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小学教师评价改革的关键与路径

长期以来,中小学教师评价制度存在缺乏整体设计,手段较为单一,标准体系不完善、重量轻质,发展性功能没有充分体现、与利益挂钩过于紧密等问题。为了根治上述教师评价制度的顽症,《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简称《总体方案》)不仅整体分析和构建了教育评价制度建设的思路,而且针对性地明确了中小学教师评价改革中的难点,诸如师德师风评价、教师回归教学工作、关注学生成长、班主任激励等问题。这些议题的破解将成为撬动教师评价改革的关键点,只有将这些顽瘴痼疾进行有效根除,教师评价的指挥棒功能才能更好发挥积极作用。

一、落实师德师风在教师评价中的首位度

教育的本质在于让学生成人,即通过知识的学习来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启迪学生的人生智慧,使其成为适应和引领社会发展的人。在学生成人的过程中,教师无疑是重要他人和关键因素,其自身品德高尚与否,直接影响学生的道德修养。是故“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要素就是良好的师德师风。相应地,对教师的评价也必须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的第一标准。

长期以来,教师评价的维度过于偏狭,主要聚焦在学生的分数上;形式过于单一,主要聚焦在易于量化的数据上。而师德师风是一个难以通过量化手段去完整呈现的教师重要素养,其对学生的影响更多是教师身体力行而发生的潜移默化的效应,难以在学科分数上得到体现。因此,以“唯帽子”为主要表征的人才评价方式正是上述偏狭的教师评价观的具体反映,它扭曲了人们对教育本质、教育价值和教育生态的本真认识,放弃了全面衡量教师师德师风、教书育人能力和职业态度等多元标准。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该弊端主要表现为将师德师风的重要性停留在口头、文件和会议等形式层面,不能对广大教师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实质性的导向作用,无法激发起教师内心的职业崇高感和使命感,无法与教师队伍中存在的功利化和短视化负面效应相抗衡,结果少数教师丧失了道德自律意识,出现了一些逾越师德红线的事情。这些屡禁不绝的违背师德的事件,不仅阻碍了教育功能的发挥,而且通过各种媒介的传播与发酵产生了极其不良的社会反应,严重影响了教师的社会形象。

那么,如何有效践行教书育人的核心使命和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关键需要在师德师风评价方面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界定清晰,落实师德评价的刚性标准

近年来,教育部等部委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等一系列有关师德师风的政策文件,各省份也相应出台了上述政策的实施细则。在这些政策的指导下,一些地方还颁布了诸如“教师行为十不准”等更加具体的师德师风方面的要求。所有这些政策规定构成了对教师的职业要求和行为禁令,也成为评价教师师德师风的底线要求。

为此,学校要认真学习这些政策文件的精神和具体内容,组织教职工讨论并参与制定符合学校自身特点的师德师风评价标准,形成明确且完整的师德师风行为准则,并落实在教师日常教育教学、教学研究和管理服务等全过程,成为规范教师具体行为的指南。同时,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准入、招聘考核、职称评审、评先推优、表彰奖励的首要要求,从而将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考察落到实处,严把教师评价中的政治关和师德师风关。

2.建立规范,完善师德评价的合理流程

《总体方案》指出,要“建立师德失范行为通报警示制度。对出现严重师德师风问题的教师,探索实施教育全行业禁入制度”等具体举措。该制度的有效实施,有赖于师德评价之规范流程的建立,包括评价主体的选择、评价程序的设定和评价结果的运用等三个方面。一定意义上,评价程序的合法化本身就体现了一种程序正义,属于师德评价的题中之义,不可或缺。

具体而言,选择评价主体时要落实《总体方案》确立的系统观,加强党委和政府、学校、教师、学生、社会等不同主体在教师评价工作中的协同联动性,形成各方共同支持评价制度改革的合力。设定评价程序时,要制定师德失范行为的处置程序,将举报、受理、调查、上诉、认定、处理、解除和存档等不同环节的工作细化,订立合理合规的管理制度,使师德失范行为的处理及时而有效。运用评价结果时,要完善师德考核的负面清单,建立完整的师德师风档案,让师德师风评价结果直接关联教师的利益,在各种类型的评价活动中对师德失范行为实行“一票否决制”。

3.修炼内在,注重师德师风的实质性评价

师德师风既是国家对教师职业行为的统一要求,也是教师自身的一种境界修为,是优秀教师基于对教育工作的深入理解而形成的使命感的体现。换言之,师德师风不仅是一种外在的律令,更可能是教师内心信念的追随。可以说,师德师风是在教师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锤炼而成,有赖于教师自身生命意识的觉醒和历史责任感的承担。

为此,对师德师风的评价要避免管理手段的异化,要坚定不移回归教育的本质、初心和规律,从教师作为完整的具有主体性的人的角度评价师德师风,从教师自我价值与意义实现的角度把握师德师风的生成性和特殊性,从而引导教师加强自我品格的修炼,自觉践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范精神,促进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育人水平的提升。

二、要聚焦教师履行教育教学的基本职责

合理的考核评价,不仅为教师的入职、晋升、聘任、培训和奖惩提供了基础和依据,也有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教师教学、教研水平和工作效率的提高,从而整体提升教师素质和水平。对于如何解决教育教学实绩的操作化难题,《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把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作为评价教师的基本要求,引导教师上好每一节课、关爱每一个学生”。

长期以来,教育教学在教师评价中主要以结果评价的方式存在,即教育教学服务于考试,并最终化约为考试分数。判断教育教学质量高低的唯一标尺就是分数。对分数的热衷导致学生之间、教师之间、班级之间、学校之间存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关系。

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课程大纲让位于考试大纲,后者成为广大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真正依据。在强大的功利性目标驱使下,一些教师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对知识考点的深入研究上,放在带领学生对知识考点的反复操练上,而对于知识考点之外的课程内容和学生生活都置之不理,从而无法保障国家课程的有效和全面实施。因此,有效落实《总体方案》,必须用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引导教师履行教育教学的基本职责。

1.建立教学述评制度,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教学述评制度以“教学要基于学生”为出发点,以“教学评价要促进学生学习和反思”为归宿。要求教师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将评价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要素和全流程;要求教师实施差异性教学,关注学生不同的认知心理特点,促进每一个学生个体的增值;要求教师科学研判学生的学业状态,避免将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而采取考察维度更加多元、结果与过程兼顾的教学述评制度。

为此,学校要完善教学述评制度,要求任课教师每学期须对每个学生进行学业述评,述评情况纳入教师考核内容;要发挥大数据时代的信息获取优势,尽可能地全面搜集学生的学业信息,对其学业状况进行系统分析;要将述评前收集信息和研判学情、学生学情的述评以及述评后落实指导意见等环节统整起来,让学生明晰自己与发展目标之间的差距,从而对其产生一种积极性压力,以在每一个环节都让评价发挥促进学生学业进步的发展性功能。

2.落实教师家访制度,考核家校联系情况

家访制度是指教师到学生家中,与家长深入交流学生的在校表现和进步得失,进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商讨可行的方案。家访不仅有助于增强家校联系,促进教师对学生的进一步了解,而且有助于家校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但随着人口的激增与流动,学生居住地的分散,教师家访制度在很多地方已经消失,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仅限于学业上的表现;家长平时也无从知晓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更不可能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情绪变化,结果常常在孩子出现重大问题后才被通知到校,错过了最佳的干预时机。

为此,学校要落实教师家访制度,根据学生家庭分布区域制订合理的家访计划,并且将家访纳入教师评价的范畴,促使教师走出校门,走进学生家门,开启家校合作的新局面;要对教师进行适当培训,提高教师与家长理性沟通的能力,帮助教师基于家校共育的理念建立良性的亲师关系;要充分利用发达的通信技术,实施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家访工作新模式,破解社会疏离带来的沟通障碍。

3.通过资源的再分配,引领对教学的关注

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分配向班主任倾斜,向教学一线和教育教学效果突出的教师倾斜。这种导向会引导教师关注自身的垂范作用、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落实对学生成长的关注等,不知不觉间让教师聚焦到立德树人这项根本任务上来。事实上,教学具有高度情境性、经验性、实践性、发展性等特点,在本质上是一项高度复杂、难度系数极高的工作,需要教师沉潜学问、教书育人。

就此而言,需要发挥学校资源分配制度的杠杆作用,旗帜鲜明地倡导学校重视教学的价值观念,捍卫与坚守教育教学为教师安身立命之职责的信念;促进班主任工作的专业化,鼓励建立以班主任为核心、聚焦学生成长的教师共同体;引导教师基于教学专业人员的角色,在理想信念、使命担当、身份认同、教育理念、教学技能、行为表现等各个维度上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三、营造有利于教师评价工作的信任环境

管理中遇到的问题通常分为三类:一是问题可以界定清楚,解决方案也很明确;二是问题可以界定清楚,但没有解决方案;三是问题界定和解决方案都不清楚。教师评价更多属于第三种情况,因为目标模棱两可或相互矛盾,预期的结果也是广泛和模糊的,如评价应该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质量提升和学生学习成果,但不同的行动者对如何实现这一结果各有各的解释,使教师评价工作充满着悖论。

悖论的存在,本来有助于我们采取辩证的思维方式去全面理解和开展教师评价工作,但长期以来这种悖论带来了一边倒的负面效果,即评价者希望通过评价手段帮助教师发现不足,进而制订改进计划,以实现以评促改的目的并未达成。而且,“找不足”的教师评价方式让教师感觉到不被信任,从而处处设防,展现给评价者的是其不真实的状态,从而使评价结果失真。

可见,信任关系在教师评价过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需要给予特别的关注。只有更好地建立起信任关系,才有利于发挥教师评价的导向作用。

1.目标定位,发挥评价的发展性功能

事实上,教师评价已经成为提升教学质量的首要工具。通过评价可以使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师本人了解教师在教学、教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的工作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总结经验和改进工作,使教师获得专业上的成长,最终实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标。

因此,必须寻找另一种革新的评价模式,以真正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具体来说,通过发展性评价,教师可以对自己实施评价,并通过“实践中学习”的过程提高其评价能力。发展性评价要注重评价过程中的包容、对话和协商,尤其要注重让教师成为评价主体的一员,通过训练、促进、提倡、阐明、解放五大维度的帮助,促进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活动进行反思,培养其追求发展的内驱力。

2.身份建构,树立多元的教师角色观

虽然中小学教师是以教书育人为天职的,教学专家是其最核心的身份,但除此之外,学科专家、儿童专家、学校成员、专业共同体成员等是教师不可或缺的身份,且这些身份应该和谐共处在教师身上,否则就会是片面发展的人。因此,通过评价来促进教师发展,就是让教师在专业人、社会人、生物人等多种身份上建构成型,寻找到完整生命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无论是政府、学校、教师、学生还是社会,都需要清晰认识到教师身份的多元性,相信教师之间存在差异性,避免拿同一把尺子来度量不同身份、不同特长的教师,也避免一步步将教学中应该体现的批判精神、创造性、人性关怀、责任感、宽容、尊重、信任等人文价值物化,而是要寻找更具有包容性、差异化的评价方式,让教师的优势放大、潜能释放,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发展性目的。

3.关系重建,营造信任的学校文化

管理者或评价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寻求建立和保持对教育教学以及正在开展这些活动的组织机构的信任。在信任的氛围里,教师更愿意敞开胸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评价者也才能更方便地获取真实有效的评价数据。这就要求我们在管理实践中,努力维护我国传统的合作主义教师文化,为评价者与教师双方留下足够的空间,鼓励教师之间的同行交流,以欣赏式探究的眼光看待教师。

更进一步,中小学教师之所以能获得社会的信任与尊重,从根本上来说是基于其自身鲜明的专业性和能动性,基于其成人之美的利他性和崇高感。而要成功地做到这一点,学校和教师必须在一定程度上眼光向内。这就要求教师坚守专业立场、培育公共性、加强自身的道德自律,形成科学的评价素养,并具有抵制不合理的评价制度的勇气。

(作者系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文章来源:人民教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学校管理工作的思考
年终评估总结
打造成己成人的师资队伍
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师德师风保证书教师
3.3.1 落实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第一标准的情况,落实师德考核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等方面的情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