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方才叔:迷时师度,悟了自度

经方才叔


最近,全公司人人都在发神经,横竖就是不发奖金。


明明你就不是个教师,却要让你给年青人讲课。这不是逼着叫人不务正业吗!


在人家地盘上混,照着做便是,到底咱们把平时的话说出来让年青中医听听,做做参考,医道乃天下之公道,不属于谁的,告诉你,你需要,就拿去吧!


下午大概与几位有志于中医的年青人谈了谈《伤寒杂病论》的特色。诸位皆知四个字:辨证论治。张仲景原话叫“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也不晓得把这十二字浓缩为四字“辨证论治”妥不妥?


以桂枝汤为例,我举出几条原文扯扯: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从上面几条,诸位可以看出张仲景辨证论治这个核心思想,简单总结桂枝汤的主症有发热、恶寒、汗出、头痛、脉浮但不紧;合并项背强几几时加葛根;喘加厚朴、杏仁;汗出过多、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加附子;虚弱之人身疼痛加芍药生姜和人参;胸满去芍药;酒鬼就不可以喝桂枝汤。


简单看来,这不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对症治疗嘛,这容易呀,我背熟了照着用就得了。的确,很多时候您背熟了,患者的主症越是符合方证越有效果,但,如果因此认为经方只是对症治疗,那么,您就错了。


其实,张仲景是非常重视八纲和全面采集疾病信息的。以“头痛”为例: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

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

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以上这些条文都具有“头痛”这一症状,有用桂枝汤的,有用承气汤的,有用四逆汤的,有用吴茱萸汤的。这些方剂可以说大大的不同,张仲景是如何鉴别运用的呢?这完全是参考全身的所有临床表现来推断发病机制,然后得出恰当的治疗决策。这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对症治疗是大有区别的。


张仲景处方用药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合方治病,张仲景书典型的有五条,包括麻桂合剂三条,还有下面两条: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病腹满,发热十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厚朴七物汤主之。


柴胡桂枝汤证是太阳表证未除,而邪入少阳,证见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少阳太阳共病。这个时候,单用解表或和解的方法都不能照顾疾病全面,所以用柴胡汤和桂枝汤合方,一方面调和营卫,解除表邪;一方面和解枢机,去除半表半里之邪。需要小柴胡汤,同时还需要桂枝汤,最好的办法就是两张方子一起上,那就是柴胡桂枝汤。合方治病还有厚朴七物汤,详细解读见下面《金匮方证》。


张仲景真真忒了不起!


每个人都有他好看的一面,有的人侧着看很美,有的人正着看很俊。张仲景就属于需要仰视的人。


医道如山高,医理似海深,如果能读懂《伤寒杂病论》这样的经典,就像夜行山路看到一盏明灯。



52 厚朴七物汤证


原文:

病腹满者,发热十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厚朴七物汤主之。

厚朴七物汤方

厚朴半斤,甘草 大黄各三两,大枣十枚,枳实五枚,桂枝二两,生姜五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八合,日三服。呕者,加半夏五合,下利去大黄,寒多者加生姜至半斤。


腹胀满,说肚子胀满不舒服,这是里证,邪气在里,肠胃实邪内聚。发热十日,脉浮而数,就是发热脉浮,这是表证。里证已经出现而表证仍在,表里同病。这是倒装句,发热在先,仲景用十日表示时间较长,然后出现腹胀满。表邪入里表里同病。


但是,单纯“发热十日”是不能确定“表邪未解”的,只有加上“脉浮而数”才可以确定是“表证未解”。


饮食如故,饮食正常,虽然腹胀满但是不影响进食,还不到不能吃不想吃那种程度,邪热杀谷而胃气未败,正气能够支持,可以攻里。同时也说明里证不是很严重,只是气滞阶段,里结还轻。那么,表里同病就来个表里双解。


表里双解,张仲景选用厚朴七物汤


我们看厚朴七物汤的七个药:厚朴,甘草,大黄,大枣,枳实,桂枝,生姜。其中厚朴、枳实、大黄,三味药,既可以组成小承气汤,又可以组成厚朴三物汤。两者有没有区别?


以方测证:厚朴三物汤与小承气汤药物虽同,但药量大不同。厚朴三物汤厚朴半斤,枳实五枚,大黄四两;小承气汤厚朴三两,枳实三枚,大黄四两。前者重用厚朴意在行气,后者大黄为主意在攻实。厚朴三物汤用于里实气滞,胀重积轻;小承气汤用于里实气滞,积胀俱轻。正如《金匮要略心典》所说:“厚朴三物汤与小承气汤同,但承气意在荡实,故君大黄;三物意在行气,故君厚朴。” 


本证开头就提出“腹胀满”,以气胀为主,再观厚朴七物汤药量厚朴半斤,枳实五枚,大黄三四两。显然是厚朴三物汤。


厚朴三物汤见于《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痛而闭者,厚朴三物汤主之。”其病机为肠胃气滞不行,闭塞不通所致。《金匮要略心典》指出:“痛而闭,六腑之气不行矣。”周扬俊在《金匮玉函经二注》中亦指出:“此又言痛之实证也。闭者,气已滞也,《经》曰塞也。”故厚朴三物汤所治之“痛而闭者”是肠胃气滞所致便秘,不是热结里实的便秘,气滞使然,治疗应该重行气导滞,待腑气通降,腹痛便秘自愈。


剩下四味药是:桂枝,生姜,大枣,甘草。这四味药,不就是桂枝去芍药汤嘛。


桂枝去芍药汤见于《伤寒论》第22条,原文“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这是因太阳病误下,致表邪不解,胸阳受损的病证。太阳病误下,必然逆其病机,徒伤阳气。胸满是下药伤到胸阳,胸阳不振,郁而难伸,病人自觉胸中满闷不适。脉促是急促或短促之象,提示正邪交争,是下后表邪尚未全陷,正气仍有外趋抗邪之势,只是显得吃力。所以治疗应该解肌散邪,温通阳气。


从桂枝去芍药汤证与厚朴七物汤证来看,仲景遇到胸满、腹满,通通不要芍药。切记。


对于表里同病,张仲景在《伤寒论》反复强调:要辨证治疗。如表病而里虚,以里虚为急者,当先治里然后治表;表病而里实者,一般先解表后攻里,但,里实特甚则先攻里。


厚朴七物汤证属表里同病,表邪未解发热较久,脉又浮数,说明不是表证初期,表邪入里而里证尚轻,所以用厚朴七物汤表里双解。正如《金匮要略直解》所说:“腹满者,内有实热也;脉浮而数,浮则为风,风为表邪,故发热十日;数则为热,热则消谷,故饮食如故,与下方(厚朴七物汤)荡腹满而除表热。” 


厚朴七物汤证的简单解读为:表里同病,用厚朴三物汤合桂枝汤,腹胀满去芍药。


最后是煎服方法: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八合,日三服。呕者,加半夏五合,下利去大黄,寒多者加生姜至半斤。


大概一千毫升水煮取四百毫升药汤,每次只喝只喝八十毫升,每日三次。


后面加减法:


一,呕者,加半夏五合。

呕吐加半夏,似乎整本《伤寒论》都是这么做的。同时我发现含有“半夏生姜”的方证几乎都存在呕吐之证。比如:

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

干呕、吐逆、吐涎沫,半夏干姜散主之。

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溃溃然无奈者,生姜半夏汤主之。

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干呕而利者,黄苹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 


二,下利去大黄。

都拉肚子了,当然要去大黄喽。


三,寒多者加生姜至半斤。

生姜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的作用。桂枝汤有了生姜就有了发汗效果。您看我们轻微感冒,老一辈都叫我们泡杯生姜红糖水喝喝。它还有温中止呕的作用,与半夏配伍作用于胃寒呕吐。但,胃热呕吐它同样可以用,只是要配伍凉药,比如竹茹、黄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金匮要略方论》学习笔记158
倪海厦经方经验总结大全100方
合病与并病
第44讲:第十篇:实热性腹满病证治
古中医学习笔记 | 《表里可以同治吗》
《金匮要略》背诵条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