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为什么三刷绿皮书?

文字转载自公众号:冯声水起。

这是一部白左电影,一部“奔着奥斯卡去”最后也确实拿下了奥斯卡三奖的电影。

豆瓣8.9分,高于98%的喜剧和97%的剧情片。

《绿皮书》,演员、摄影、编剧,都是一流。
细节生动,节奏极好。

比如,唐无意中在酒吧露财,托尼朝天一枪,就解决了。不纠缠。

绝对的细节精致的轻喜剧,轻松宜人。

连黑帮大哥都没有戾气,虽然严肃,但是讲理。

还有如那个飞扬跋扈的老先生,装腔作势,却简直不要太容易糊弄啊。

都是善人。

很多有人情味的小片段。

作为雇主,唐亲自给德洛瑞丝打电话:

”这个工作需要你的丈夫离家八个星期,可以吗?“

好暖。

片子最后,托尼想赶回家,过圣诞。

唐其实是无所谓的,他家里又没人。

回去也就一个孤鬼。

可托尼开不动车了。

他说:“我不行了,我太累了。我的头要炸了。”

间隔了托尼家圣诞的热闹和欢乐,

德洛瑞丝的恍惚之后,

你看到的,是唐在开车。

——这个世界上最好的音乐大师,

在送他的司机回家。

这是一个眼睛一搭,
你就知道结局的片子。

1962年的美国南方,

种族歧视浓厚的地方,

一个白人和一个黑人,

经历一些事,彼此走近。

能在这种意料之中拍出意料之外,
并打动人,
这就是本事。

剧照里的托尼,看着白净滋润,似乎还温文尔雅?是吧?

你被骗了。他才不是。

一开场,夜总会有人打架,他冲过去,一把抓住。

被抓的小年轻全无还手之力,被拖出去,一个顶嘴,挨他一顿胖揍。

对付警察、对付混混、对付抢劫,轻车熟路。

这就是我们的主角,是托尼·利普,或托尼·朗格,

一个亲爱的dear都要拼成鹿deer的白人,

一个经常要寻思怎么能把食物摆上桌、怎么挣够钞票给老婆交房租的白人,

一个背着老婆偷偷去把手表当掉的白人,

一个跟人赌吃热狗挣钱的白人。

他背后斜乜着眼的,是唐·雪利,钢琴家。

他脸上的傲慢,一览无遗。

在他的生活里,他就是国王。

像一个国王一样高高在上,住在城堡中,住在象牙塔中,住在真空中。

“很小妈妈就教我弹琴,等我会走路了,她就带我到处表演。”

他才三岁,就被送到圣彼得堡去学音乐。是那里收的第一个黑人学生。

一个讲好几种语言的黑人,

一个有心理学、礼仪学、声乐学博士的黑人,

一个几乎没有吃过炸鸡、几乎不了解黑人生活的黑人。

一个一年内两度到白宫演出、被斯特拉文斯基说“他的技艺堪比诸神”的黑人,

一个离了刀叉、就几乎不会吃东西的黑人。——人家的手,是从来不直接拿食物的。

这张剧照,是他俩真实地位的体现。

一个底层的白人,和一个顶层的黑人。

这个片子里,有一个片段,让我深感恐怖。

路上,他们的色彩明丽的凯迪拉克,抛锚了。

托尼停车,检查,加水。

路边,隔着简单的公路护栏,是田野。

护栏外,一群黑人,正在骄阳下劳作。

十月的艳阳,看起来十分灼人。

那些黑人,静默地停下了。

他们诧异地看到:

这辆豪车的后座上,竟然坐着一个黑人。

他们默默地看着。

唐丝毫没留意到异样。

下车休息,活动一下筋骨。

他一身优雅的西装,跟几米外的褴褛人群相比,如此触目。

托尼吊儿郎当的,叼着烟卷,提过来一桶水,撑起引擎盖、加水。

那些黑人看着唐悠闲地等待,托尼忙前忙后,如此自然。

显然,这个黑人是主子,这个白人在伺候、照顾他。


那里是南方,黑人被严重歧视的地方。

田野里的黑人的眼神,慢慢变得诡异。

有些人的存在,就是对别人的冒犯。

没有一个人说话。

别有深意恨暗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一种深刻的恐怖从屏幕上传过来,我几乎战栗了。

似乎只需要再待几秒钟,那些黑人就会扑过来,教训他们,甚至撕咬他们。

唐似乎觉察到了什么,他慢慢走回车旁。

幸而此刻,车子OK了,托尼躬身拉开车门,唐上了车、走人。

我长舒一口气。 

这就是功力。

编剧、导演、演员,都是天才。

一句台词都没有,传递的感受,如此强烈。

片子里,最深邃的反转,当然是身份的:

唐和托尼,到底谁更像黑人?

谁的世界更“黑”?

大雨里,唐有一段激烈对白:

没错,托尼,

我是住在城堡里,

一个人!!

那些白人富翁花钱让我给他们弹钢琴,

是想让自己显得有文化。

但只要我一下台,

我又变回了那个他们不屑一顾的黑鬼。

因为那才是他们真正的文化。

而我只能独自承受这种轻蔑,

因为我不被自己人所接受。

因为我跟他们也不是一类人。

如果我不够黑、也不够白,

或者是不够男人,

那请你告诉我,托尼,

我是到底是什么人?

孤单、没有认同、没有归属的唐,

住在城堡里,高高在上,独自受苦。

又穷又没教养的底层白人托尼,

一家子意大利人七嘴八舌,吵吵嚷嚷,热闹非凡。

他们很可能彼此羡慕。

可是:

羡慕别人的人都是认真的,

被羡慕的人,都无感。

我深深喜爱有矛盾的东西,这个片子里,有一个矛盾:忍耐和反击。

唐如果在北方演出,拿的报酬是三倍。

但是他选择去南方,那个歧视黑人的大本营。

我的理解,他这是要向更多的白人展示黑人的天才。

这时候,有个问题很微妙:

对于明显的歧视,忍,还是不忍?

不忍,无法合作。
改善?连门都没有。

忍?那就是默认歧视。

逆来顺受,这不是我们的目的。 

当努力只是以卵击石、只有成本没有收益的时候,我们不干!

保存精力,以图后效。

当我们的努力,像杠杆一样,可以撬动巨石的时候,

哪怕要支付代价,我们也干!

所以最后一站,唐平静地接受了在储物间换衣服,

但不接受去其他地方用餐。

“我在这里表演,我就在这里用餐。”

当餐厅经理振振有词地说:“我们不是在侮辱他……”的时候,

唐跟托尼都知道,他是在侮辱他。

托尼的拳头已经举起来了,唐温和地叫住他:

Stop. 托尼。

“暴力无法永远取胜,托尼。保持尊严,才能赢得真正的胜利。”

之前,就是因为托尼忍受不了“唐天天都在忍受的”那种侮辱,

他对警察动拳头,他们被捕、延误了时间,这才导致他们到达的时候,离演出只有一个小时,唐还没吃饭。

所有的矛盾紧张,借此被推到了极致。

托尼深呼吸,收回了拳头。

他看着唐。

不打他,可以。下一步,怎么做?

唐安安静静地说:

”没关系,只要你让我演。“

 “只要你让我演,我就演。”

在这一瞬间,他把决定权,

交给了,不是他的司机,

而是他的命运与共的朋友。

下一个镜头,他们离开了。

怎一个爽字了得!

客人们很诧异,餐厅经理非常光火:

“圣诞演出是一年里最重要的演出!
那台该死的施坦威,我可是从亚特兰大运来的!“

你看到餐厅的黑人服务生了吗?

他们相视一笑,多开心啊。

衣冠楚楚的这黑白两位,去了橘鸟,一个全是黑人的餐厅。

这是整个电影里最愉快的一段。

唐,终于能为自己人演出。

免费。

只弹施坦威钢琴的他,他弯着腰,弹着小破琴,粲然一笑。

就为他这一笑,我愿意再刷一遍这个片子。

这片子里,经典场景、经典台词无数,炸鸡的梗,石头的梗……贯穿始终。

(害得我看完片子吃了三次炸鸡。)

这个图片,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场景之一。

唐,钢琴家的手指点着信纸,说:

写下来:亲爱的德洛瑞丝,D-E-A-R…….

电影里,托尼说:

不管你做什么,都要做到极致。

工作就工作,笑就大笑。

吃东西时,就像吃最后一餐那样去享受!

托尼还说:

这世上,有很多孤独的人。他们只是不能走出第一步。

片子的结尾,唐走出了重要的第一步。非常温馨。 

这个影评,越写越长,

越写越觉得,这个片子,值得回味的东西太多。

它算不得伟大,但精妙,优雅,令人愉悦。

是的,它政治正确、回避挑战、贩卖安慰剂,

可人生需要安慰剂,不是吗?


如果有人邀约,

让我再刷一遍《绿皮书》,

我会说:

我愿意!

最美微雜誌。

歡迎您的來訪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信我,它即将横扫奥斯卡
唯有勇气,才能改变人心
5封家书爱上《绿皮书》
2019奥斯卡最佳影片,《绿皮书》告诉我们的那些事
要优雅,更要自由——「绿皮书」影评
绿皮书:为谢利先生开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