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河月明》影评(6集):姚广孝,甩刘伯温几条街的男人

《山河月明》来到了第六集,对于本集隐者想写写姚广孝,就是被后世称为妖僧的道衍和尚。朋友们如果看剧了,一定会对这个行为举止怪异的和尚印象深刻。历史上,他全力支持朱棣造反,出奇谋攻下南京,又能在朱棣继位后功成身退,不贪恋权力和金钱美色,实数千古一人。#电视剧山河月明#

在隐者看来,姚广孝的综合素质,要甩后世炒作成神人的刘伯温几个层级。姚广孝,是古代谋臣界的“二手玫瑰”,摇滚圈都不好意思接纳的摇滚人。

1、淮西勋贵的腐败案

先来说剧情。在开封城,李景隆李大公子与胡惟庸的死党较上劲了,个中缘由还需要后续的剧情展开才能知晓。剧本在此处进行了大胆的演绎,既脱离了历史,又在尝试还原历史,通过开封城一个逃跑的国之间学生铁鉉,将历史人物姚广孝、朱棣、李景隆、胡惟庸等联系到了一起,史实不是这样的,是艺术加工的需要。

朱元璋为什么后来开了杀戮,从这一集的涂节身上就可见端倪。淮西勋贵这些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人,因为多年的感情和地理的情节,已然成为了独立于大明帝国的独立小朝廷,要不要抓,着不着急抓,抓谁,李善长胡惟庸们私下就决定了。

有人不理解隐者的历史观,情绪激昂的痛斥朱元璋多么的残忍,说隐者这是强权崇拜。隐者就好奇了,合着您这也是皇亲贵胄啊?要不哪来的咬牙切齿呢?隐者只知道自己出身平民,朱元璋杀得,绝大部分都是在家乡欺男霸女,巧取豪夺的败类,我为什么心疼他们呢?

大明的这些开国功臣们,绝大多数是苦孩子出身,《铁齿铜牙纪晓岚》里面乾隆就说过,我不是不想杀了这些人,而是如果杀了他们,新上任的人都是嗷嗷待哺的饿狼,百姓们会更苦,其实就是这个道理。大明的江山,在这些宋国公们看来,那就是没有开垦的处女地啊,要多少是多啊?要多少都不多!老子豁出性命得来的爵位,那肯定要报复性消费。

2、热脸贴了冷屁股

第六集中,铁鉉汇报完冤情之后,朱标这位公认的好太子,竟然面无表情,毫无愤慨之意,燕王朱棣也吃了一惊。此处的艺术创作,朱棣完全是平民视角,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乍一听到这些冤情,和我们一样,满心怒愤的想要为他们讨个公道,就像我们初入职场时,看到不合理的地方,以为上级不知道。

这就是皇帝无奈。朱标身为德行太子,怎能不嫉恶如仇,但治国哪那么容易,老父亲上一集刚表示,这些功臣们都不易,跟着自己出生入死那么多年,只能先不漏声色,再去听听朱元璋的态度。

隐者为什么认为这部剧好,因为它充满了创作者的思考,你琢磨一下, 还很合理。人非草木,谁生下来也不是恶魔。这每一个决策,都是一步一步依据大数据积累起来的。

隐者为什么对朱元璋表示一定程度的理解,那就是抛开朱元璋的个人私欲(谁都想给子孙多留些银两,你我也不例外),朱元璋始终看不得老百姓受欺负。你说他是维护朱家王朝也好,你说他是铲除异己也行,但从行动上来看,朱元璋确实替贫苦人出了口恶气。历史上那么多皇帝,除了朱元璋,有几个这么直爽的汉子?

对待这些功臣们越仁慈,压在百姓头上的担子就越重,这是最朴素的道理,大多数皇帝都选择了前者,因为能博得一个好名声。选择后者的皇帝,名声就没有好的,因为他们保护的人连发声的机会都没有。

3、姚广孝:不为俗尘洒一物

如果把古代谋臣界比作娱乐圈,张良、诸葛亮、刘伯温,都属于全能级歌手,唱功了得形象甚佳,比如刘德华、周杰伦。而张仪、陈平、姚广孝之流一定是属于摇滚圈的,永远成不了大众的主流,肚子带个环,鼻子套个环,不走寻常路,演出现场永远是黑暗中有一点点灯光。

即使是摇滚圈里,张仪、陈平等人也是郑钧、许巍这类的人,不拘泥于形式,有理想有深度,不向大众庸俗文化低头。但连他们都不会接受姚广孝这样的摇滚老炮儿,让隐者不禁想到了“二手玫瑰”。

谋士天团里,张仪是阴,陈平是损,但视天下为无物的,也只有姚广孝一人了。姚广孝为什么最后和朱棣一起造反,至今都是一个迷。不爱金钱,不爱美色,不贪功名,上朝理政,下朝念经,这简直是完人那!

但要说名声差,千古一人应该非他莫属了,后人称之为妖僧。大逆不道,乱臣贼子,叛佛、逆道、辱儒,学贯儒释道的道衍和尚,仿佛谋臣界里的抹着红嘴唇子的梁龙,在两千年枯燥单调的封建文化中,弹着吉他震惊了寰宇。

做谋士,还可以这么骚操作吗?

4、天道非人心

这句话绝对是离经叛道的,就像俞敏洪对一些女人的评价一样,你心里可以知道,但绝不能说出口。但姚广孝说了,不仅说了,还做了,不仅做了,还tm做成了!

姚广孝就像皇帝的新衣里面的孩子,戳转了两千年封建统治者的真相,什么tm的人心,什么tm的水能载舟,不过是你们忽悠人的把戏,你们不过是让普通人相信,你们当皇帝是顺天意的,是民心所向,说白了不过是维护自身的合法性罢了。

姚广孝不仅敢反,还劝说燕王朱棣要有信心,于是,在一片责骂声中,不得士子心,不得百姓心,找了一个自己都脸红的理由,就生生打到南京去了。结果,成了!

姚广孝这一杆子捅的太疼了,别说明朝,哪个朝代也不允许这么牛x的存在啊,都这么反起来,皇帝老儿怎么办?

姚广孝眼里的天道是什么?隐者看来,就是物竞天择。你燕王朱棣,我看你是个人才,有雄才大略,那么你就是天道,你赢了,你就是天道,民心?呵呵。

而朱允炆后来的所作所为,也确实帮助姚广孝证明了朱棣的天道。宠信愚儒,自身也是一介儒生,竟然下令不许杀了朱棣,这就是给朱棣一个作弊器啊,打仗的时候朱棣就是不死鸟啊,这种愚昧,隐者都替他着急。这是个好人,但绝对不是好皇帝。

朋友们,你们觉得姚广孝错哪里了呢?天子守国门的朱棣,五出蒙古,犁庭扫穴,这不比朱允炆更适合坐这个位置吗?

5、为何历朝历代都不推崇姚广孝?

用周杰伦的歌来说,就是《不能说的秘密》。违反了嫡长子制,不利于朝廷的稳定;违反了忠君理论,不利于皇权的威信;违反了天命论,大势所趋他都能扭过来,给了后人反起来有理的依据。

这就是隐者眼里的姚广孝,道衍大和尚,离经叛道的集大成者。除了朱棣爷孙三人,对他充满了感激之外,后世没几个人待见他。嘉靖皇帝就把他从太庙里面移了出去,连几百年后乾隆皇帝也说他:称兵篡逆,皆用其谋。

孝治天下,德治天下,姚广孝一点也不沾边,留给了后世一个烂摊子,但也搅动了千年的浆糊。

6、谁神话了刘伯温

最后一段,隐者借着对比姚广孝,再来说说刘伯温。既然姚广孝戳穿了封建那点事,导致其个人声望与能力极其不匹配。那么为什么刘伯温,后世却被不断神话,导致其能力与声望极其不匹配呢?

说来说去,还是要看这个人对于统治者,有没有利用价值。隐者就觉得刘伯温非常被高估,别扯那些烧饼歌之类糊弄鬼的东西,就连君臣这一块,刘伯温都表现出极低的情商。

以这部剧为例,刘伯温告诉朱标,这中书省就是口棺材,老先生啊,你把这朝廷看的这么透,你把君王的圣心烛照放哪里呢?合着你都看的真真的,别说朱元璋,就是隐者在哪个位置,也不能饶了你啊!我心里想啥你都知道,这多可怕啊!

历史上的刘伯温基本就是这个表现,聪明的让朱元璋总是找不到把柄,但越找不到漏洞,朱元璋越猜忌,最后被捧为神人的刘伯温,连自己的性命都没保住。这和姚广孝不还俗,不争权,得天下后全身而退,得以善终是天壤之别。

那么刘伯温为什么在后世不断被拔高呢?背后推手就是朱元璋。作为农民的儿子,出身的卑微让朱元璋始终如鲠在喉,生怕别人瞧不起,这个也是人之常情。所以朱元璋不遗余力的为自己造势,比如生下来就有异象啥的,和刘邦高祖斩白蛇是一个套路。

刘伯温作为朱元璋帐下唯一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人物,自然神话他,就是神话自己,刘伯温越神,自己的合法性越强,因为这是天意,你看半人半仙的刘伯温都辅佐我,你说我能不是天子吗?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能力一般,水平有限,读者朋友们权当一乐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伯温大明第一谋臣,神机妙算,算出大明朝的结局
历史上的10大旷世奇才
朱元璋下令把刘伯温的棺材头锯掉,却露出六个字,顿时无地自容
明朝第一奇人姚广孝
山河月明中,刘伯温为何祝姚广孝:心想事不成?他俩到底有啥恩怨
大明第一谋臣刘伯温7伯温之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