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法结构松散,怎样写紧?王羲之有个方法,效果好学得快!

结构散,很多同学知道是中宫不紧。

但是有个问题,中宫位置是变动的,不好找。

我们不断临帖去找一个字的中宫,

但是往往换个书法家的字帖,同样一个字的中宫位置,又变了。

这就难了。

所以说中宫的具体位置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往往画一个圈,这就是中宫位置。

其实你还会遇到一个问题。

即使有的书法家把中宫写得稍微松一点,它的结构也不会散。

所以很多同学学书法结构,反而觉得比学笔法还难。

总觉得像雾里看花一样,明白了好像又不明白。

结构理论用在这个字上适用,用在另一个字上又是相悖的。

比如米芾的字,很多结构理论用在他身上,不适用。

到底怎样学书法结构能够简单一些?

王羲之有个方法,比中宫法还简单!效果好学得快!

学书法结构其实我们的思维是被中宫法限制住了。

总觉得如果找不到一个字的中宫,这个字就不会写了。

王羲之的脑中就没有中宫概念,他是怎样想的?

王羲之在《笔阵图》中说,结构圆备如篆法。这就是王羲之的思维,也是他的学结构的方法。

篆书里有这么几种结构?

第一种,比较匀称的结构。线条间的布白比较均匀。这是基本结构。

我们写一般的字就可以直接用这种结构,不用去想什么中宫问题。

点画间的布白均匀,不管中宫在哪,结构也写不散。

书法主要用来表达内心的,你脑中忙着想中宫在哪,就成做字了。

第二种,上紧下松的结构。由于篆书是拉长写的。所以上部的线条安排比较密,下部的线条很松散。

你用中宫法去分析这种结构就很头疼,一会在上部偏左,一会在上部偏右,一会在中心,一会在中心偏左下……

迷糊了,到底中宫在哪?

其实这种结构很简单,就是安排好两个面,一个紧面,一个松面。紧面就会形成一个黑面,松面就会形成一个白面。

一紧一松,一黑一白,形成对比,这个字的结构就好看了。就这么简单。

一个字中,你能写出一紧一松两种结构,你不用找中宫位置在哪,中宫肯定是紧的,结构不会散。

第三种,参差的结构。有的同学水平比较高,就不会满足上面那两种比较规矩的结构,想有点变化。

这种参差的结构,可以学学大篆,比如石鼓文。点画安排可以上不齐平,或者下不齐平……

让结构出现参差状,出现天真烂漫的状态,这水平就厉害了。

你看王羲之的方法里,就不用考虑中宫在哪,但是写出来的结构中宫肯定是紧的。

如上图的篆书,你按照篆法来写,中宫就是紧的,根本不用去刻意安排中宫的位置。

只要按照篆法自然书写就行了,写出来就有中宫,而且中宫还是紧的。

结束语:

学书法,我喜欢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目的就是让大脑空闲下来,畅情地表达心。

写个字满脑子想的是,中宫在哪,估计写出的字表达不出你当时的心境。

这样的字即使中宫再准,也是失败的。

关于中宫这个概念是后期才有的,古代书法大家从没有按照这个理论来写字。

你按照王羲之“结构完备如篆法”,写出来的字的结构中宫就是紧的,没有必要提前去安排。

后人其实在不断地把书法理论复杂化。

所谓大道至简,所以书法的真东西,应该在古人手里,而不是在今人手里。

本文原创来源于作者的公众号:毛笔书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赵之谦篆书《说文叙》集字联,结构谨严,篆法精丽!
会写篆书就会写隶书, 会写隶书不一定能写楷书, 这是用笔法决定的
程风子:书法不好,印章也是刻不好的 | 走寻
王羲之谈书法入门:学篆书
初学书法,由楷书入门还是从篆书学起
书法大师—篆书—《篆法辨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