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篆刻讲堂】章法与书体(一)



吴昌硕(1844—1927),初名俊卿,初字香朴、香圃,又字苍石、仓石、昌硕,又作昌石,号缶庐。浙江安吉人,寓居上海。西泠印社首任社长。诗书画印博采众长,自成一家,被誉为四绝,为纵跨近、现代的杰出艺术大师。

吴昌硕篆刻章法的特点,是由他的书体、字法、笔法、边格等多方面综合融会而成,既有传统的继承,又有个人新的熔铸。以他的书体为例,一反明清印人“大小篆不可混杂”之规矩,而将大小篆或汉篆隶书等综合利用,并能使之统一。这种相反相成的矛盾转化,恰好变成了吴昌硕个人篆刻风格的特点之一,给观赏者留下了难忘的鲜明印象。吴昌硕篆刻个人风格的形成,不仅是某一方面的特殊突破,而是在许多环节、许多方面,都有自己的发展创造,才可能使这种风格更臻成熟与完善。

中国传统篆刻艺术,是一处充满生机、蕴藏着无限丰富的形式美的宝藏,有待我们去深入开采,深入研究。为此,我们开设“篆刻讲堂”栏目,与读者分享西泠名家篆刻及其章法等相关知识。



章法与书体

印章作品的用字,以书体而论,在古玺中多为大篆。秦代简化大篆为小篆,印中亦多用之,后根据印形需要而改创“摹印篆”。汉代用汉摹印篆,亦称缪篆,时参有隶书结体,形多方正。宋元明清之际,有以小篆入印,也有楷书。元押多以楷书或行书一字,下有花押,此为元代特有的一种书体。


吴昌硕生活在清末民初,他印章中所用书体也很多,凡古印之大篆、小篆、汉篆、汉隶、楷行草与押印等形式,均有摄取。从年代来考察,他早年学某时代书体,多单纯用之;中年以后,则多以几种书体渗合用之。这种融合两种书体以上的章法,成缶翁中年以后用字的一大特点。但在他以前的印论中,反对书体杂用。如明徐上达曰:'为印者,宗秦即秦,宗汉即汉……不可谓楂、梨、桔、柚,皆可于口,乃杂然前陈,有乱家数。”(《印法参同·撮要类》)清冯承辉在《印学管见》中指出:“大小篆不可兼用。”但昌硕先生能反其道而行之,多有综合大小篆者,亦有综合篆隶、隶楷、行草多种字体。因为艺术是创造,综合两种或两种以上书体,只要能取得结字或章法的统一,就能融多种为一种。这就是他的特别之处,也是他的成功之处。


字法与章法有着密切的关系。字体不一,但字法应统一。大篆外形,方、长皆有,简繁相距亦大,似无定格,参与小篆合,其结字则应统一于小篆之长方形中,笔画亦应匀称;若大小篆统一于摹印篆,亦均应使之结体成方形,笔画曲直大体一致,这是常法也。然艺术又是“法无定法”,有时却可将两结体不一者,置于一印之中,产生对比,只要能使笔法、刀法统一,即可成为佳构。缶翁这方面的印例不少。


下面将列举按常规的古玺类大篆印作为“纯”的一种,其他如纯为秦篆、纯为汉摹印篆,或纯为石鼓等,均不作例,而代以大篆与小篆,秦篆与汉篆,隶书与楷书,楷书与草书等综合类,试举例说明之,也有的印作有多种字体,或介于两者之间者,也不作强分。只要在章法、字法、笔法、刀法中得到统一即可为妙品。

大篆的统一


吴昌硕早年作印,多为接受期,学秦即秦、仿汉即汉,这也是学印必经的阶段。但即使是仿古玺一路,其中也有个别字,是古篆中所没有的,只得以小篆结字代之,但要使小篆变成大篆的结体与笔法方可。


“两罍轩”三字大篆中皆有,故能统一。但在'两罍轩收藏金石文字'一印中,“收”“藏”二字乃大篆中所不见,古玺中有“藏”字,但写法与此不一,缶翁能根据大篆体例使之统一,使二字置于其中不觉刺眼。

两罍轩

两罍轩收藏金石文字

“癖于斯”印中,“癖”字大篆中亦未见,他将小篆笔法变化,使之统一。

癖于斯


“茶禅”二字大篆有之,章法自然统一。


茶禅


“梅花手段”,仿古小玺,然其中“梅”字为大篆中所不见,他以小篆法代之。因此印中“段”字画多,即以“梅”字画多,可与之在笔画的多少上相呼应:若以大篆之“某”(古“梅”字)入之,则笔画较少,使四字之章法易平,故以今“梅”代古“某”。


梅花手段


“雌节”一印中之“雌”字,大篆中亦未见,今两偏旁相并,而与大篆体例同,故能在章法上协调。


雌节


“一目之罗”,“罗”字中以“木”代“系”,大篆中亦少见,然能统一。


一目之罗


“二耳之听”仿古玺白文,字多方正,若以大篆中“耳”字入之,则难谐调,故易以小篆代之,体例和谐,章法也能虚实呼应,佳妙也。


二耳之听

编辑:高佳晨、何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篆书与篆刻有何关系?
?中国文房四宝治印艺术大师 章群谈篆刻 【第四讲:习篆、写印、上石】上
篆刻印文的运用(篆刻内容及篆刻字体的选择)
印章-中国篆刻(图文经典) - 牧羊人的日志 - 网易博客
篆刻入门:学篆是学习篆刻的主课
明清名印谈 | 由黄士陵三方朱文印说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