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谈黛玉——黛玉的美和诗

黛玉是整部红楼里出场最多的人物之一,但是通篇无容颜具体描写,通篇无衣妆具体描写。刚出场时,众人只看到了“言谈举止不俗,身体面貌虽弱不胜衣,却有一段风流态度”。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在宝玉眼中“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一直疑惑,按照欣赏习惯,书中主人公必是美女,而且要加一个出类拔萃,但对黛玉怎么这个态度呢?这算得上是夸吗?但读下去就会知道,那黛玉的颜值硬件条件似乎不如宝钗,确实也能名列前茅。但这种评价未必准确,因为宝钗在众人眼中是因为加上了好感的印象分。而在宝玉看来是情人眼里出西施,遍观亲戚朋友的女儿,没有一个比得上黛玉。宝玉眼中这个天下第一的美女,美在冰清玉洁。曹公如此珍视这个纯情女子,不让她沾一丁点尘世的污浊,比如,可卿丧事前,已经早早把黛玉打发回苏州了,远离了这个污浊之地,直到元妃省亲,黛玉才又出现。贾府大厦崩塌之前,又让她定格于人生最美丽的年华。

黛玉越想越伤感起来,也不顾苍苔露冷,花径风寒,独立墙角边花阴之下,悲悲戚戚呜咽起来。原来这林黛玉秉绝代姿容,具希世俊美,不期这一哭,那附近柳枝花朵上的宿鸟栖鸦一闻此声,俱忒楞楞飞起远避,不忍再听。真是:花魂默默无情绪,鸟梦痴痴何处惊。因有一首诗道:颦儿才貌世应希,独抱幽芳出绣闺。呜咽一声犹未了,花落满地鸟惊飞。

虽然黛玉的美让人怀疑,奇怪的是偏偏人就忘不了黛玉的美。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黛玉式的美女。若说没有性感,黛玉可是一名最纯粹的女子形象。也许性感标准在今天已经外化了,使得人只从身段、皮肤、面容甚至着装上找性感,古代美女的性感却是一嗔一笑都是天然的性别,完全没有必要把自己刻意往淑女或者野蛮女友上打扮。黛玉在床上伸一个懒腰,又娇庸地叹息“每日家情思睡昏昏”,一个慵懒的床上美女就出现了。吩咐丫鬟时,“把屋子收拾了,下一扇纱屉子,看那大燕子回来,把帘子放下来,拿狮子倚住;烧了香,就把炉罩上。”音韵和谐、珠玉相击的娇声俏语,把一个口齿伶俐少女的声态表现出来。

实际上黛玉的美是一种诗意的美,这种美基本上属于理想主义者或者完美主义者。

通部红楼,黛玉都在做什么?好像只有爱情与作诗。曹公给黛玉的定义是“咏絮才”,她的才情是红楼里的第一,是“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绝对判逆。“咏絮才”是真正的美,所谓的诗意人生!“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她的美丽全在诗中,诗里有她的自我觉醒和人生宣言,有痛苦和悲愤,有欢乐与爱情,有抗议与叛逆,有追求和憧憬,有悲欢和幻灭,她把情化为诗,把诗化为爱。

“无赖诗魔昏晓侵”,这是她的切身体验。诗,对于她,是不可一日无的,诗表现了她美丽圣洁的灵魂,诗使她有一种迷人的美丽。《咏白海棠》尽诉衷情,“娇羞默默同谁诉”,“所叹者,你既为我之知己,自然我亦可为你之知己矣;既你我为知己,则又何必有金玉之论哉;既有金玉之论,亦该你我有之,则又何必来一宝钗哉!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只有闷在心里,自己熬煎,这便愈显其孤独、寂寞和痛苦。“柳絮词”缠绵悱侧,优美感人,语多双关,句句似咏柳絮,字字写自已,身世的漂泊与对爱情的悲叹与愤慨。“菊花诗”连咏三首,艺压群芳,一举夺魁,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情景交融,菊人合一,“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写尽高洁与、痛苦与呐喊。《桃花行》、《秋窗风雨夕》、《题帕诗》和《五美吟》等,寄寓深意,诗如其人,爱如其人,美如其人。

文字与视觉各有优势,读者把黛玉化成了千万个,电视屏幕上却只能有一个。人物形象变得具象了,可那是导演和化妆师眼里的黛玉,观众可能觉得是,也可能觉得不是;承认是的,心满意足,终于看到了活的林妹妹;不是的,便会以为糟践了自己心目中的美少女。

黛玉是诗。

黛玉是诗,她将自己的才情、生活、爱情,沉淀成一首首深情的诗,这些诗散落在她生命的每个角落里,共同呼吸、难分彼此、无法分割,诗歌是黛玉的生命。

黛玉写诗如同她的为人,是极其认真的,诗作最多、写得最好。

1、元春省亲两首五律

世外仙源 匾额

名园筑何处,仙境别红尘。

借得山川秀,添来气象新。

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

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

此节应制仅宝黛二人做了五律,所以是知己。实际上,应制诗一般是不能作五律的,清沈德潜《说诗晬语》论应制诗:五言以试士,七言以应制。限以声律,而又得失谀美之念先存于中,揣摩主司之好尚,迎合君上之意旨,宜其言之难工也。

应制难工,但黛玉这两首诗气息灵动、鲜活可触,随手拈来,自然流畅,极工极贴,虽为应制,又不失清高。是全书五律之冠,《杏帘在望》为第一,专门为宝玉所作!

《世外仙源》匾额应为宝玉所拟,典出于《桃花源记》之《世外桃源》,为秦人避难之所,喻为置身世外,用于元妃省亲当然不妥。

首联直接入题,老道,说大观园为仙境,“别红尘“为离别人世间的繁华之意,虽于仙境,但用于应制,不妥,但是黛玉仙子本来面目。

“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两句极佳,用张说典,既有题咏又颂归省,所以脂批:信手拈来无不是。

颔联中“金谷酒、玉堂人”之对极好,但典是别人不敢用的。”金谷“用典为晋石崇在金谷园与宾客饮酒赋诗,后石崇被杀、绿珠亦坠楼殉情;”玉堂“典是《汉书·谷永传》“抑损椒房玉堂之盛宠。”颜师古注:“玉堂,嬖幸之舍也”。喻大观园现之盛日后之衰,表褒实哀,应制当不妥。

贾妃看毕,称赏一番,又笑道:“终是薛林二妹之作与众不同,非愚姊妹可同列者。”原来林黛玉安心今夜大展奇才,将众人压倒,[庚辰双行夹批:这却何必,然尤物方如此。]不想贾妃只命一匾一咏,倒不好违谕多作,只胡 乱作一首五律应景罢了。[庚辰双行夹批:请看前诗,却云是胡乱应景。]

面对贵妃,这“大展奇才”决非女子该有的本份,但诗确实写的好。

杏帘在望 匾额

杏帘招客饮,

在望有山庄。[庚辰双行夹批:分题作一气呵成,格调熟练,自是阿颦口气。]

菱荇鹅儿水,

桑榆燕子梁。[庚辰双行夹批:阿颦之心臆才情原与人别,亦不是从读书中得来。]

一畦春韭熟,

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

何须耕织忙。[庚辰双行夹批:以幻入幻,顺水推舟,且不失应制,所以称阿颦。]

从写诗这个角度,五律比七律要难,字少不易铺陈,所以以情于自然内者为上,特别是中间两联。一畦春韭熟,十里稻花香。警句也!

此诗好在那里?气息极佳,应制极稳。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多老练,首联就擒题,题目分成两句,一气讲下来,讲得那么自然。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十字八物,无修饰无铺叙,全然天成,是为不隔。从纯粹角度甚至好过“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有出、斜两字),与“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有声、迹两字)”。

颔联同颈联,两联姿态要不一样,前面浓,下面淡。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这两句话就是一气而下,气息自然的,同上联是有变化的。春韭写近景,稻花写远景,是并列关系,色香、远近、疏密相互映衬,同时暗含了时间上的跨度。妥贴工稳,似不着力。

对于应制诗,这首诗好在最后。稻香村是一个景观,你不要以为这真是农村,宝玉早就讲过,这是忽然出来一片人为的农村,没人种田耕地,也没人织布,只是一个景点而已。但是“盛事无饥馁”现在太平盛世,没人饿肚子了,“何须耕织忙”,何必去耕织呢?所以批语是“以幻入幻,顺水推舟”,什么叫顺水推舟呢?就是前三联的景象摆在这里说现成话,叫顺水推舟。“且不失应制”,不违背应制之体,因为写给元春看,你必须要讲皇帝的好话。

顺便说笑下。宝玉:这地方叫“稻香村”吧;元妃:好俗气,也不高雅点,改“浣葛山庄”,多高大上呀;宝玉:......;黛玉:不能改我BF的!看“一畦春韭熟,十里稻花香。”元妃:哇,好厉害哦,算了算了,我改的不对,还是“稻香村”。狗粮有人领了吧。

2、海棠社的咏白海棠之诗限作七言律,又限“门盆魂痕昏”的韵。

当众人拿到了诗题“都悄然各自思索起来”时,

独黛玉或抚梧桐,或看秋色,或又和丫鬟们嘲笑。迎春又令鬟炷了一支“梦甜香”。原来这“梦甜香”只有三寸来长,有灯草粗细,以其易烬,故以此烬为限,如香烬未成便要罚......宝玉背着手,在回廊上踱来踱去,因向黛玉说道:“你听,他们都有了。”黛玉道:“你别管我。”宝玉又见宝钗已誊写出来,因说道:“了不得!香只剩了一寸了,我才有了四句。”又向黛玉道:“香就完了,只管蹲在那潮地下作什么?”黛玉也不理。 黛玉道:“你们都有了。”说着提笔一挥而就,掷与众人。李纨等看他写道是: 半卷湘帘半掩门,[庚辰双行夹批:且不说花,且说看花的人,起得突然别致。]碾冰为土玉为盆。[庚辰双行夹批:妙极!料定他自与别人不同。] 看了这句,宝玉先喝起彩来,只说“从何处想来!”又看下面道: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众人看了也都不禁叫好,说“果然比别人又是一样心肠。”又看下面道是: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庚辰双行夹批:虚敲旁比,真逸才也。且不脱落自己。]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庚辰双行夹批:看他终结道自己,一人是一人口气。逸才仙品固让颦儿,温雅沉着终是宝钗。今日之作宝玉自应居末。] 众人看了,都道是这首为上。

才思敏捷、高傲与洒脱自不必说,沉静高标,又自与别个不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楼梦》:钗黛形象的B面
元妃省亲时林黛玉“不屑一顾”?她远比大家想象中要“识时务”!
从应制和应试谈元春省亲诗
红楼梦—脂批本第十八回
妙玉黛玉合一之谜(4)
红楼梦—脂批本(第三十八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