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督脉之 大椎:外感病的必用穴 | 每日一穴


大 椎

dà zhuī

督脉 之 十四


大即巨大,椎即椎骨,此穴在粗大的第七颈椎棘突之下,故名大椎。别名百劳,上杼,大槌,大顀。

手太阳小肠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督脉的交会穴。

歌    诀

七颈一胸间大椎,

中暑疟疾热病推。

癫痫癫狂荨麻疹,

咳嗽哮喘及项背。

【取穴】

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解剖】

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颈横动脉分支,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第八颈神经后支内侧支。

【穴性】

疏三阳表邪,通一身阳气,清热解毒,镇静安神,肃肺调气。

【主治】

热病,疟疾,咳嗽,喘逆,骨蒸潮热,项强,肩背痛,腰脊强,角弓反张,小儿惊风,癫狂痫证,五劳虚损,七伤乏力,中暑,霍乱,呕吐,黄疸,风疹。

【配穴】

配足三里、命门,提高机体免疫力。

配合谷、中冲,解表泻热,治伤寒发热,头昏。

配腰俞,通督行气,清热截疟,治疟疾。

配长强,通调督脉,治脊背强痛。

配脊中、腰阳关,治腰背痛。

配风门、肺俞、膻中(麦粒灸)治哮喘。

配定喘、风门、肺俞、丰隆,治咳喘。

配风池、后溪、水沟、申脉,治小儿惊风。

配腰奇、间使,治癫痫。

配足三里、曲池、三阴交、脾俞,治白细胞减少症。

配曲池、鱼际、外关、合谷、太阳、风池,治外感发热头痛。

配少商(放血)、合谷,可退热。

配肺俞,治虚损、盗汗、劳热。

配曲池,预防流脑。

配合谷,治白血球减少。

配后溪、间使透支沟,灸大椎,治疟疾寒热。

配间使、乳根,治脾虚发疟。

配四花穴(双膈俞、双胆俞)治百日咳。

配定喘、孔最,治哮喘。

【刺灸法】

1. 向上斜刺0.5~1寸,进针宜缓,勿刺太深,忌大幅度提插,其酸胀或麻电感可向脊柱下方或上方颈部传导。

2. 用三棱针点刺放血。

3. 可用药物天灸,艾炷灸3~7壮,艾条灸5~15分钟。强身保健用瘢痕灸。

【注意】

1. 针感到达前胸、胁部、腰部,甚至到达上、下肢时,不要再行提插手法,针感不要重复出现,不然轻则留有热痛,上、下肢无力,尿潴留,重则全身瘫痪。如若出现针感重复并留有后遗症,则应及时消除不良反应。消除的方法:针感出现于某经,就取该经郄穴予以治疗。例如,手少阳三焦经有针感重复出现,留有热痛,活动不便,就取会宗予以治疗;下肢针感重复出现,下肢酸软无力者,取梁丘、外丘治疗,腰部取环中治疗。

2. 大椎针感反应较强,对一般虚弱患者,针刺不要过深,热补凉泻手法要轻,时间要短,若患者出现心悸、头晕、出汗,应及时采用巨阙、水沟、太阳予以治疗,以消除不良反应。

3. 出现全身颤颤感时,应立即拔针,不宜行施任何针刺手法及补泻手法,否则会导致尿潴留。

4. 对癫痫患者,针刺方向与针感不宜向上,更不能到达头部,否则会引起癫痫频繁发作,进而恶化。


治 疗 方 法

治疗感冒

取大椎穴,行散刺再拔罐。另可用隔姜灸大椎3~5壮,或艾条灸20分钟,每日2~3次。


治疗荨麻疹

取大椎穴,行强刺激,留针5分钟。


治疗痤疮

用三棱针点刺或梅花针叩刺数下,然后拔火罐,以出血为度。


典 籍 摘 要

《伤寒论》

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慎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脉弦。五日谵语不止,当刺期门。太阳、少阳并病,心下硬,颈项强而眩者,当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

《针灸甲乙经》

伤寒热盛,烦呕,大椎主之。痉,脊强互引,恶风时振栗,喉痹,大气满喘,胸中郁郁气热,,项强,寒热,僵仆不能久立,烦满里急,身不安席,大椎主之。灸寒热之法,先取项大椎,以年为壮数。

《针灸甲乙经》

三阳、督脉之会。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疗五劳七伤,温疟,痃疟,气疰,背膊拘急,颈项强不得回顾,风劳食气。

《针灸大成》

主肺胀胁满,呕吐上气,五劳七伤,乏力,温疟,痎疟,气注背膊拘急,颈项强不得回顾,风劳,食气,骨热,前板齿燥。

《类经图翼》

大椎主五劳七伤乏力,风劳食气,痎疟久不愈,肺胀胁满,呕吐上气,背膊拘急,项颈强不得回顾。

《类经图翼》

又治颈瘿、灸百壮,及大椎两边相去各一寸半少垂下,各三十壮。

《备急千金要方》

凡灸疟者,必先问其病之所先发者先灸之。从头项发者,于未发前预灸大椎尖头,渐灸过时止;从腰脊发者,灸肾俞百壮;从手臂发者,灸三间。

《普济》

灸以年为壮。

《外台寿世方》

治哮吼妙法(喉内有声而气喘者是),病发先一时,用凤仙花(又名指甲草)连根带叶熬出浓汁,乘热蘸汁在背心上用力擦洗,冷则随换,以擦至极热为止。无则用生姜擦之,再用白芥子三两,轻粉、白芷各三钱,共研为末,蜂蜜调匀作饼,火上烘热,贴背心第三节骨上,贴过热痛难忍,正是拨动病根,务必极力忍耐,切勿轻易揭去,冷则将药饼取下,烘热再贴,一饼可贴二三日。无论病愈未愈,多备药饼换贴,不可间断,轻则贴一二日,重则贴三四日或五六日,永不再发……痰气结胸及咳嗽痰喘。


出    处

《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灸寒热之法,先灸项大椎,以年为壮数。


想系统学习更详细的针灸临床技术吗?

欢迎报名北京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举办的相关针灸课程,近期课程见下列链接。

林正泰董氏针灸34期(北京)高级研修班 | 二〇一八年一月 招生通知


零基础学针灸的入门级课程——世卫组织认证的专业针灸培训


全国“铍针”中医微创技术 | 高级研修班


怎样提高针灸技术?北京各大医院的针灸科主任建议:学习多种针法的临床应用

邀请函

如果您想和更多的中医同路人一起讨论学习,共同进步,欢迎加入针灸医案群。加群步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椎
大椎穴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针灸治病
巧用一穴,温通诸阳、散寒救逆
针灸快速缓解咳嗽的经验分享
秋季针灸治感冒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