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往往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孩子学习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学习不够专注努力!这段时间考试不好、有危机感,被老师家长们批评后就发奋学习几天;等过段时间成绩稍有点提升,又会懈怠,再度成绩下滑。如此反复循环,导致成绩波动严重。
家长们很焦虑,到底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孩子们长时间持续稳定踏实地努力学习呢?
思想决定高度,在谈具体解决之道时必须先从思想的高度说起,人天生都是有惰性的,这种惰性需要内外因素来制约,其中很重要一点就是要让孩子们拥有成长型思维。
成长型思维就是让孩子们认识到自身的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自身的努力而在不断变化成长,当孩子们认识到这一点,他们才能在考试考砸了之类的失败情况下继续坚持努力学习,因为他们不相信他们会永远失败下去。拥有这种成长型思维才能让孩子们具备更好的抗挫折能力,在学习生涯中不断前进。
小编平时和各类家长接触较多,通过观察拆解身边那些学霸的成功经验,结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经历,总结了以下几点建议:
一、制定战略目标、细化拆解各阶段的量化目标
家长必须帮助孩子制定切实可行的战略目标,大方向上做好把关。
比如小升初选择哪所初中,初中生定位哪所高中,高中生报考哪所大学,这些都是需要家长在根据孩子自身学习现状的基础上,适当拔高,和孩子一起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战略目标,当然这个目标随着孩子的成长也可能会有所变化,但在一段时期内应该是稳固的。制定好战略目标后,必须对目标进行细化拆解,具体量化到每个学期所要达成的小目标上。
一般来说,可量化的目标必须具有“SMART”这样5个特征:
在制定每个学期的目标时,必须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给出实现目标的具体时间限制,并且可以用具体的量化指标来衡量。
只有目标是可量化,切实可操作的,孩子才能清晰的认知这个目标,并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努力前进。
二、强化孩子的自律能力
制定了目标后,能不能达成目标就和孩子的行动力有关了,在这个执行目标的过程中必须强化孩子的自律能力。
自律能力需要各种方式来强化,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将目标拆解细化后放到具体场景中来执行,通过这种具体的场景来强化孩子的自律能力。
举个例子,给孩子制定任务:计划看一本小说,每天看20页。
当家长把这个任务给孩子时,几天后大部分孩子任务通常会失败,因为这个任务制定得太笼统了,还不够具体、不够细化。
一天是比较长的一个时间段,在一天中孩子往往会被其他事情所干扰,而打断了这个任务的进行。时间稍微长一点,就会慢慢的忘记了这个计划。
家长可以尝试把这个任务再细化一下,比如:每天晚上8:40回到宿舍后,马上开始看20页。
这样一来,任务就具体明了,这个任务同时包括了:
比如对成人来说,戒烟其实并不是太艰难的事情,真正难的是抵御其他烟友的诱惑而又开始复吸。
所以多结交那些积极上进自律的同学,你自然而然也会受到影响而更加自律。
现在很多孩子都是寄宿学校的,受寝室周边同学的影响较大。如果你无法摆脱周边的负面影响,那就要想办法让自已不受他人的干扰。
小编读大学时, 室友、同学回宿舍后基本上不是玩游戏、就是打牌聊天或者看美国大片。
很少有主动充电学习的,基本上是抱着“分数不用太高,考试能过就行的”的心态。小编很不喜欢这样的状态,为了不受干扰,每天去自习室看书学习,只要有时间,不是在自习室就是在图书馆学习,几乎没在宿舍锁门前回寝室的。这样就把周边环境的干扰降到了最低,自然而然的学习成绩就上去了。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话还是很实在的道理!
四、加强有效监督
任何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都和自律分不开,而自律也离不开监督。
举个例子,你要养成每天晨跑的习惯,那你可以先在朋友圈里发个信息,公告天下,从今天开始每天晨跑。
这样高调的发朋友圈并不是为了做秀,而只是为了可以让朋友圈来监督你。
你可以每天把晨跑数据截图后发到朋友圈,这样一段时间后,如果你有几天没有晨跑,那关注你的朋友就会来问你了,怎么不晨跑了?
毕竟你是在朋友圈里公告过的呀,得言而有信呀,为了自已面子,也得坚持晨跑呀!
当然学生在学校里一般是不能带手机的,也可请同学们互相帮忙监督。
通过加强有效的监督,可以更好的强化自律能力,带动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家长如能认真领会这上面4招,再结合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制定正确的战略目标并细化目标,强化孩子的自律能力,同时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加强有效的监督,那么让孩子保持长期、持续、稳定的学习状态完全不是问题。
有志者,事竟成!只要努力付出,到了一定时候,就会结出累累的果实!
对于如何让孩子保持长期、持续、稳定的学习状态?你有其他看法吗?欢迎评论区留言!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