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通书院
    南通书院明清两朝南通的书院也有发展,旧志记载宋朝南通只有两所书院,即通州的紫薇书院和如皋县的万竹书院。明朝南通的书院增至12所,其中通州有六所:正德八年(1513)举人顾磐在西门外铁钱河畔建铁渠书院;嘉靖七年(1528)通州判官史立模在东门外龙津桥建崇川书院;嘉靖十六年(1539)通州同知舒缨建通川书院,舒缨进士出身,曾任刑部主事,他被谪到通州,挑选优秀的生员至通州书院,亲自教授;万历四年(1576)通州知州林云程在狼山建五山书院;万历二十四年(1596)州人陈大乾在东濠建一书院,其名已佚。通州的这五所书院存在的时间都不长,时间长久的是嘉靖二十七年(1548)巡盐御史陈其学在石港场兴建的忠孝书院,清康熙三年(1664)改名为文正书院,书院一直办到清末改为新的小学校才停办。清朝通州新建的书院,有乾隆十二年(1747)知州董权文始建的紫琅书院,同治七年(1868)知州梁悦馨在四甲镇建的东渐书院,此外吕四场有鹤城书院和东瀛书院,余西镇有精进书院,这些书院的教学活动很少留下记载,从清光绪朝南通有许多士子(其中有后来通州高等小学校和公立中学的第一位国文首席教师达李,在辛亥滦州起义中任参谋长的白雅雨烈士,任中国第一个博物馆馆长的孙钺,为之江大学教授的徐昂等)到江阴南菁书院攻读来看,通州书院的办学成就也属平平,而且和全国的书院一道,无一能在新学兴起的大潮中保存下来,如同冬虫夏草,它们的躯体营养了新办的学校,如紫琅书院改建为通州公立高等小学校,东渐书院改建为通州第三高等小学校。

吴昌硕及其弟子李苦李、王个簃

南通教育的发展(一)

南通的藏书家和收藏家(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凤林书院,河州大猛人的摇篮
从成陆到如今,这是属于南通的上下五千年
南通平潮钱氏
“民智兮国牢”——张謇与中国近代校歌
民智兮国牢:张謇与南通近代校歌
南通地名:山门巷、富贵巷、唐闸、狼山七房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