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JT叔叔伤寒论慢慢教视频13-104(5)
桂林本伤寒论14.70 金匮要略5-5
14.70 肥盛之人,脉涩小,短气,自汗出,历节疼,不可屈伸,此皆饮酒汗出当风所致也。
5-5 跌阳脉浮而滑,滑则谷气实,浮则汗自出。
解释:这两条结合起来看,平时吃的太营养的人,胃脉又浮又滑,有实热,说明营养没办法代谢,浮脉说明有表邪进来,而人体本身又虚,脉跳动不流利,容易喘,容易出汗,出汗后容易受风,这种体质非常容易得痛风。


桂林本伤寒论14.71
诸肢节疼痛,身体赢瘦,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者,桂枝芍药知母甘草汤主之。
桂枝芍药知母甘草汤方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知母二两 甘草二两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解释:桂枝芍药知母汤可以治疗各种类型的关节不舒服,可以祛风除寒,治疗阴实化热的发炎都很有效。

比如说关节变形、手脚关节肿出一坨东西,或者是强直性脊柱炎的这种阴实化热,又有增生又有发炎的情况,吃了也会舒服一些,这种甚至可以长期吃三个月,可以当保养药吃。

用方
宋本《伤寒论》的用方是麻黄加术汤加桂枝附子汤加甘草附子汤的一个总方的结构再加防风、知母。

桂林本《伤寒论》的用方就是简单的桂枝,芍药,甘草,知母几味药。

这两个方其实都很好用,甚至都可以当保养药吃,具体可以根据病人病情的不同来辩证。

桂枝芍药知母汤vs乌头汤
这两个方的不同在于乌头汤治疗痛到关节动一下都不行的痛风,而桂枝芍药知母汤证的患者痛点不在关节上。

倪海夏曾经用乌头汤治好过关节变形的一位老太太。乌头汤更多地指向厥阴经,肝主筋,软骨连着筋,所以乌头汤比较能处理这一部分。PS,薏苡仁也对筋有作用。

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红肿热痛比较好,知母可以消炎,红肿热痛消失以后再用大黄蛰虫丸化瘀,吃久了之后如果有点虚,可以用黄芪五物汤来补虚,需提高免疫力。


桂林本伤寒论14.72
病历节,疼痛,不可屈伸,脉沉弱者,乌头麻黄黄芪芍药甘草汤主之。
乌头麻黄黄芪芍药甘草汤方
乌头五枚(切) 麻黄三两 黄芪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三两
右五味,先以蜜二升煮乌头,取一升,去滓,别以水三升煮四味,取一升,去滓,纳蜜再煮一二沸,服七合,不知尽服之。
解释:乌头麻黄是破阴实;黄芪芍药的结构,有点像治疗黄汗的思路,另外黄芪用到三两的作用就是在填补腠理了。因为病到这个程度差不多就是有阴实并且体弱了,需要破阴实加补腠理同时治疗。

要注意的点是乌头要用蜂蜜来煮降低毒性。

推扩治法
可以治疗脚走不动路的风寒湿痹或者急性肠梗阻,寒证月经痛,寒疝,阴疽,脱疽,委中毒(委中穴肿起来,颜色黑紫,这个是血分之毒,是因为人体质太寒)。

甚至是非常严重的硬皮病,因为体质太寒,变成气血都走不通了,可以用乌头汤搭配大黄蛰虫丸破阴实行气血。

冥眩及中毒反应
冥眩:吃完药以后出身体上出黏汗。
中毒:脉搏少跳,心律不齐。
解毒方法:120克的真蜂蜜兑水喝。

补充
《千金方》防己汤:治疗一种痛风是特别剧痛,而且又有水肿的时候非常有效。
防己汤
防己茯苓白术、桂心、生姜各四两,乌头七枚,人参二两,甘草三两
煮法:一碗醋,加十碗水,煮成三碗半,分四次喝。还是有点黄汗的煮法感觉。

桂林本伤寒论14.73
病历节,疼痛,两足肿,大小便不利,脉沉紧者,甘草麻黄汤主之;脉沉而细数者,越婶加白术汤主之。(二方俱见前)
解释:和水肿用方一样哦,所以黄汗、水肿、历节的治法不分家,原理很相似。

主证是痛、肿以及大小便不利,说明身体有寒气凝结的状态,因为两个脉都沉,要把邪气推出去是要比较大的力道的,所以需要用重麻黄剂。

甘草麻黄汤是用来发汗排毒,可以把血管里面堆积的脏东西都发出来。

越婢加术汤是发汗清热,因为脉沉而细数说明有热,发炎。

每天学一点《伤寒论》,临床思维进步一点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引用】我是如何爱上中医的 源于痛风 + 病虽愈,理未明
倪海厦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转] 痹证 方药归集!!
乌头汤,桂枝芍药知母汤方解
小张医生经方方剂归纳3
金匮要略18(风湿类风湿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