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全员销售”与“全员消瘦”

  全员销售,15年前在国内就曾被采用的管理,如今又被董总“创新”使用,前景如何,只待时间来检验。

  然而,对此,我总体上是看衰的,理由如下:

1、网传格力全员销售

  上网搜“格力全员销售”,基本就可以了解到:

  每人1万元销售任务,超额有奖,完不成不罚;背后可能原因,未来5年格力年入6000亿,而今不如2000亿;格力会给员工提供网售平台,协助完成任务;销售产品不仅空调,还有其他产品;从格力近期销售收入看,确有较大幅度的增加。等等。

  当然,可能还有其他一些关于格力全员销售的信息,并且会随着此事件进展而不断涌现新的消息,对此,我们都可以保持密切关注。

2、该模式有利之处

  全员销售虽然在格力辅开不久,我们估且称为一种管理模式,我认为,可以有以下一些积极的地方:

1)增强全员销售意识。

  任何产品,只有变成商品,对企业来讲才有意义,否则就是废品。用全员销售这种管理手段,可以促进员工增强销售意识,也就是:只有注重产品安全、质量、成本、服务、时效性等因素,才会更能赢得消费者和市场。可以提升非销售部门员工的销售意识,逐渐在思维和行为上注意,达到增长产品整体的市场竞争能力。

2)提升公司销售收入

  由于直接参与公司销售的员工人数增多,潜在购买格力产品的客户必然增加,可以提升格力的销售收入、减少产品库存、提升资金周转等。

  但这个提升,我认为,很可能是临时、短期的,难以保持长期、持续性。

3)尽快抢占市场

  我们知道,格力还是以空调为主业。如今,全国几乎是冬末春初,气温渐暖,正是空调销售的前昼;加之格力未来销售的雄伟规划,需要尽早从销售起步,带动格力这艘巨轮起航。

  在总结以往销售经验,以及同行竞争对手的基础上,格力踏着以上两大基础因素,使出全员销售的大策,既可以让对手措手不及,也可以让自己的市场迅速得到扩展,可谓是一举多得。

  当然,如果细究,还会产生诸如无形的格力广告宣传、提高格力影响等更多的积极作用。

3、核模式弊端之处

  我也曾是销售一员,从不同角度来看,我认为,格力此举都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一些弊端:

1)销售员工积极性受挫。

  主要是指格力销售部的员工,由于全员销售,势必影响到销售部员工的销售工作,不管是销售数量、收入还是新客户的拓展等,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对销售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有影响。

2)影响非销售员工主业。

  销售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求从事者具有非常高的综合能力,不但要对产品知识、技术指标、性能、维修、销售政策、谈判技巧等了如指掌,而且智商、情商、健商等的要求都非常高,那些非销售部员工的人员,比如技术、研发、后勤、财务等接触产品或销售很少,并不是通过十天半个月的恶补培训就可以达成的。

  然而,由于头上有任务,完不成虽然不受罚,但难免自己脸上挂不住,而且谁知道“这个工作的表现结果”会不会运用到其他诸如奖励、晋升等方面,所以,无疑会想办法去完成的,这样,难免会影响到这部分员工的主要工作。

  本职工作受影响是非常可能的,如果销售任务完成不错,心理也许会安慰,如果销售完不成,两者都受到影响,真是得不偿失啊,最终受影响的,还是格力公司的整体业绩。

3)影响格力的大客户。

  全员销售,无疑会将格力的订单分散,必定会减少格力众多大客户的销量和收入,长期如此下去,大客户的意见肯定会增加。

  收入少了,合作者就会有其他选择,他们毕竟有自己的市场和客户,不愁找不到其他合作者,说不定格力的同行竞争对手就会从其中寻找到良机,比如美的、海尔等这些同行。

  没有大客户的合作,很难想象格力的销售工作将怎么开展。

4)可能“全员消瘦”。

  术业有专攻。而今更是分工更细,销售工作岂是任何非销售人员都可以随便成功的。

  销售部员工可能吃不饱,获得的销售提成减少了;而其他非销售部人员销售难完成,并且影响到自己的本职工作;管理、客服、维修等人员的工作任务将徒然增加,势必影响到工作质量。

  我认为,如果要扩大市场,增加销售收入,完全可以采取增加销售模式、扩充销售队伍、优化销售政策、提升销售技巧等,而采取全员销售这种人海战术是不可取的。

  也就是说,宁可精兵一千,也不愿怂兵一万

  销售出生的董总,希望全员都“会销售”,愿望是良好的,但人各有志、性情各异,岂能强求,若不顾这些事实上的区别,一味采取“全员销售”,极可能出现“事事难好”“全员消瘦”的结果,最终,这种自认为良好的管理方略不得不草草收兵作罢。

5)容易成为“众矢之的”。

  同行,表面是朋友,私下往往是冤家。格力的竞争对手,肯定是不希望格力抢占他们的市场份额,更不愿意看到格力“全员销售”出现良好的局面。于是乎:

  一方面,他们会针对性思考应对性强的策略,以保持或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比如:更加优惠的让利销售、给批发商返利更多等。

  另一方面,趁机挖走因“全员销售”而工资减少的格力销售人员,所谓趁火打劫。

还有,格力的其他同行,完全可能形成临时性的联盟,采取一些可能集体行动。比如:采购价格一致行动、销售政策统一优惠。差不多“拼多多”的感觉。

4、如何完成任务

  我们来想象一下格力员工将如何完成自己头上的1万元销售任务,主要来看非销售部的员工,因为这才是格力员工的主体。

1)技术部。

  由于平时就与数字、术语、图纸等打交道较多,虽然对产品技术较熟悉,但由于沟通交流不经常,难以具备说服、引导的销售技艺,即时临时抱佛脚的学习N天,也难以应对“变化莫测”的顾客心理和各种问题,在顾客面前哑口的现象肯定难以避免。于是,只好求自己的亲戚、朋友、同学、邻居帮帮忙完成这个任务,说不定还会因此破费请客吃饭、多返点之类。买东西,谁都是机灵的,搞不好,即使这样,他们也有无法完成任务的。

2)制造部。

  这些员工,素质参差不齐十分严重,上至制造部老大,下到生产现场清洁阿姨,有了解产品的,也有不了解产品的,甚至可能有不怎么认识字的,即使再怎么培训,也有相当员工难以完成任务。可以说,这个部门的销售难度更大。

3)人事财务后勤。

  这些部门的人员,接触产品的技术、指标、维修、销售政策、销售技巧等更少,对产品的制造流程也不熟悉,即使有经常与人打交道的沟通本领,由于对象不同、目的不同、内容不同,有再大的力气,也难以使对路。那些安保、食堂师傅们,要完成这一万的任务,真不容易啊。

  好了,不再举部门了。

  当然,也可以向销售部的员工求助。这时,销售部员工就要掂量一下了:帮还不是不帮,帮得到的好处(比如今后合作、现在给的帮助费等)与自己销售得到的提成进行比较,肯定是选取“利”大的啊。

  如果实在完不成,他们会怎么办?我认为,他们不会坐视不管,多半会自己掏腰包完成任务,一是可以表示自己也很“能干”;二是不得因此影响自己的奖金、晋升等;三是在同事领导面前也有面子。即使买回来放在自己家里闲着也不怕,毕竟一万元嘛,也不是太高,咬咬牙,还是可以完成的。如果真把员工逼到这种份儿上了,有意义吗?

5、演义“全员某某”

  如果某项工作要强力推进,只要领导要求,都可以进行“全员”行动。

  比如:员工不好招,就“全员招聘”;采购要节约,来“全员采购”;研发很重要,弄“全员研发”;管理出效益,搞“全员管理”;身体是本钱,上“全员马拉松”。等等。

  虽然演义有点远,有点夸张,也有一定开玩笑的成份,但也说明“全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毕竟每项工作,都需要具备相当的专业基础、素质和门槛,不是想当然,就可以的。

  诚然,销售是拉动企业发展的引擎,但没有与之配套并且相适应的管理、研发、人才、技术、制造、物流等,也容易蹩脚而行,难以平衡、快速的前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格力电器再启全员卖货,家电厂商在不确定中拼命抢单!
企业销售部12月工作总结
【众心捧悦】看到员工离职信后的管理感触
一位资产过亿的老板自述
新入职人员如何快速破蛋:销售部员工入职培训(落地版)
互联网公司基础组织架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