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轼最失意时外出散了散心,写出一首乐观旷达的青春之歌

苏轼,即苏东坡,北宋最著名的词人,所作之词多为豪放派风格,因其为人坦荡坦旷达,善于因缘自适。即便是他遭遇了人生中最黑暗的时刻——乌台诗案,他也能很快调节自己的情绪,随遇而安。

乌台诗案其实根本就是有人故意歪曲诬陷苏轼,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只因苏轼反对新法,而他在文坛地位太过耀眼,影响力太大,对新政的推行不利,便被诬陷贬职了。公元1080年二月,苏轼被贬到黄州,也就是现在的湖北黄冈市,任团练副使,一个小职称。

初贬黄州,生活都很困难,再加上精神上的压力,起初苏轼也曾写过“饮中真味老更浓,醉里狂言醒可怕”这样惴惴不安的诗句。但当生活安顿下来以后,亲朋旧友的关心,樵夫野老的帮助,州郡长官的礼遇以及山川美景的吸引,苏轼渐渐走出阴霾,看透一切,随遇而安。

公元1082年三月,正值春季,四十六岁的苏轼外出游玩,来到了距黄州不远的蕲[qí]水县(今湖北浠水县)清泉寺。这里景色很美,寺庙下临兰溪,溪水出于箬竹山,向西流淌着,溪边盛开着美丽的兰花。

苏轼有感而发,创作了《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词的上阕描写了清泉寺幽雅的环境和美丽的风景,山下的小溪潺潺流淌,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芽;松林间的沙路仿佛经过清泉冲刷,一尘不染;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了杜鹃的啼声。

词的下阕转而抒情,苏轼看着这春的生机,迸发出使人感奋的议论: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 门前的溪水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这是词人不服老的宣言,是对生活和未来的追求,在贬谪生活中,能一反感伤迟暮的低沉之调,写出如此催人自强的词作,也只有苏轼才能做到了。

苏轼旷达乐观、因缘自适、热爱生活的性格,是他之所以受到人们喜爱的根本原因,值得我们学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低配生活高配灵魂,苏轼与朋友在黄州寄情山水,唱响激励人心的千古名句
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赏析
人生不能再少年?错!苏轼说:兰溪之水尚西流,白发不怕唱黄鸡!
苏轼最旷达乐观的一首词,富有人生哲理,值得一读再读!
苏轼刚被贬到黄州写下这首词,没有那种悲痛之感,更多的还是坚强
苏轼不服老,洋洋洒洒写下一首词,最后7字成为名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