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常用知识72.神州文武两赤壁
    
常用知识72.神州文武两赤壁

 

      文赤壁-东坡赤壁(黄州赤壁)

      北宋元丰年间,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而贬谪至黄州。此后,苏东坡免不了要用文学作品来表达和排遣苦闷的心情。于是,《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和两篇《赤壁赋》成就了今天位于长江之滨的黄州城汉川门外西北隅的“文赤壁”(亦称“东坡赤壁”),与蒲圻的“武赤壁”竞相媲美。

      “文赤壁”名扬天下,此地便一直被人们误认为是“三国周郎赤壁”,直到清康熙末年才正式改名为“东坡赤壁”。人们习惯也把赤壁大战的古战场称“武赤壁”,因苏东坡诗文而名扬天下的赤壁称“文赤壁”。

      文赤壁,虽然不是历史上赤壁之战的古战场,但细想起来,其实苏东坡在这里也打了一场赤壁之战。不过,他打的是一场“文战”,对手是那些围攻他、诬陷他的政敌。他的态度是超拔的,不屑于去同对手打那些是是非非的笔墨官司。他没有打黄盖,没有借东风,也没有草船借箭,只是借了几分酒力,信笔纵情写华章。这场赤壁“文战”的结果,苏东坡大获全胜,以其三篇不朽之作流传千古。

      东坡赤壁的楼阁始建于西晋初年,距今约一千七百余年,后多次重建,现有面积五百余亩。建筑物计有二堂(二赋堂、雪堂),三楼(栖霞楼,涵晖楼,挹爽楼),二阁(碑阁,留仙阁),一斋(慨然斋),一像(东坡塑像),一峰(剪刀峰),九亭(放龟亭,睡仙亭,坡仙亭,酹江亭,问鹤亭,快哉亭,览胜亭,望江亭,羽化亭)。其中二赋堂内有一块大木壁,正反面刻著前、後《赤壁赋》全文;留仙阁有一幅苏东坡游赤壁全图;碑阁内有百馀块石碑,刻满苏东坡的书法。处处是东坡居士的墨宝诗词,令人不由遥想这位千古风流人物当年的雄姿英发!

      东坡赤壁古建筑依山就势,古朴典雅,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赤壁碑刻,闻名全国,有历代名人书画碑刻近三百块,其中苏轼书画碑刻一百余块,居全国苏书碑刻之冠。

 

      武赤壁-周郎赤壁(三国赤壁古战场)

      武赤壁(也称周郎赤壁,是当年赤壁之战发生的地方,战争过后的遗址也成为了今天的三国赤壁古战场)位于蒲圻县(现更名为赤壁市)境。乘船顺长江而下,闯三峡,过宜昌,至千里江陵,便见南岸一山飞峙江心,宛如一把出鞘的利剑直指江北乌林。将近山崖,褐色的石劈上,一米见方的大字"赤壁"赫然入目。这里就是三国时期有名的赤壁之战厮杀的疆场。

        东汉建安十三年(元二○八年),曹操率二十几万大军南下,连克新野、襄阳数城,从江陵顺江东下,与逆江西上的孙权、刘备五万联军初战于赤壁。曹军失利,退回江北,屯兵乌林(今洪湖县乌林公社),与孙、刘隔江相峙。后孙刘联军巧用火攻,乘东南风大起,向曹营举火,火船借助风势,直冲曹军水寨。曹军船只一时尽燃,岸上营落,火逐风飞,烈焰冲天,一片火海,把南岸崖壁照得一派通红,赤壁也因此得名。孙刘联军乘势进攻,曹操领余部经华容小道(今鉴别县西北)向江陵败走,从而奠定了魏、蜀、吴三分天下的局面。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赤壁大战。

      赤壁大战的张天烈火早已熄减,但那赤色的悬崖绝垄,不尽的滔滔大江,大战时的处处阵迹,赞美赤壁的碑刻和诗篇,却一直吸引着无数的金甲武将,文人墨客。 赤壁山险峻而又雄伟,临江是拔空昂立的崖头,犹如战马扬蹄,踏破万顷烟波,奋然北驰。石壁西侧镌刻着的"赤壁"二字,相传为东吴大将周瑜所书,因是巨手神笔,力盖千钧,字迹竟透过石崖到了山后,映出了反体的"赤壁"二字。

      三国赤壁古战场,赤壁之战发生地,现位于湖北省赤壁市西北长江之滨的南岸(位于长江中游南岸,北依武汉,南临岳阳)是我国古代"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七大战役中唯一尚存原貌的古战场。现为赤壁景区,是国家4A级景区,其主要景观有:赤壁摩崖石刻、周瑜塑像、拜风台、凤雏庵、翼江亭、赤壁大战陈列馆、赤壁碑廊、千年银杏、三国雕塑园等数十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轼犯了次小糊涂,写了首千古名词,后人将错就错,成就风景名胜
湖北 赤壁市 赤壁古战场
PF198 东坡赤壁
《前后赤壁赋》天下闻名,东坡居士夜游的赤壁并非三国古战场
苏轼怀古怀错了地方,却成就了一处地理
东坡赤壁?黄州赤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