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药蒲公英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蒲公英(HerbaTaraxaci)别名蒲公草、地丁、黄花地丁、黄花三七、蒲蒲丁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版)规定,蒲公英为菊科植物蒲公英(TaraxacummongolicumHand.Mazz.)、碱地蒲公英(TaraxacumsinicumKitag.)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蒲公英原产欧洲,全世界约2000余种,我国有70种,变种。其中以蒲公英T.mongolicumHand.Mazz.分布最广,遍及全国多数地区。我国药用蒲公英为菊科植物蒲公英、华蒲公英及其同属多种植物的干燥全草。

蒲公英味苦、甘,性寒,归肝胃二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尿通淋的作用。药理实验证明,蒲公英具有抑菌、抗肿瘤、抗氧化、抗炎、利尿、抗过敏、抗血栓、降血糖、降血脂、保肝利胆、健胃、免疫促进等作用2~5。近年来蒲公英抗肿瘤作用研究日益受到关注。

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国内自2005年沈敬华等6蒲公英抗肿瘤研究报告发表,研究范围逐年扩展,涉及肝癌、胃癌、肺癌、白血病、胶质瘤、大肠癌、乳腺癌和黑色素瘤等,研究也从体外细胞研究深入到荷瘤动物体内的探讨。近年来研究表明,蒲公英可以抑制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生长7,8,蒲公英根提取物,蒲公英多糖等均具有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以及抑制肿瘤引起的炎症反应。

观察蒲公英萜醇和乙醇蒲公英萜醇对胃癌细胞株AGS细胞生长、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蒲公英萜醇可抑制AGS细胞生长,通过阻滞细胞周期于G2/M期和促进细胞凋亡。沈敬华等6研究显示蒲公英单味水煎醇提物在体外对肝癌细胞、大肠癌Lovo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体内对肿瘤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国外有研究表明,蒲公英提取物对人黑色素瘤细胞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蒲公英的倍半萜内酯糖苷水解产物吉玛酸可诱导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HL-60细胞向单核细胞系/巨噬细胞系分化4。Ovadjea等5发现蒲公英根水提液能有效地诱导人白血病细胞株的细胞凋亡,早期半胱天冬酶-8激活及尔后半胱天冬酶-3激活,提示蒲公英根水提液可能诱导外在的或受体介导的细胞凋亡,进一步证实了蒲公英根水提液影响受体介导细胞凋亡的过程。蒲公英根水提液同样条件下对外周血非癌单核细胞并无明显的作用,提示蒲公英在抗肿瘤过程中可能有细胞的选择作用,主要针对肿瘤细胞有杀伤作用。

研究蒲公英提取液治疗肝癌腹水瘤H22细胞株荷瘤小鼠,证实蒲公英能够调节荷瘤小鼠肠道菌群、改善小鼠生存质量,延长小鼠生存期等功效,推测蒲公英抑制肿瘤生长的机制可能是通过蒲公英扶植双歧杆菌等益生菌的生长和增强小鼠免疫力来实现的。

作用肿瘤微环境

罗江秀等7研究提示蒲公英抗肿瘤的机制可能与抑制IFN-γ表达有关,并且有明显的时效量效关系。恶性肿瘤的生长、转移和侵袭依赖新生血管的形成8。黄小平等9研究蒲公英提取物对荷胶质瘤裸小鼠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发现蒲公英提取物对胶质瘤有明显抑制作用,大剂量蒲公英提取物组VEGF/VEGFR阳性细胞百分比与对照组及小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减轻肿瘤药物副反应

蒲公英单味药主要抑制细胞突变。朱蔚云等通过观察小鼠骨髓淋巴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实验、染色体畸变实验、微核实验,发现蒲公英本身没有致突变性,而且能抑制环磷酰胺诱发的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率,促进细胞的增殖。朱蔚云等2应用小鼠精子畸形实验,观察蒲公英水煎液本身能否诱发雄性生殖细胞遗传物质的损伤;以及对环磷酰胺诱导的雄性生殖遗传物质损伤是否具有抑制作用,发现蒲公英水煎液本身不能诱发实验性小鼠精子畸形,对环磷酰胺诱导实验性小鼠精子畸形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提示蒲公英水煎液有抗突变作用,为该药安全应于临床肿瘤治疗提供了参考依据。

研究发现蒲公英能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有效保护肝脏,改善肝损伤,保护和修复受损伤的胃肠黏膜,从而减轻化疗药物导致的消化道毒性作用。

抗肿瘤成分研究

蒲公英抗肿瘤的有效成分主要为多糖、酚酸、黄酮、三萜、植物甾醇等活性物质成分。杨晓杰等26研究蒲公英多糖对肝癌瘤体作用,发现蒲公英多糖增强外周血细胞的免疫力,改善细胞环境而减缓肝癌的生长。同样在其他肿瘤研究中,如胃癌、白血病、乳腺癌、宫颈癌等研究也显示多糖间接抑制微核突变以及多糖对肿瘤细胞的诱导凋亡的作用。

章雪等体外研究不同的提取方法中氯仿部位具有抗肿瘤活性,氯仿部位含有饱和脂肪酸棕榈酸、肉豆蔻酸、硬脂酸和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等。脂肪酸的抗肿瘤作用机制被认为与其改变肿瘤细胞膜的脂肪酸组成,影响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以及影响脂质过氧化和自由基的产生等相关28。Siegel等29对几种常见脂肪酸进行了体外抑癌实验,结果表明棕榈酸、硬脂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均能有效杀伤Mat376b腹水癌细胞。Bégin等30发现γ-亚麻酸、二高γ-亚麻酸和α-亚麻酸均能有效杀伤ZR-75-人乳腺癌、A-549肺癌和PC-3前列腺癌等肿瘤细胞。

三萜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广泛抗肿瘤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其中,四环三萜和五环三萜具有抗肿瘤活性,作用机制主要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和在线粒体以及基因水平发挥抗肿瘤活性。研究发现五环三萜类桦木酸对Raji淋巴瘤细胞、K-562白血病细胞、SW573肺癌细胞株、MCF-7、MDA23乳腺癌细胞增殖多种肿瘤细胞都有很好的杀伤作用,而且对正常细胞中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和皮肤成纤维细胞没有毒性,且具有明显的抗癌药物协同作用。章雪等28检测到蒲公英中乙酸羽扇醇酯属于五环三萜。

此外,章雪等在蒲公英中检测到的β-谷甾醇是一种植物固醇。近年来,研究发现β-谷甾醇可抑制肿瘤发生、增殖并诱导肿瘤细胞的分化,其抑制肿瘤生长的机制与激活鞘磷脂循环、细胞周期阻滞、刺激肿瘤细胞凋亡、抗氧化活性和免疫功能的调节等相关35。Sundarraj36研究发现,β-谷甾醇能通过c-myc基因阻滞MCF-7和A549细胞的细胞周期,使细胞阻滞在G2/M期,并提高细胞的凋亡率。β-谷甾醇抗肿瘤作用机制主要包括对细胞膜的作用、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影响细胞信号转导途径、影响免疫系统和对性激素的调节作用等37。

蒲公英是一种药食两用植物,自然资源丰富,加之药理作用广泛且无毒副反应,具有广泛的开发应用前景。国内外学者对蒲公英抗肿瘤作用做了大量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一方面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抑制其增殖;另一方面,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改善患者预后。中药对肿瘤的治疗作用是通过多环节、多靶点、多途径共同协调完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喉癌的中药治疗研究进展
前列腺癌中药现代药理研究2(祛邪类)
蒲公英可在48小时内杀死98%的癌细胞?公布答案,或与你想的不同
绞股蓝抗癌研究
绞股蓝抗癌研究 (来自网络)
中药治疗肿瘤的药理原因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