和评价的书,他们的“作业”就是项目式的实践学习活动。我读后,联系近三年参加的“中德环境教育模块课程建设”课题研究,对教师如何设计这种项目学习活动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就在几所学校作过介绍,被认为有较明确的启发。


我当过多年教师和学科教研员,担任过指导教研的工作,读书,无一例外给了我许多营养。


(作者系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  赵才欣)

(本文刊载于《现代教学》2018年1AB合刊《读书与教师职业发展专辑》)



* 小编个人微信号:2432274540,对“第一教育”内容感兴趣的朋友,欢迎私信深入交流哦


关注“第一教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教育报》电子版
擦亮中小学思政课“亲切的面孔”
国内外教师专业化研究综述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体会及总结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分析及问题思考
如何开展微型课题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