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快速搭建豪族
userphoto

2023.04.29 河南

关注

正文:

把大象放进冰箱分三步:打开冰箱、放进大象、关掉冰箱。

建立一个豪族只需要两步:1、成为财主,2、生育7个以上孩子。

说来简单,做起来都是泪。

一、地主。

由于某些不可言说的事以及特殊锅情,地主、财主、资本家,都是无限“贬义”的词语。

德国已故宣传家戈培尔有句名言“谎言说一千遍就是真理”。

改变一代人只需要20年时间,比如说,有不少弯弯人都是精神日本人。毕竟,50年的日治时期会改变很多习惯。

在古代,要成为一个地主(财主)有多难呢?

农村有句俗语:积成财主,饿成骷髅。

任何人想有积累,将来当个包租婆,都是要磨掉三层皮。省吃俭用到极限,才能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古代那种低下的生产力,积累生产资料非常漫长,真需要两代人慢慢磨出来。

到了第三代人有了稳定的田产收入,才能供养一个孩子去读书,考取功名以后,你得回来报答当初支援你的父老乡亲(买公田、开私塾)。

到了晚清,整个国家的识字率也就4%而已,读书是件非常奢侈的事情。

进入现代以后,生产力爆发,财富的积累的速度变快了。其次,读书变得很普遍,99%的孩子都可以读完初中。

真实世界里,除了看不见的权贵,以及看得见的顶级资本家。还有很大一群中小地主(财主),他们拥有一定量的生产资料,无一例外,通过省吃俭用,一代人就能成为小地主,小资产阶级。

财主喜欢钱,但是他不喜欢花钱。喜欢花钱、花钱如流水的人注定成不了财主。

重启一个豪族的第一步是挣钱、储蓄,最低的门槛是一千万净值。

没钱是不行的,得赶紧去挣,当前已经是第三次工业革命时代,生产力是古代的一万倍。以前需要集三代人努力出一个小地主,如今最短只需要一年时间。

那么,为什么今天中国的千万富翁的数量不到700万人,只占到总人口千分之五的比例呢?

因为大部分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

接下来,我们就假设看文章的观众都是千万身家,下一步就是努力生孩子。

二、变现。

孩子是财富变现的最佳方式,没有之一。

一个家族的没落是从少子化开始的。

中国最大的豪族我不知道,但是中国最出名的豪族,是曹雪芹先生笔下半真半虚构的贾家。

整部《红楼梦》都是围绕着贾家的奢华气派来写的,男主角贾宝玉起到的是穿针引线的作用。上天故意派一个神仙下凡把贾家搞没落,你想想贾宝玉有多重要?

天神下凡,凡人让路。

可惜曹雪芹只写了前80回,贾家到底会怎么破败我们已经不得而知。(后40回毫无逻辑,不用看)。

线索还是有的,贾家一直以来都少子化,整个家族无法发展壮大。

生到贾宝玉这样的混世魔王,没关系,再生个十个八个不就好了?

数量永远是质量的前提,钟鸣鼎食之家,生个情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你本就应该有个心理准备。

贾政恨铁不成钢,一直打骂贾宝玉,宝玉错在哪儿?是贾政错了,真不能怪贾宝玉。

哪怕是最顶级的爱新觉罗家族,最终的破败也是生育问题。当初康熙一共35个儿子,雍正10个,乾隆14个。

由于这几个帝王太能生啦,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后继有人,总能选出最优秀的接班人。三位君王几乎把古代帝国推向了极限。无论是人口、经济、版图,都是古代历史之最。

然而,爱新觉罗终有没落的时候,从咸丰开始,少子化就成了问题,到了光绪直接无法生育。

溥仪的皇后更是去偷人,她明确说了自己老公硬不起来,没有性生活。溥仪太特么惨了,一个皇帝硬不起是何等残忍?

现如今有位在世的人和贾宝玉很像,那就是王思聪。

最近一些年万达集团不是遇到点困难嘛,王健林当然是想多富几代。

现代社会有它迅速积累财富的一面,当然也有它财富会迅速消失的一面。

万达主要的问题在于银行断供嘛,于是只要是万达的消息,就是在不断融资(凑钱)的消息。

而王健林最大的问题在于他只有一个儿子,一个儿子就像贾宝玉一样,没有任何竞争压力,只能当个花花公子。

如果他有7个儿子,总有一个儿子会崛起,并且担负起万达复兴的重任。

对于王思聪来说,他已经承认自己没有能力,也不想去管理一家十几万人的公司。

富贵一世就够了,大船烂了三千钉,哪怕贱卖万达,他这辈子也花不完。

可是对于王健林来说,万达比他儿子还重要,是他一辈子的心血。也许,他这辈子最后悔的事就是没有多生几个。

既然王健林少生,王思聪不生,对于普通人来说不就是一个特大的机会吗?

三、成本思维。

回到第一节,细心的网友可能发现了,你说一千万生七个孩子?

臣妾办不到,太难了,一千万在北上深只能买一套房子。

我这里说的是极限操作,钱当然是越多越好,但是总有人能够打出极限操作,你不行,不代表别人不能。

当然,在一线城市生活肯定办不到,主要还是房子的成本太高了。

但你为什么不能打空间差呢?

不要被大众思维方式所束缚,有时候我们需要借助巧力。

下面直接上案例:

1、华仔是我远房表哥,当兵出来后就去了北京打工,在一家超市工作。从最底层做起,混到了经理,目前也是经理。

他的具体收入不详,不过很多年前就知道他月入过万啦,在北京买了一套两居室的老破小。

这人很有趣,典型的财主思维,特别抠门,逢年过节,买个礼物都特别算计那种,亲戚朋友不喜欢他,也很少来往。

既然是小财主,婚恋方面也是无限算计。他明确表示自己不想找北京本地妹,要求太高了,性价比太低。

他回老家相亲,人并没有回去,就是网络聊天,聊得差不多了,就叫妹子去北京找他。

妹子来北京一切花销全部他承担,而且妹子不用上班。一来二去,两人就成了,妹子孤身在外,把他当成最亲近的人,成事很快。

妹子变成了老婆,老婆有了身孕,他就会对老婆说:北京养育成本太高了,你还是回老家吧。爸爸妈妈还可以照顾小孩,放心,我每个月会寄钱回来。

老婆高兴回去了,孩子也给她生了,但是钱给得非常少。他抠门是出了名的,只是刚开始大方呀,妹子也没见过大城市的套路。

于是很快二人就离婚了,孩子他也不要,留在老家妈妈和外婆照顾,免费的保姆,只是保持着生活费与联系。

更狠的是,就这样陆陆续续,华仔已经离了三次婚,每一任前妻都是老家的,每一任都给他生了孩子。三个孩子都是女儿。

当然,我得照顾一下女性读者的情绪,我本人对这种精于算计的男性很不耻。我只是说案例,我和华仔也没任何联系。

华仔北京奋斗20多年,净值也就1000万左右,一套房,有存款,三个女儿都在老家。

有人会问他这种没有情感的工具人,以后女儿会认他吗?

他说没关系,以后三个女儿一人给150万嫁妆。到时候我比她的亲妈,亲外婆还亲。

简直太无耻啦,150万在老家就是降维打击。她的女儿可能很难抵御,将来还会感谢她的亲生父亲。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情感博主,真诚是我的必杀技,我不搞那些春秋笔法。

华仔确实帅,一表人才,身高175,当初因为身高不够,否则就入选仪仗队啦(要求180以上)。

帅也不是不可复制的资源,所以华仔的案例普适性确实不高。

我们得结合下一个案例。

2、老李没去过一线城市打工,今年57岁,身家大概2000万左右。在老家能够奋斗到2000万身家,其实比一线更难,算得上人中龙凤(人精)。

老李的第一次婚姻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就是我同班同学。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老李突然开窍了,他的二婚和三婚都是他自己开的酒店的服务员。

你们不要韩剧看多了联想《霸道总裁爱上我》,现实中根本不是那回事。

那两个服务员长得不好看,老李也不帅。但是老李是钻石王老五。

一个有钱男人进化到不看颜值,他就成精了。

目前国内最猛的是某位顶级股票大佬,现实版丁元英,现在人在香港。据说他已经100个娃啦,同样不看颜值只看学历。

说回老李,不管他用什么方法吧,总之人精有上百种方法搞定一个不漂亮的女生。

两个女生与他也没有结婚,生孩子以后每月只给3000的生活费(5年前的数据)。

我去,一线城市请个保姆也得8000块吧?

老李把生育的成本控制到了极限。

其实呢,老李还有进步空间。最近,我回老家,看到他开了个玛莎拉蒂,身边的老婆还算漂亮,是的,老李结婚上岸啦,老婆又生了一个儿子。

如果老李能够坚持下去的话,七个葫芦娃还真有可能,2000万的身价打出了极限操作(四儿一女)。

目前,老李已经把家族产业全部交给大儿子管理啦,大儿子每个月给两位后妈送生活费,一家人其乐融融。

大儿子非常理解父亲壮大家族的举措,自己也生了两个孩子,准备要第三娃。

不久的将来他们就是当地的豪族。

四、产业。

又有人问了,生了那么多,没有产业呀,怎么把他们聚合起来呢?

我只能呵呵一声,笑你没见识。

数量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产业,你的家族团结起来本身就有了力量。

具体情况可以去看看教员写的《寻坞调查》,里面有一个“屎缸伯公”及其家族,把控整个县城的故事。

如果不是碰到几百年难一遇的红军……

无独有偶,其实在我们老家也发生了类似的事。具体的案例我已经在《中国生育率一路向下狂飙》第三节写过了。

其实还有后续,王家另外一个分支(类似荣国公与宁国公的关系)崛起了一位牛人。贾家娃太少了,王家第一代也是两兄弟,第二代13人,前后崛起过两位a9,小地方的a9,你懂得。

小县城里关系就是一个小圈子,换来换去就那几个人,尽管高层已经注意到:并且明确规定一把手必须外地人担任。然而并没有卵用,细节就不展开了。

四、结语。

任何一个朝代,承平80年以后,就会慢慢形成豪族,这是一个规律,总有人在崛起。

但是呢,像王健林这种,他们属于第一代新富,家学、传承方面还没跟上。说得再直白点:刚刚暴富,气质这块还得下一代去追。

奇怪的是,那些a11、a10没有跟上节奏,但是很多a8,a9却在悄悄发力。

特别是a8,用为数不多的资金,他们正在打出自己的极限本垒打。

如果你是位奋斗在一线的普通打工人,那么我问你一个问题。

请问:一线拥有10套房一个娃的家庭,和十八线拥有七娃的家庭,哪个更牛?

答案毋庸置疑,后者吊打前者。

后者是一个更加长期的收益问题。

然而,绝大部分人在一线拼尽全力也就一套房而已,更别说七个葫芦娃啦。

哪怕你在一线只有一套房,卖了回老家找媳妇,也是赚。

(普通模式:结婚生一个孩子是吃亏的,记住经济差。抱歉:后台很多人看长文老是记不住前面的铺垫,回头就来骂我,所以我得不断重复提醒。)

或者,你和华仔一样,坚守一线,用一线挣的钱去供养18线的孩子,打一个地域空间差、经济差,难度(成本)会迅速降低。

但是,我办不到,道理我都懂,不过我真是办不到,操作起来,太违背人性了。

因为我不仅颜控,我也做不到极限理性,完全没有感情的动物。

我只能够把道理讲给大家听,具体实操,就各凭本事啦。

全文完,4100字,感谢阅读。

写作不易,更何况是付费转免费?你的转发和点赞是我最大的动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民俗故事:潮汕状元林大钦(三)
秀才为财主写对联, 财主非常生气, 秀才加几个字, 地主却重重有赏
晚清旧照, 财主儿子的未婚妻目光呆滞, 地主和地主婆坐独轮车出行
妹子,你是宁波大学毕业的吧?
面试个95后妹子,她一见我,就上下左右的一阵猛瞅我
中国唯一没有万达的一线城市,投资900亿被拒,你知道是哪里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