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0.2 雅集 | 雅集的承载之地

三联中读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叶放。上一节中,我们介绍了西园雅集和雅集的朋友圈。这一节中,我们来说说园林文化和雅集有着什么样的联系。

园林与雅集的关联

既然是以雅为追寻,那么以雅为灵魂的园林成为雅集最和谐的场所也就自然而然了。中国历史上每一个精彩的雅集,几乎都是在山水清嘉的郊野或以山水清嘉为营造的园林来完成。园林,从形成起就是中国文化的理想载体,雅集,从发生始就以山水园林作为理想的承载场所。

园林诗文,园林书画,造就了雅情怀雅事物的典型情境,可以说,一座园林的空间意象对雅集趣味的形成至关重要。

西晋金谷雅集以石崇的私家别墅金谷园为场所,在当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因引金谷水贯注园中,故名“金谷园”,园随地势高低而筑台凿池,方圆几十里内,楼榭亭阁,高下错落,金谷水萦绕穿流其间水声潺潺,鱼跃荷塘,鸟鸣幽树,池沼碧波与密林修竹交辉掩映。园内筑百丈高的崇绮楼,可“极目南天”,里面装饰以珍珠、玛瑙、琥珀、犀角、象牙,可谓穷奢极丽。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载该园“清泉茂树,众果竹柏,药草蔽翳”,堪称当时最美的花园。

东晋兰亭雅集则以公共园林兰亭为场所,在当今浙江省绍兴城西南兰渚山下会稽山阴之兰亭,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说“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并说在这样的环境聚会,“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由此看出,作为公共园林的会稽山阴之兰亭,不只是修禊之事的佳处,也是雅集聚会的胜地。

而北宋的西园雅集,则以王诜的私家宅第西园为场所,在当今河南省开封市解放大道北段河大附中大门附近。所称西园之名的由来,完全可能出于唐宋时盛行对魏晋时“西园高会”的追慕,也就是在皇家宫苑西园中登高赋诗的游娱雅兴。曹操之子曹丕的《芙蓉池作诗》中说:“乘辇夜行游,逍遥步西园。”曹丕继承其父之志,亦常在西园与文人才子雅集:“文帝每以月夜,集文人才子,共游于西园。”次子曹植在《公谚诗》中说:“公子敬爱客,终宴不知疲。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

▲ 丁观鹏 《摹仇英西园雅集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至于所谓的“西园意象”,也就是形容花团锦簇的园林。南宋辛弃疾《汉宫春·立春》中有句说道:“料今宵,梦到西园。”另外“西园夜饮鸣笳,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叹西园已是,花深无地,东风何事又恶。”“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海棠梦在,相思过西园,秋千红影。”“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但数点红英,犹识西园凄婉”,等等,充满对西园的眷念。因此北宋时,名为西园的地方并不少。

由于驸马的身份,王诜宅第园林在营造时还得到了帝王的祝福,据《全宋文》记载,宋神宗为蜀国公主建宅上梁的赐语说:“邑赐兰陵,园开沁水。维梁斯构,我室用成。甫冀明灵,永绥福祉。”而《宋会要辑稿》则记载说:“凡主第,皆遣八作工案图造赐,有园林之胜。又引金明涨池,其制度皆高。”也就是将金明池之水引入公主宅第园林的池塘。苏轼在《作书寄王晋卿忽忆前年寒食北城之游走笔为此》的诗中说:“王孙出游乐忘归,门前骢马紫金鞿。吹笙帐底烟霏霏,行人举头谁敢睎。”可见王诜驸马生活的品格与情调。对于西园的园林之胜,诗人李之仪在《晚过王晋卿第移坐池上松杪凌霄烂开》诗中说:“清风习习醒毛骨,华屋高明占城北。胡床偶伴庾江州,万盖摇香俯澄碧。阴森老树藤千尺,刻桷雕楹初未识。忽传绣障半天来,举头不是人间色。方疑绚塔灯照耀,更觉丽天星的历。此时遥望若神仙,结绮临春犹可忆。徘徊欲去辄不忍,百种形容空叹息。乱点金钿翠被张,主人此况真难得。”可见其池沼之清澈,花木之秀茂,建筑之精美,陈设之富丽。

宅第之东则筑有一堂,名曰“宝绘”,专藏古今法书名画,苏轼在为其作《宝绘堂记》中说:“驸马都尉王君晋卿虽在戚里,而其被服礼义,学问诗书,常与寒士角。平居攘去膏粱,屏远声色,而从事于书画,作宝绘堂于私第之东,以蓄其所有,而求文以为记。恐其不幸而类吾少时之所好,故以是告之,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苏辙则在《王诜都尉宝绘堂词》中说:“侯家玉食绣罗裳,弹丝吹竹喧洞房。哀歌妙舞奉清觞,白日一醉万事忘。”描绘了宝绘堂的富丽雅致、典藏丰富以及高朋满座的热闹场面。

▲丁观鹏 《摹仇英西园雅集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作为常在西园雅集,又作为朋友圈中心人物的苏轼,自然对西园是感受至深的,所以东坡的诗文中常出现这个让人留恋地方,就像《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中所说:“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而传米芾的《西园雅集图记》中则说出了一众文人的赞叹:“水石潺湲,风竹相吞,炉烟方袅,草木自馨。人间清旷之乐,不过如此。嗟乎!汹涌于名利之域而不知退者,岂易得此哉?”

雅集对园林的要求

那么,为何园林可以成为雅集的理想场所,或者说怎样的园林才可以成为雅集的理想场所呢。其一,诗画自然的环境,假山真水,洞天桃源,奇花怪石,珍禽异草,以造化为怡乐而寄情林泉。其二,独成天地的状态,庄园别墅,华屋精舍,山房水村,厅堂庭院,与尘世相隔离而别有体系。其三,逸致生活的配置,琴棋书画,茶酒香花,渔樵耕读,吃喝玩乐,用游艺作装备而一应俱全。几乎可以说中国园林文化的历史的发展见证了雅集场所与景象的演变。

有了魏晋时的竹林七贤,也有了唐朝时的香山九老,有了西晋时金谷雅集引金谷水入园,也有了东晋时兰亭雅集顺会稽山阴曲溪水流觞,又有了宋朝时西园雅集引金明池水入园,山水始终是雅集场景的必须,而对水的运用,无意中则象征了雅集人文的源远流长。

受西园雅集的影响,元末时有了“玉山雅集”,江南名士顾瑛与诗人曲家杨维桢,召集书画家黄公望、倪瓒、王蒙及张渥、王冕等,在自家宅第园林玉山草堂雅集聚会,张渥以李公麟法作《玉山雅集图》,杨维桢为记说:“称美于世者,仅山阴之兰亭,洛阳之西园耳,金谷龙山而次弗论也。然而兰亭过于清则隘,西园过于华而靡也,若今玉山之集非欤。”将玉山雅集与王羲之的“兰亭雅集”和王诜的“西园雅集”相提并论,推崇和赞美之意溢于言表。

同样受西园雅集以及兰亭雅集的影响,明朝时则有了“杏园雅集”,礼部侍郎兼兵部尚书兼大学士杨士奇,召集以江西籍文官同乡为主的阁臣们,在内阁首辅杨荣的宅第园林杏园雅集聚会,宫廷画家谢环受邀参加雅集并作《杏园雅集图》,诸位雅集嘉宾以及画家自己均有描绘,同时包括杏园景观和聚会家具以及游乐具、炊饮具等也都被纳入画卷之中,杨荣则作《杏园雅集图后序》说:“正统二年丁巳,春三月朔,适休暇之晨,馆阁诸公过予,因延于所居之杏园,永嘉谢君庭循旅寓伊迩,亦适来会。时春景澄明,惠风和畅,花卉竞秀,芳香袭人,觞酌序行,琴咏间作,群情萧散,衎然以乐。”

▲谢环 《杏园雅集图卷》 局部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园林建造引发的赏石审美

作为中国园林转折与成熟时期的宋朝,从宋徽宗的艮岳开始了以土石结合的迭石成山和磊石造山,而唐朝白居易“太湖石记”启发对石的审美,到了宋朝时,随着北宋米芾的“漏、透、瘦、皱”,“以石为兄”和“以石为丈”,徽宗赵佶的“祥龙石图卷”,南宋杜绾的《云林石谱》,已然形成了一系列对奇峰怪石的欣赏道法。园林营造也好,雅集活动也罢,赏石的事物成为了文人审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于是,因由雅集也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园林意象,像“桃花溪”、像“流杯亭”等。随着中国园林逐渐由艺术的成熟进入营造的繁荣,作为园林雅集的特定场所,也几乎成为了造园活动的必备述求。

好的,园林艺术和雅集的关系就先说到这里。下一节中,我们一起来谈谈,在今天我们还可以复刻一场宋朝雅集吗?谢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兰亭序解密》02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阅读答案
琴箫合奏《修禊吟》仰望碧天际,俯瞰渌水滨
东晋王羲之召集名士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举办雅集并写下《兰亭集序》
王羲之《兰亭集序》解密之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