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荣说酒:这浅薄如水的人生,原来是未经发酵啊……

这是周山荣公众号的第985篇原创文章

我读书少,不骗你:

我对苏东坡的认识,来自那阙《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读书再少,我也知道苏东坡这厮,是个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吃货,没有之一。

有一年去成都,途经他的家乡,一时兴起,在眉山的夜市上转圈专找东坡肉。

果然薄皮嫩肉色泽红亮,酥烂香糯肥而不腻。比美味更符合我等小民猜想的,是这富人才吃得起的『大鱼大肉』,似乎被苏东坡美化了,哪里比得上我的老家仁怀乡间酒席上的刀尖肉呢?

读了《在故宫寻找苏东坡》和《苏东坡传》,我又发现:苏东坡这厮不仅是个吃货,居然还是一个酿酒大师。

不必说苏东坡作品里,『酒』字是出现的最为频繁的关键字之一。

有人统计,《东坡全集》中『酒』字一共出现了924次,《东坡词》300余首,其中出现了『酒』字80次。何况在一些作品中,并不以『酒』字直接入文。

也不必说苏东坡笔下的酒,如何助兴消遣,抒郁感怀。

虽然比不上苏东坡年轻时的『凤翔府签判』(相当于地级市委常委、秘书长),但我好歹『文联行走』过,懂得酒于年轻时的他不过是『道具』罢了。

我的专业是说酒。苏东坡,却是个如假包换的、能酿酒的酿酒大师。

比如,黄州『州酿既少,官酤又恶而贵』,这让闹酒虫的苏东坡有些惆怅。

幸好有位西蜀道士杨世昌,善作蜜酒,来到黄州时传给苏东坡酿酒的方子。东坡照着方子,在黄州兴致勃勃地酿起酒来。

这个『州酿』,与中国酒政息息相关。宋代对酒实行专卖制,其中又分为曲专卖和酒专卖两个部分。

所谓『州酿』,就是在各个州的城内,采用官酿的办法,不征税收。在县镇乡间,准许民酿、销售,但要征课酒税。

这个办法是宋代酒政的一大创造。州酿由『国企』控制,其情形与今天的政策有异曲同工之妙。

对苏东坡来说,国企酿的酒太少,他这个挂着『黄州团练副使』的副处级干部、准农民,八成买不起,也买不到的,只好打『官酤』的主意。

官酤就是私家酒。有宋一代,私家酒店无酿酒权,要从官监酒务批发酒零售,成为官酒务的『脚店』和『拍户』。

但这样的酒入不了苏东坡的法眼,所以才说它『又恶而贵』。

夏季炎热,酒瓮里才发酵一天的酒,就像鱼一样开始『吐沫』;第二天,开始清澈光亮;到了第三天,一开酒瓮,就酒香四溢,苏东坡为此作了首《蜜酒歌》。

苏东坡用杨道士的配方酿蜜酒,好像是以蜜糖为原料。相较不易得且『恶贵』的黄酒,蜜酒当然简便易行——古人获得蜜糖不易,但获得酒精更不易。

事实上,含糖农作物通过一定的方法,在环境其实是微生物的加持下,经过一定时间的物理化学变化形成乙醇,就是酒。

东坡蜜酒,在他笔下出神入化,惊为天物。但这酒究竟有多香,都是苏东坡自己说的。

据叶梦得《避暑录话》记载,喝了东坡蜜酒,居然拉肚子。如此看来,哪怕是直接用蜜糖酿酒也非易事——因为蜜糖水易腐败变质。

有人曾问苏东坡的两个儿子苏迈、苏过,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到底是酿酒秘方有问题,还是酿造工艺有问题?

两位公子抚掌大笑,说,其实他们的父亲在黄州仅仅酿过一次蜜酒,后来再也没有尝试过。原因是那次酿出来的酒,味道跟屠苏药酒差不多,不仅不甜蜜,反而有点苦。

牛人对自己做的事情,不光美化一下就完了,还给自己找了充足的理由。

在《饮酒说》中,苏东坡解释说,这酒是给自己酿的,能符合我的审酒取向就好,至于客人喜欢不喜欢,又关我什么事呢?

嘴上虽然这么说,但酿蜜酒的失败经历,催生了一代酿酒大师:

在颖州,他酿天门冬酒;在定州,他酿松子酒;在惠州,为了除去瘴气他再酿桂酒;到了海南,他又开始酿天门冬酒。

苏东坡亲自酿酒,作为一代文豪,还记录下许多酿酒的原料、工艺等细节。

比如在岭南时,苏东坡发明了真一酒。原料十分简单,用米、麦、水即可,喝起来『三杯俨如侍君王』。

被贬到海南后,两位潮州友人请苏东坡喝他们酿的米酒,东坡为了表达谢意,写下了《稚酒赋》,记录了潮州的酿酒法。

苏东坡还写过一篇《东坡酒经》——早年,我曾专门找来读过,发现与我赖以谋生的白酒,毫无关系。

今人认为,白酒源自宋代,我是存疑的。倘若宋代就有了高度蒸馏酒,像苏东坡这样的旅行家、吃货、酿酒大师,不可能忍得住不写、不酿的。

难怪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称苏东坡为『造酒试验家』。

倘若史上再多两个像苏东坡这样的『造酒试验家』,那酒文化理论或将提前1000年——酒文化一词,是1980年代才由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提出来的。

酿酒的事,还是劳动人民更靠得住。这一点,想必苏东坡也有自知之明。

但是,他笔下的酒,就不是劳动人民能够HOT得住的了——我等劳动人民,也要有自知之明。

千年之后,黄酒式微,白酒登堂入室。70年前,上海、北京人餐桌上黄酒仍是主角。新朝鼎革后,白酒便工业化、全国化了。

白酒需要像苏东坡这样的酿酒大师。文化不自信,民族不强盛,白酒是走不出国门的。

苏东坡的一生,是『好吃好喝』(爱好的好)的一生。

说回东坡肉。那时的人,羊肉为上,牛肉次之,东坡『发明』东坡肉,好像与他吃不起羊牛肉有关。

这么看问题,东坡是创造,我等不过一吃货罢了。

这就好比我和东坡都好酒不善饮,但我是『酒跑跑』『周二两』,而东坡却是酿酒大师的原因所在。

中年读东坡,始知我这浅薄如水的人生,原来是未经发酵啊!

上文根据2022年5月31日『读书三人行·名企名酒行』《在故宫寻找苏东坡》讲义整理成稿。

特别鸣谢:

钓鱼台国宾酒(仁怀)体验馆


 酱酒水很深,消费投资要认真。
入手须谨慎,山荣说透不掉坑!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山荣说酒,和10万读者一起

洞察酱酒本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东坡:有道难行不如醉
[转载]论北宋时期的黄州酒业与苏东坡之酒趣中折射的人文思想
专栏|李开周:东坡酒经
苏东坡堪可称为酿酒大师
全能天才苏东坡不但是文曲星酿降临人间,原来还是一个“酒疯子”
蜜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