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嘉德2017春拍 | 清寂惊鸿——林风眠的仕女和瓶花





鸿






林风眠 抚琴少女

镜心 设色纸本

题识:林风眠。

钤印:林风眠印

69×66 cm


作为20世纪的中国画家,有人认为林风眠是以西方艺术的视角切入本土绘画,在欧洲绘画观念的基础上运用传统绘画资源,但不能不承认,林风眠的绘画确实是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精神、强烈的现实情怀的中国现代艺术。他是在融合中西基础上的中国现代绘画开创者,他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理解,与同时代的其它画家不同。他对待外来艺术的态度并不是“西体中用”,可以说是“西器中用”。何怀硕对此有很好的解释:如果说艺术应该具备独特人格精神、民族文化特色和时代精神三个要素,那么“林风眠在20世纪的中国画家中无疑是最圆满的典型”。


抚琴少女 局部 


林风眠笔下的女性,无论容貌还是气质,完全不同于中国古代仕女画或近代“月份牌美女”,也不同于西方式的裸体之作。他用传统的纸笔,配以马蒂斯式的优雅设色,创造出一种可望不可及的美。


此幅《抚琴少女》构图清淡谐趣,少女身着古装,盘腿抚琴,安闲旖旎,乌发漫卷,没有复杂的矫饰,从瓜子形的脸型到娴静的五官,以及亮丽的黑发,几乎都用柔细的圆弧线构成,连双眼也是形如柳叶的两条弧线,虽然省略了点睛,却依然“眉目传情”。五官、衣纹均以细圆弧线勾勒,背景则以直线勾勒出一架屏风和窗户,流动的线条与粗中带细的描绘,可以看出仕女形象描绘的重点在于整体的体态及其神韵。宁静中蕴涵着动态之美,单纯中传递着丰富的情思。恰似旧日情人,与你梦中相遇,触景生情,情景交融,促膝谈心,娓娓动听。


林风眠 读书仕女

镜心 设色纸本

题识:林风眠。

钤印:林风眠印

33×33 cm


另一幅《读书仕女》中,仕女端坐,一手绾发,一手抚书,用淡墨和白粉平涂出服饰,背景辙以淡彩敷色,笔意清发,墨韵明净,显现出他至臻的用色天赋。笔线、墨色是东方的;而色彩、姿情等又流淌着西方现代艺术的意味。这种中西的结合,是形式与内容、方法与情感的合一,没有生硬感,透着一种特有的孤寂、空漠的情调,一种平和而含蓄的美,这与林风眠的生活和心灵世界是相一致的。


读书仕女 局部


林风眠 红色花卉

镜心 设色纸本

题识:林风眠。

钤印:林风眠印

68×68cm


静物则是林风眠上世纪四十年代晚期到六十年代最爱的题材,瓶花是他尤为着力的题材。在这幅《红色花卉》中,红色鲜花占据画面主体,红花绿叶作对比,成为画面的最强音。花与叶受光面的不同,从而色彩深浅不一,既有统一的大色调,又包含着丰富的小色调和层次,使得画面极具表现主义的色彩感。此幅瓶花,能看到他对于构图、色彩、线描与光色完美结合的美学追求;能看到他对于水墨与水粉、东方神韵与西方形式统一的尝试。在形式求索背后,是对美和生命活力的无穷追求。


正如他对绘画艺术的理解:“艺术原本是人类思想情感的造型化,换句话,艺术是要借外物之形,以寄存自我的,或说时代的思想与感情的,古人所谓心声心影即是。而所谓外物之形,就是大自然中一切事物形体。艺术假使不借这些形体以为寄存思感之具,则人类的思感将不能借造型艺术以表现,或说所谓造型艺术者将不成其为造型艺术!”。他在纸上创造的种种艺术,无不反映着他的意识和倾向。


红色花卉 局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代大师:孤鸿林风眠
林风眠100幅精品之作,大开眼界!
林凤眠抒情仕女人物画
一代大师林风眠绘画精品100幅,值得一看!
林风眠仕女画作品。
从《红楼梦》十二钗判词,解读中国画里的意象思维和意象造型艺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