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棍子:任何人都会有思维惯性,而人与人的差别就在于思维的差距

思维惯性

俞敏洪老师在最新的一篇文章提到:

  • 一个人的思维惯性是多么可怕,会让我们无意识去做本来不应该做或者没有必要做的事情。

  • 人生的改变就是思维模型的改变 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

  • 像蚂蚁和蜜蜂勤奋是没有用的,用勤奋来思考大事情和干大事情,才是有用的。

其中有一个我很认同,思维的惯性是多么可怕,会让我们无意识地做一些,而且是自己很多时候没有意识到的。

像我是一个做运营工作的人,很多时候会经常有这种感觉,因为考虑问题就会考虑成本,运营模式,高效益等等,以至于很多时候其实我是没有发现问题所在的,一直在发现按自己的想法做事,其中包括觉得现在没有什么积累,等自己有能力更说,还没有意识到借力。

这些是通过线下和朋友们交流才会发现。面对相同的问题,我的思考方式更多是从打工的角度,运营的角度来看,还自以为很厉害,但听了其他的人才发现这个思维的固化问题是自己曾经没有发现的。

因为朋友的身份不同,思维的方式不同,比如身以几家公司的老板,思考的不再是慢慢来,而是借助可以借助的平台实现更快的变现和突破。比如自己在创业的朋友,更多的思考是怎么扩大业务,找到尽可能合作的事,比如自己做社群的朋友,思考更多的是供应链和服务等问题。

思维的惯性很多时候是由于我们的成长环境,接触的事和人所影响的。

古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看到行为和结果,但根本还是思维被影响和同化了,而很多时候我们自己是并不知道的。

什么时候会发现可能会思维惯性,那就是争吵的时候,可能是和朋友,和上司等发生意见相左的时候,我们很多时候只会注意到谁对谁错,却少站在对方角度思考,并从对方的角度看到自己的思维局限性。

能站在对方思考已是不容易,而更高的就是通过对方的角度来反视自己的观点,通过观点直视背后的思维。

是否是思维的惯性影响的,还是因为前卫等等。

唐大宗说过最有名的一句话是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很多时候我们领会了第一层意思就是听取别人的意见,而第二层则是反思自己的思维局限。

任何人都会有各自的思维惯性,而人与人的差别就在于思维的差距

学会从跳出自己的思维惯性再到改变,这就是成长。

有哪些方式可以打破自己的思维惯性呢?

一是争吵,适当的争吵会引起观点的激烈,侧重观点的交流而非人身的攻击

二是学习高层次的人怎么思考,多学几次,反思自己为什么不能这样思考,长期锻练可以打破

三是针对自己完全不认同的观点,理性看待,着思考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观点,背后的思维是什么,而自己认同的观点出发点又是怎样的。

打破思维固化就是让自己不舒服,只有不舒服的状态才能发现自己固化的思维,才有可能跳出来思维局限,而舒服的环境是无法实现更强的突破。

其中写作也是对我思维的一种突破方式,因为写作让我处于不怎么舒服的环境,因为写作并不容易。

但我们还是要加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9个角度进行提问,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用“成长思维”去看待问题
为什么大多数人不懂得换位思考或是换个角度去思考问题?
逆向思维:站在第三方客观立场,才能更好地让你解决问题
人与人的差距是怎样拉开的?
脱离惯性思维,跳出来看自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