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色旅游当前的四大挑战及未来创新发展模式

  导语

  发展红色旅游,10余年来,中央财政出了90亿元人民币,建设了249家红色经典景区。创造了一批包括延安颂、延安保卫战、红歌汇,一系列的经典文化作品。吸纳了122万人直接参与红色旅游的就业,创造了1985亿元的总收入,红色旅游的发展对地方经济、老百姓生活的改善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然而,在新形势下,红色旅游的发展受到形式单一、时代融合性差;不接地气、主题不鲜明、同质性差等发展的制约,存在一系列的挑战,而如何在新形势下坚持红色旅游创新,探索未来的发展模式,是当前红色旅游不可绕过的一个话题。

  什么是红色旅游?搜索


  红色旅游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传承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通过红色旅游让人们重温激情岁月,感受祖国变化,激励人们发扬光荣革命传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发我们振兴民族、建设祖国的热情,更使人们深刻理解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也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拥护共产党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

  开发红色旅游面临的挑战和创新模式

  第一,如何吸引更多的年轻人介入、参与进来的挑战

  目前红色旅游在吸引年轻人参与度上,遇到很大的挑战,纵观国内红色旅游的发展,存在几个问题:

  1形式过于单一,与时代融合性差

  较少挖掘红色旅游的普适性价值,如何与现代精神文化价值的融合,而多数集中于对于革命价值的挖掘,与现实缺少交集。同时枯燥、乏味,互动性和体验性差。


  2过于政治化,有距离感,不接地气

  目前红色旅游大多还是国家和地区从精神层而的指导工具,并没有真正的成为一种旅游产品,融入人们的旅游需求。所以,作为游客常常都会和景区有距离感,让人总感觉飘着不接地气。


  解决方案

  设计和开发具有时尚感、科技感和现代感的红色旅游产品,增强红色旅游吸引力。

  创新发展红色旅游就是要将更多青少年吸引过来,通过设计开发具有时尚感、科技感和现代感的红色旅游产品,增强红色旅游吸引力。

  很多地方已经做了积极尝试,井冈山斗争全景画声光电演示馆将传统水墨画、红色革命历史以及科技元素相融合,创造了“六个第一”;



  永新县创新性地以“串点成线”模式打造“红色记忆”景观带,通过利用废弃的渡槽、荒芜的护坡等,精心打造了一条以景观小节点展现永新历史大事件的“红色记忆”景观带,游客在行车路上即可感受红色文化气息;


  韶山太空农场将红色文化与农业观光有效融合,建造了国内首个红色文化辣椒馆——江山多椒馆等。


  结合时代的变化和人们的需求,把传统红色文化与现代具有科技感时尚感的元素结合起来,创造更具有吸引力的新型红色旅游产品和旅游路线,将会是未来打造红色旅游亮点的一种方式。

  第二,红色旅游价值观的挑战,它的价值如何演说的问题

  红色旅游传承的是红色精神。红色精神就是中国人民向往美好社会、追求美好生活的不屈不挠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开拓进取精神等,这些具有世界遗产意义的红色精神,反映了各个时期中国人民对美好社会向往、追求的足迹,并形成了实现美好社会的不竭精神动力。


  然而,单一化的精神阐释和讲述(如单纯的雷锋精神,牺牲和奉献等)在新形势下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的精神追求,所以开发多层次,从游客需求层面来渗透红色旅游文化势在必行。

  探索符合大众偏好的精神

  红色精神也体现了“自由、爱国、奋斗、信仰”等人类价值,契合大众的消费胃口和偏好,市场涵盖面广。从这个角度来讲,红色旅游价值观可以从多个层面和角度去讲诉。


  从游客需求层面重视红色旅游文化渗透

  主题性:以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经典题材作为鲜明的“故事”主题。

  形式多样,重视体验感:重视展览和游览的方式,从“历史现场感”和“体验震撼性”来引起游客内心世界的精神共鸣。

  第三,红色旅游可持续性的挑战


  面临问题:

  1周边环境缺乏有效支撑和依托

  对于革命历史遗迹的保护不力,资源浪费严重,同时主体周边的环境往往配套建设不完善,难以开展好旅游。

  2特色不鲜明,主题口号千篇一律

  多数特色不鲜明,缺乏主线,旅游口号大都如红色摇篮,红色圣地、红色故乡等,表现形式也大多相同,同质化严重。


  3攀比之风盛行,贪大求全

  仅博物馆这一种形式,各地都有,且规模越来越大,并且与原历史文化脱节,偏离了红色旅游真正发展的意义。

  红色旅游景区建设上要避免追求大规模、高标准,毕竟它的亮点是其本身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承载的革命精神,而不是规模和形式。

  解决方案

  1从单个红色景区开发模式向旅游目的地综合开发转变

  创新发展红色旅游,如何让红色旅游可持续性地发展,需要注重从单个红色景区开发向旅游目的地综合开发转变,推动门票经济向综合经济转型升级。

  当前,国家正在大力倡导红色景区、景点免费开放,这在短期内会减少地方的财政收入,但是长期看能够倒逼旅游目的地从门票经济向综合经济转变。


  应该切实改变传统的单个景区孤立开发的局面,形成以旅游目的地开发为引导的旅游综合开发模式。在目的地红色旅游氛围营造、景观大道建设、观光休闲度假等多种旅游形式接待设施完善等方面大胆探索。

  2红色旅游产品和路线的创新

  创新发展红色旅游就是要注重从传统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向兼顾非传统红色旅游资源开发转变。当前,各地纷纷利用传统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了伟人故居、铜像广场、博物馆等红色旅游“老三样”产品,这些产品虽然短期内产生了良好的综合效益,但是也存在体验性和参与性不足、展示形式单一等问题。


  未来在挖掘传统旅游资源基础上,需要把握好旅游产业发展规律,积极挖掘非传统旅游资源,比如,开发挖掘好韶山的毛泽东图书馆,使图书馆成为游客学习毛主席推荐书目的场所,开发各地菜系博物馆,形成餐饮产业聚集区,开发自行车赛道、群众马拉松等体育旅游,开发养生旅游、老年旅游、研学旅游,扩展红色旅游融合的范围和深度。

  3市场促销多元化

  加强宣传促销,用促销手段的多元化方式让消费者了解红色旅游。包括在红色旅游主题下和绿色旅游、蓝色产品的结合。用市场运作去开发市场。

  第四,红色旅游国际化所面临的挑战

  红色旅游国际化的重要性

  首先,红色旅游不仅仅是简单的旅游资源,它既有当地的民俗风情和自然景观等旅游元素,又是革命历史的真实写照,是中国人民在革命斗争和建设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对众多海外游客来讲,它更具审美上的“陌生化”,有着独特的吸引力和市场开发潜力。


  更重要的是,红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文化成果的一部分,红色旅游走向世界,对于向国际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国声音,有重要现实意义。因此,红色旅游在景区的发展和产品的打造中,不仅要考虑国内游客,也应进一步重视海外游客。

  解决方案

  1讲故事,讲好故事

  红色旅游走向国际化应该学会更好地“讲故事”。偏于思想说教、更重功绩展示,是我们一些红色旅游点产品的薄弱环节,在面对游客、尤其是海外游客时,此类产品的吸引效果往往有限。澳大利亚战争纪念馆的女兵之所以吸引人,把故事讲好很重要。

  2红色旅游 特色旅游产品组合

  同时,让红色旅游吸引更多入境游客,还应注意与其他类型旅游产品“联手”。福建古田会议旧址群和长汀红色旧址群等红色旅游景点每年都吸引了大量外国游客,其中一个原因是附近的永定客家土楼成功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红色旅游与民俗旅游联合打造,共同拓展旅游客源市场。


  3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湘潭曾举行以“发展红色旅游,促进中俄旅游交流”为主题的中俄红色旅游合作交流系列活动。发布了10条精品红色旅游线路,签署系列旅游合作协议等,推进双方红色旅游的发展。

  红色旅游是中国旅游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的发展弘扬了中国的民族精神,是一条将精神财富转化为社会财富,最终造福于社会的良性循环之路。

  创新地开发红色旅游资源,结合时代潮流打造具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和精神内涵的红色旅游产品,是现阶段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推进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用好红色旅游资源
红色村庄的小康之路
红色景区建设要突出红色文化
2021年中国红色旅游行业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青少年成为旅游主力客群【组图】
旅游规划| 红色旅游业对地方旅游产业发展有哪些积极影响?
红色旅游:如何挖掘红色基因的文化内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