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真的很熟悉楼观台吗?看完这篇你才敢说“yes”

说起楼观台

很多人都说,我熟悉

不就是老子著《道德经》的地方嘛

环境优美 我经常去那里玩

每个人心中都有对楼观台的印象

然而许多人对它的了解却比较片面

楼观台有太多的历史和故事等

我们需要翻阅书籍、实地游览……

才能认识它的全貌

看完今天的这篇内容

你会说,原来我不知道的还很多

老子著《道德经》

楼观台山清水秀。在尹喜结草楼之前,这里被称为石楼山。它位于秦岭终南山西段北麓,此处流水潺潺、云卷云舒、万物和谐。

2500多年前的西周时期,老子出现在了这里。他本在周朝为官,因看到周朝衰微,便决定西行出世。老子骑青牛,由函谷关入秦。函谷关令尹喜在终南山结草为楼以观天象,一日见紫气东来,便知有圣人来到。

尹喜在函谷关迎接老子

他恭敬地将老子迎入草楼,执以弟子之礼,请求他讲经著书。最终,老子停留下来,写下五千言的《道德经》,在楼南高台上为尹喜讲授之后便飘然而去,不知所终。而传说中,老子留在了楼观西边的大陵山,直至羽化升仙。

后人把楼观与说经台合称为楼观台,这里成为道家思想的发祥地。

老子在楼观著《道德经》

秦皇汉武前来拜谒

从此,楼观台的草木山石仿佛有了灵性,与圣人的智慧相互辉映。又过了许多年,隐逸参玄之士寻访到此,这里的山林峰岭因他们的到来而增加了许多神奇的传说,口耳相传,历经千百年,楼观终成仙境。

秦时,“千古一帝”秦始皇来拜谒老子。之后,汉武帝也来了,还在楼观台附近建望仙宫。相传他在望仙宫中求灵丹妙药,期望长生不老。

汉武帝曾到过楼观

由于秦皇汉武的缘故,秦汉时期楼观台开始有隐士和方士。西汉以后,楼观规模逐渐形成。

魏晋南北朝时期,晋惠帝司马衷先后两次大修楼观,形成“南北连亘七里”的宏大规模,并迁民300余户于楼观。据记载,北魏时期的终南道士们,以楼观为根基,开创了道教最早的派别之一“楼观道”。

隋朝时,隋文帝杨坚至楼观拜谒老子,并曾以《道德经》为范本,给臣子们讲经论道。

在皇家与道教的双重经营下,楼观遂成道法重镇,被誉为“终南仙都”。

宗圣观成大唐皇家祖庙

大唐开国皇帝李渊对楼观极为重视,敕修楼观宫宇,先后三次率官员千余人至楼观台亲谒老子,并诏改楼观为“宗圣观”,立《大唐宗圣观记》碑。同时,他还认老子为祖。经过七八载的修葺扩建,楼观规模空前宏大,进入前所未有的兴盛时期。唐高宗李治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

唐玄宗开元年间,李隆基夜梦老子,于是派使者到楼观中查看,据说是在尹喜的故宅中得到了老子画像。后来,他将画像迎入兴庆宫。

有唐一代,因李氏王朝崇奉老子为远祖,宗圣观成为大唐皇家祖庙,为历代帝王宗庙一大奇观,也使古楼观发展到鼎盛时期。直到天宝年间的安史之乱,楼观道才一度衰微。

现今的宗圣宫

全真丘处机会见成吉思汗

两宋时期,政治中心转移,楼观台开始衰落,但仍受到皇家的敕封。

至金哀宗天兴年间,楼观台数代宏伟建制为兵火所败。而经历了北宋沦亡、金人入侵的王重阳,在终南山下“活死人墓”修道大成后,出世传道,始开创道教主流的全真道,收七名弟子,即“全真七子”的“北七真”。“北七真”之一的丘处机和成吉思汗还有一段故事。

当时蒙古崛起,南宋孱弱,两军一旦遭遇,势必生灵涂炭。丘处机以74岁高龄远赴西域,会见成吉思汗,以一言止杀轰动世界。在蒙古大帐中,丘处机劝成吉思汗“以敬天爱民为本、以清心寡欲为要”。成吉思汗对丘处机尊礼备至,并命丘处机统管天下僧道。楼观因此开始进入第二个兴盛时期。

元朝立国之初,成吉思汗等曾三降诏书,敕令重修楼观。经过全真道士数十年修葺,楼观始恢复先前的恢弘气势,并升观为宫,沿袭宗圣之名,是为“宗圣宫”。

丘处机与成吉思汗

新时代楼观换新颜

明清以来,宗圣宫受地震、山洪暴发、战争影响,逐渐萧条,以致大部分建筑逐渐荒废,唯存说经台几重殿宇。

在近现代,由于社会动荡,楼观重遭破坏。宗圣宫的遗存也只剩下老子手植的古银杏树、古柏、石狮、石牛及古石碑等。

到了2010年,曲江新区与周至县人民政府开始合作共建楼观,以宗圣宫—说经台为中轴线的终南山古楼观景区以及赵公明文化景区、延生观、化女泉景区相继建成,楼观呈现出古今融合的全新面貌。

现在

你是不是觉得自己才有底气说

我熟悉楼观台

可以讲它的历史

当然楼观可供讲述的内容还有很多

我们今天先分享到这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比尔·波特史蒂芬·约翰逊《空谷幽兰》——浅谈人物老子与伊喜
八百里秦川,仙气飘逸的道教圣地
老子羽化大陵山
【走进楼观笔会专辑】王士敏|曲江·心仪之江
楼观台,老子出函谷关,至此说《道德经》
终南山(三十四)——楼观台巧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