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聚焦】阿里、滴滴杀入售后:盘活路边店,横扫快修连锁?

“这些商业竞争形态追求的本质无非就是获取客户的来源成本以及留住客户的能力,厂家前期为了遏制4S店经销商的发展所采取的措施,到现在成了他快速切入后市场服务障碍。解决了利益分配问题与发展同向性问题后,就会快速实现市场份额的扩充与占领,关键看谁的动作快,谁的诚意足!”




注:本文来源于人和岛,原文《看阿里、滴滴进军后市场,是兴奋剂还是鹤顶红》。AC汽车获得授权发布,内容略有删减,转载请注明原出处。


ps,文末附投票,欢迎大家分享您对阿里、滴滴进军汽车后市场的看法~


我是正文的分割线


一剂兴奋药,焕发激情,活跃市场;一瓶鹤顶红,性命堪忧,企业倒闭,阿里滴滴纷纷布局后市场,是兴奋剂还是鹤顶红,是盘活了市场,还是浇灭了市场···

 

正所谓“乱世出英雄”,激烈的竞争优胜劣汰,后市场的洗牌也势必会产生一些优胜者,比如说之前提到过的好快省、小拇指以及有壹手、车骑士、龟博士、AC德科、易快修等等这些品牌的形成,这些实力强劲的快修连锁品牌也确实对后市场起到了提高效率的功用。

 

▌阿里、滴滴蓄谋已久放大招


万亿级后市场的确让所有人垂涎三尺,一些行业的“巨头”聚焦于此也是理所应当。

 

阿里巴巴去年成立了阿里汽车事业部整合了集团旗下汽车相关业务,而后又与上汽集团合作开发互联网汽车,包括今年新车的上市,可见阿里巴巴对汽车市场下的心思早已是路人皆知。

 

日前,杭州、南京、广州、郑州、温州几个城市接连出现了挂有“阿里车码头”标示的汽车养护品牌门店,并且从6月份上线以来,短短两个月时间就已经拓展到5个城市225家门店,速度之快令人咋舌,可见布局已经很久。


据了解,阿里汽车通过“车码头”与线下门店达成合作,为所有合作商的门店提供阿里的品牌背书、线上用户导流和正品货源。希望将线下门店的服务、价格、流程变得标准化,以确保线下拥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和相对标准的服务体验。


阿里汽车事业部后服务市场总监蔡永志也表示,要构成线上卖货,线下服务的闭环,必须建立平行于4S店的服务体系。“车码头”的目标是通过整合供应链、阿里生态塑造成价格透明、服务透明和正品配件的品牌形象,将分散在各个城市的品牌门店整合成为汽车服务联盟。

 

相比之下,滴滴在后市场也早有打算,去年年底,滴滴车主俱乐部的开启为其布局线下体系打响了第一枪。其规模和面积比普通4S店略大,车主不仅可以在这里办理账户、升级账户、申诉等,还能享受车辆维修、保养、保险等服务。

 

然而随着近日滴滴优步合并之后,滴滴在出行领域市场已无敌手。那么它就可以腾出更多的精力、物力、财力去更加快速的布局后市场,这个大蛋糕,也势必成为滴滴的下一个主战场。

 

▌优势各有千秋,谁将加冕为王?


在人和岛举办的“二八车势”线上活动中,众多行业人士针对二者的优势进行了分析。

 

大家一致觉得阿里和滴滴共同具有的基点优势,分别是:


1、现有的渠道优势;

2、客户资源优势;

3、资金优势;

4、品牌优势。

 

此外,二者也各有千秋。

 

首先拿阿里来说,有观点认为它的资源整合能力以及渠道下沉的能力是更强的。从客户资源方面来看,滴滴的车主和使用客户在三四线,甚至五线城市是非常少的,与阿里的用户对比的反差很大,所以在渠道下沉上,滴滴很难做到在各个城市遍地开花。反观阿里,倒是可以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在三四五线城市同样适用。

 

然而滴滴方面独有的最大优势,就是它具备直接的客户生成能力,还有其客户的粘性非常高。滴滴出行领域的车主目前将近1000万左右,就车辆的使用的情况来说滴滴也是一清二楚,庞大的数据系统确实可以让滴滴可以更加精准的把握客户的需求。再者说,车主与滴滴的关系本来也是雇佣关系,二者相互获利,所以他们的粘性肯定是非常高的。有老总戏称:“以前滴滴给车主现金补贴,之后给发保养补贴就可以了!”

 

“二者有其各自的优势,滴滴有的、阿里没有;阿里有的、滴滴没有,毕竟市场容量摆在那里。就要看如何获取客户的信任与自身的服务了,还有就是看谁的速度更快、更准、更有效”。

 

总之,优势上阿里和滴滴各有千秋,谁能最终加冕为王,还要看市场的发展以及自身的执行才是。

 

▌鲶鱼?毒药?究竟是兴奋剂还是安乐死?

 

市场规模如此大,不仅让无数O2O企业兴起,也让很多传统线下店疯狂的开设。而且由于汽车后市场从业门槛较低的特性,导致了行业产能严重的过剩。可能随便一个修理技师拿一些资金就会开一个修理厂,所以这也加剧了行业的竞争。


阿里、滴滴两大巨头的进入,会不会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加速行业的洗牌速度,对于传统养护店来说,是鲶鱼?还是毒药?

 

有观点认为:阿里、滴滴两大巨头的进入,对传统的后市场门店确实会形成强有力的威胁,但是对整个后市场服务品质的提高则有积极的作用。所以,从整个行业来看的话,好处还是大于坏处的,可以提升市场的服务效率。


#观点一#


“个人认为,阿里也好滴滴也罢,它们的进入最大的受益者将是路边的小店。真正受到威胁的,是那些规模大知名的品牌化快修连锁,初具规模的路边店完全可以倒向二者的阵营,成为它们的线下店,这样一来无论是品牌优势还是运营模式上的优势都会成为路边店的助力。总结一下,有规模的不愿意寄人篱下,就会被消灭;顺势者借机发展,利润更高。”


#观点二#

 

“与其说阿里滴滴与传统门店之间的竞争,不如说是和汽车品牌厂家之间的竞争”。


#观点三#


“互联网模式会抢部分的技术含量低的后市场,对技术门槛高的服务依然憾动不了4S店”。


#观点四#

 

“这些商业竞争形态追求的本质无非就是获取客户的来源成本以及留住客户的能力,厂家前期为了遏制4S店经销商的发展所采取的措施,到现在成了他快速切入后市场服务障碍。解决了利益分配问题与发展同向性问题后,就会快速实现市场份额的扩充与占领,关键看谁的动作快,谁的诚意足!阿里和滴滴只要把信用建立和巩固起来,品牌自然就形成了。这一步很关键,对它们来说也不难,但是需要耐心”。

 

【小结】


无疑,阿里和滴滴进入后市场的时机是非常成熟的,2015年市场寒冬过后,市场上的乱象也逐渐肃清,清晰的格局下巨头的进入,带给整个行业的不是“潭底的泥沙“,反而是效率的提升,这样来说,是给了市场一支兴奋剂。


然而巨头的进入肯定还会加快市场的洗牌以及资源的重组,机遇亦是挑战,路边店和品牌连锁也许会有不同的命运,但是面对的方法永远都是一样的。如果你认同阿里和滴滴的战略布局,加盟或许是一个机会,如果你认为他们只是一个笑话,那就置之不理,不论怎样,扎实自身,练好内功,都会成为他们拓展市场一块石!


阿里和滴滴在汽车售后领域的布局究竟能成功么?又将给汽车后市场现有玩家带来什么影响?


各位看官请投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康众的“摊子”这么大,稳不稳?
“不识妻美” 能识汽车后市场美吗?
汽车直租市场TOP5初显,洗牌在即?后患无穷
​我的门店系统能集客?——这可能是个伪命题!
上汽通用要打造“阿里式”产业链?车工坊布局社区意欲何为?
独家视频专访时长春:车大大扎实铺设三级体系,贯穿客户一站式服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