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海诗刊》第267期【实力诗人·母亲节专刊(一)】叶逢平的诗:再走十步,母亲(组诗)


本刊祝:天下所有母亲节日快乐!

生活幸福、健康长寿!



叶逢平的诗:再走十步,母亲(组诗)



【作者简介】:

叶逢平,惠安人。现为泉州市作家协会诗歌创作委员会副主任、《泉州文学》编委。曾获评“泉州市十佳文体青年”。诗歌、散文和评论作品散见于《诗刊》《星星》《诗选刊》《飞天》《山东文学》《安徽文学》《四川文学》《散文诗》等百余家报刊。作品入选《中国诗歌精选》《中国年度诗歌》《中国诗歌年选》《中国诗歌排行榜》《中国年度散文诗》《中国年度优秀散文诗》《中国当代诗歌赏析》《语文新课程》和《福建百年散文诗选》等选本。入围华文青年诗人奖,荣获福建省政府百花文艺奖、福建省优秀文学作品奖、中国散文诗大奖、泉州市政府刺桐文艺奖等四十多个奖项。


让我们伸出双手捧着我们的双亲

薯花。葵花。要开就开一大片

在我们的视野里,它们约等于无穷无尽

如同父亲母亲的双肩,无需解释能否承担

那些往事,春天的意向

甚至胆怯的呼吸

 

父母双亲,在徘徊

心里好像葵花地种上了红薯,忐忑不安

我们都知道:薯花越长越艳红……

它是父母双亲谨慎使用的词语

它含着石头的坚韧,鱼的微忧伤

 

父母双亲嘱咐我——

薯花、葵花,要在海边分别开了

弟弟妹妹和它们一起成长,需要它们的鲜艳             

更需要它们的蓬勃,和骨头

 

在葵花地,双亲头发黑白分明

让我们伸出双手捧着我们的双亲

叙写生命的浪漫和现实

就像母亲爱着父亲的故乡

父亲的小贪心。与你们不同

母亲将月亮叫做竹篮子

有人赞月亮为瓷碗。它很满,我很小

多年前的那一个夜晚,像一脚踩空

洒落了碎银

 

就这样,它盛着牛群和羊群

一百朵梨花悠然地闭上

我听说瓷碗藏着白狐

我听说她找不到红狐

她称红狐为哥。多年后我才知道红狐就是朝阳

 

啊,母亲喜欢将月亮叫做竹篮子

多年后,我才知道挎起竹篮子,天堂在,天堂不在——

薯 藤

随意移动的身躯

宛若时间的颗粒,无限卑微

此刻看见,母亲正在打编几根薯藤

我知道,我已经接近了什么

 

我认准薯藤的延续,不一定短

它,与海岸之间的结:恰是母亲

她两只手臂伸开……从远处看好像十字架

 

薯藤,母亲不会连根拔起

在时间之中,与海岸线……来连接

让两种不同的事物,它们感知和相爱

更重要可以让它们编成故乡的美眉

 

将昨天连接成了今日

在母亲骨髓里未完待续

薯藤,仿佛与我的脚筋是相通的──

我不难理解:几根薯藤

怎样在母亲手中,能编成一条大地的血脉


小螃蟹

母亲在不远处看护着

小螃蟹,一个任性的孩子学步

与石头玩,与浪花玩

它比我更容易受惊

 

海是平静的。与两个人的游戏相比

小螃蟹刚刚爬到早晨的尽头

正要一探春天的真相

它不知道春天,去得快

来得总有些晚

 

海是螃蟹的。我已不再顽皮 

甘作它默默的一粒沙

风不再吹乱内心

而我的光阴,将在风声里

犹豫和停顿

 

母亲,看护着幸福

小螃蟹,与鱼儿玩,与珊瑚玩

——我没有母亲了

我只得选择默默地,转身

还有大海太小,盛不下泪水……

再走十步,母亲

再两步,天就要亮了

一顶黄斗笠上,走着担水的母亲

把深井担成了黑夜,井水挑成了白昼

 

我在风中,让流水恣意躺进薯地

一次不经意的疏忽,母亲放错了木桶

不多的悒郁,也随着流水延续

 

母亲,用她的双乳,和粗砺的石头

喂养、守护着村庄,让儿女们露在风中的脚丫

像在衣襟的风中过夜的木桶

 

再走六步,秋天就更深了

我,爱人和孩子继续往前走,在母亲身后

再往前一步,就拐向春天

 

母亲用秋天的漆绘着扁担,让爱靠着

我们傍着记忆,和多少条路,及石井的深

她只拍一拍那风中的旧衣,一无所知

 

而母亲,只是个没见过世面的人

担水浇灌薯地,只懂得在昼夜重复着灌溉

感谢薯地,让薯花盛开在母亲的脸上

 

秋天又高了三五尺

我仍在风中,木桶依然在重复着流水

是的,还有十步,母亲就要走不动了


母亲继续挥动渔刀

当父亲走到黄昏门口

病倒了。就像遭遇黑夜背后偷袭

他更像太阳,一脚踩空

滚落西山……

 

黑夜迅速占据了家

母亲哭了, 像月亮妹妹

找不到太阳哥哥

 

月亮,是不要命的

爬过墙头和树梢

挥动明晃晃的渔刀,砍向命运——

 

当母亲走到海边

也病倒了,宛若月亮

掉入哭泣的大海。我和弟妹年幼

不识水性,无力将她扶起

 

从那天开始,皓月当空

我们总能梦见,母亲继续挥动渔刀

与黑夜拼命,讨个说法——

抓不住波浪

母亲在波浪上忙碌,我拽住她的衣袖:

你没有逝去

这么多年,你去了哪里?

 

──在海边,在雨中

我抓不住波浪,却流下眼泪

生养了众多海水

 

醒来,泪水已湿了沙滩……

我梦见的每个夜晚都是多边形的

 

我如此等待着

此时,波浪就像母亲的电话声音

移动了时光,咳嗽比话线还长

 

波浪碰到礁石拐了小小的弯

我停住脚步,接近它一场彻夜的倾诉

或许,大海溢于言表

最大的妖

很多事情,都是在生活之中

来不及思索之下,瞬间开始的

如同妖无意露出的尾巴

 

我在梦中,孤独地爬山

我一下子沉醉于人间的情节——

妖。一边行走,一边积善

在山顶上,她的美色经不住吹拂

 

“我是世上最大的妖,知道

山顶上有秋千,美食和琵琶糖……”

——小时候我们饿了哭了,母亲都会

微笑着这么说,然后轻拂着鬓角的白发

 

父亲垂涎她的美色

我不必撰写一个传说送给她

母亲,就是世上最大的妖——

她的忧伤不会留下路口

她海边的房屋,不分大小地老去

 

母亲是妖,也是我们失去的怜爱天使

当我写到这里

狼嚎叫。花散落。妖开始放慢脚步……

她攥紧了我的钢笔,“我们还走吗?”

 

妖啊,我的母亲!我号啕大哭

早已跪倒在地——我不走了


(图文无关,图片来自网络)



 众诗人评《再走十步,母亲》



佑年简评】:

“十步”的深意自不待言。母亲蹒跚的脚步,深夜的暑地,“我,爱人和孩子继续往前走,在母亲身后”渐行渐远的背离,母亲的身影仿佛舞台幕布里发黑的阴影,昭示着生命的深度和无限,渐次的拉伸感给了我们独特的视觉和诗意体验,意象与感情的深度融合,让我的心灵为之颤动。

梅影三叠简评】:

用“十步”这样具体的数字来传达母亲的人生历程,是其独特处,读后,似乎看到:一步步,母亲在劳作中走向衰老,将她对儿女的爱写满一路。“再走六步,秋天就更深了”“还有十步,母亲就要走不动了”,这样的句子较之平铺的语句而言,别具动人之神采。

左岸简评】:

这首诗构思巧妙,把一位含辛茹苦的母亲的一生浓缩在最后的十步上,且调动生动的生活化的场景层层铺垫、推进,把生与俱来的隐忍、勤劳、富于牺牲精神的农村中的母亲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这使我想起了雨果的一句话: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应该承认中国农村广大的母亲担当了更多的苦难,儿女们能否将母亲人生的最后“十步”走得幸福一些?

夭夭简评】:

朴实的文字,令人动容,个人认为,一首诗首先要在情感上打动人,这正是这首诗的优点所在。


鲁绪刚简评】:

诗歌的语言只是诗歌外衣,朴实之中打动读者,需要的是真情,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自然,朴素,人生要走很多十步,可母亲的这十步却走的很艰难。



 陈国华评叶逢平的诗:用诗升华亲

      大海充满情感,它的亲情也是海蓝色的,纯洁而又高尚。所以不管是大鱼小鱼,巨龟毛虾,它都紧紧拥入怀里,疼爱有加。大海里隐藏着伟大的母爱。这一点,逢平体会颇深,清楚不过。于是,他反映亲情的诗篇往往与大海海蓝色的情怀联系、融合在一起,让海蓝色的波涛洗礼,请行驶在波涛之上的渔船运输到彼岸——读者心里,从中获得一些慰藉和满足。

      “写木桶,本不想写到父亲/我怕听到倒水声,因为那是父亲的咳嗽//我从来没有提过木桶,但是今天/我却是在写木桶。父亲喝着地瓜酒/开始了今年的咳嗽。我们临海而坐/相互抚摩着对方的身影……/像二胡的两根弦,泛着亮晃晃的忧伤/在船旁,父亲打一个踉跄。吐气如草药//鱼又叫了。父亲,和我没有下过海/透过海边一点点渔灯,我们看见从大海/归来的渔民,少了几个熟悉的身影/父亲只身抬着叹息走近水井/水井就是父亲的沉默。打了一桶水/倒进了我的写诗的笔中,或许该说的/都说完了。春天仅一步之遥,泪流满面”

                      ——《写木桶,本不想写到父亲》

     “木桶”是过去崇武人家里必备的生活用品。“写木桶,本不想写到父亲”, “不想”二字,一下子将悬念装满诗的“木桶”,诗的情绪便立刻被倾倒了出来,灌入读者的脑海,将他们的兴趣调动了起来。运用常用的词语,勾勒出不平常的思绪,这就是逢平驾驭语言的功力和技巧。因为“木桶”里装的尽是关于父亲的故事:“木桶”的“倒水声”,“那是父亲的咳嗽”,见物思人,自然而然勾起关于父亲的“忧伤”“叹息”和“ 沉默”等辛酸的回忆,字里行间流动的是诗人对于父亲的爱和万般思念。然而“去了远方”,享受不到迟到的好日子,留给诗人自然是二个字:遗憾。最后的神来之笔则是:“打了一桶水/倒进了我的写诗的笔中,或许该说的/都说完了。春天仅一步之遥,泪流满面”。起句不凡,结尾有声有色,意味深长,真切动人,读者也就情不自禁地跟着诗人一起“泪流满面”。

      “而父亲去了远方/把那只头雁的位置给了我/──叫我怎样安心//我和四个弟弟一个妹妹/从没叫过自己亲生母亲一声妈,一声妈妈/仿佛乌云尴尬,雨下与不下左右为难//父亲说过,我们还有一个死去的娘/还有两个……/佛这些往事斜靠在现实的礁石丛上/风一吹过……我却用来形容碰撞//仿佛春天无法转弯,闪电没有梯子/四个弟弟羡慕钟声,妹妹自由主义地开花/我卓尔地临风一露,在天空下/学那只雁,领头飞翔//带着钉子、悲悯、油漆、信心/去治疗生活,这一艘受了伤的船/我将这一切写成几层颤抖的白色薄纸”

                           ——《长兄为父》

   《长兄为父》是一组诗,它包括《长兄为父》《悲欣》《像麻雀不敢飞过海面》《惭愧》《没想到,在我生日这一天》《新居》《贝壳,海赐给的房顶》《日出》《在不远处看护着》等十首。这是一组集中反映亲情的诗篇,其中有诗人对已故父母的感恩和思念,有对弟妹们的关照、期望和鼓励,同时也有自己“为父”不尽周到的内疚和自责。《长兄为父》是这一组诗的开篇,似若组诗的一只“头雁”。众所周知,海边人从小以大海为舞台,与浪儿交朋友,脑海里总收藏着这么一幅生动而感人的“画卷”:一群雁儿在碧浪上、云层下自由自在翱翔,它们心心相系,步调一致,一会儿写“一”,一会儿写“人”。为何雁们能如此一心一意,整齐划一?因为它们像一群小学生在老师——“头雁”的指导下,在认真学习写字,在学习飞向美好明天的真本事。诗人的父母早逝,留下他和“四个弟弟一个妹妹”,如同失去“头雁”的一行孤雁。于是按照“长兄为父”的中国传统,不必选举,最大的那一只就名正言顺代理“头雁”。顺理成章,“在现实的礁石丛上/风一吹过……”“春天无法转弯,闪电没有梯子/四个弟弟羡慕钟声,妹妹自由主义地开花”的艰难困境之下,作为长兄的诗人,便义不容辞地“卓尔地临风一露,在天空下/学那只雁” ,领着“雁们”——弟妹们学飞,继续飞向理想的明天。于是为了一家生计,诗人曾“带着钉子、悲悯、油漆、信心/去治疗生活”,让家——“这一艘受了伤的船”不至于下沉,照常破浪前进。往事不堪回首,诗人感慨万端,便握紧手中笔,“将这一切写成几层颤抖的白色薄纸”。“白色薄纸”留下想象空间,让读者去想象,去画最新最美的图画。明而显之,组诗写的虽是诗人的家事,然而功夫在诗外,诗人是在用诗实践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组诗《长兄为父》的成功之处,在于它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感同身受,具体生动,情真意切,寓意深长。


海  诗  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痕 诗九首‖我的父亲母亲(组诗)
《三峡诗刊》2017年第二期目录
诗人样本||老虫子:天广地阔中,我们可抵首彻夜长谈(组诗)
母亲
张二棍、庄凌、王单单、李黎四诗人合辑 × 有许多办法可以度量一生
父爱如山◆【征文系列-23号作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