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文化的问答:如何看待素食主义?

问:先生您好!1.请教下活佛转世怎么理解?真有这回事吗?2.我觉得佛教传播广泛,很大原因是每天都可以量化去做,加上好多的网上视频,为佛教的发展增加了很多力量,我们要如何落实华夏文化,如何落实在每天生活中,便于找到文化自信,构建文化认同,建立民族脊梁?谢谢先生!

:第一个问题,转世,是一种愚昧的世界观。因为在这种认知中,人和动物是混淆的,是没有明确分界的。所以人可以随便变成动物,动物也可以随便变成人。

第二个问题,你说的印度文化传播很广,其实就是催眠营销。脑白金有什么价值吗,对身体有什么益处吗?显然没有。那为什么很多人还买呢?因为被催眠了。你一直说它好,总有人信,这和这个东西到底好不好,没有任何关系。

关于怎么传播正统的华夏文化,我们不会使用这种妖言惑众的催眠营销和文化诈骗。这太低级了。我们有更美好的传播方法,当然,这是后话了。这里不做展开。

问:请问先生:您怎样看待不杀生,只素食?谢谢!

:孟子说,君子远庖厨。这是什么意思呢?是说,人皆有不忍之心。看到动物被杀,都会生出恻隐之心,难道看到人被杀,看到人受苦,不应该更会产生恻隐之心吗?所以,孟子说,人的本性就是善的。

孟子说不准人吃肉,不准人杀动物了吗?没有。孟子只是拿这个事,来雄辩地论证,人性本善,所以仁义是一种天然正义,人们应该相亲相爱。

孔子见马厩失火,不问马先问人。什么意思呢?就是说,马烧死就烧死吧,毕竟它只是个畜生,只要人没事就行。孔子说过不吃肉了吗,孔子说过不杀动物了吗?从来没说过。孔子不仅吃肉,还主张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就是说人不仅要吃肉,还要吃得精致一些,尊重食材是一种美德。

看出来了没,孔孟之道的核心,就是人。宣扬仁者爱人。至于动物,在孔孟的眼里,那都是一种食材和畜生。在孔孟眼里,人就是人,禽兽就是禽兽。如果人不守仁义,那么在他们看来,人就无异于禽兽。孟子就会骂他禽兽不如。

我们现在社会上宣扬的一种很病态的道德观和伦理观,是把禽兽的地位置于人的地位之上。比如爱狗是有爱心,不杀生是有爱心,不吃肉是有爱心。他们爱动物,却不爱人。人兽不辨,德之亡也。

也就是说,他们把人兽之辨,倒置了过来,认为爱禽兽比爱人类更重要。他们把禽兽不如,当成了一种美德来宣扬。这种堕落得如此可怕的道德观,是从何而来的呢?

来自于文化污染。印度的要饭文化,一直宣扬众生平等。这就是一个很严重的污染源。众生一词,在中国文化中,就是指天下的所有老百姓。但是印度人太恶心了,他们所理解的众生,是把人和动物等量齐观,人兽不辨。而且人和动物还可以互相转化,今天禽兽变成人,明天人变成禽兽。这很明显,就是一种没开化的野蛮人的愚昧文化。

印度人说的平等,不是人和人的平等,而是人和禽兽的平等。这一点,很多人都被蒙在了鼓里,认为他们宣扬的是一种仁爱的观念,其实根本不是。因为仁爱讲的是仁者爱人,而不是仁者爱畜生。

印度人为什么说不能杀禽兽呢?因为他们觉得禽兽就是人,人就是禽兽。所以吃禽兽就是吃自己,吃人就是吃动物。

再说下吃素的问题。中国古代自古以来就有斋戒的传统。这是祭祀礼仪中十分重要的一件事,不食荤腥,沐浴焚香,澡雪精神,都是为了在祭祀天地,祭祀祖先,祭祀社稷神的时候,要庄重笃诚。中国传统文化,吃素是这么来的。

斋戒这么美好的词,也被印度人给污染了,给毁了。印度文化,从来没有斋戒这种说法。相反,印度人的祭祀礼仪,要多肮脏就有多肮脏。他们吃人肉,吃尸体,吃粪便,和动物性交,都是为了获得一种和他们的动物神合而为一的极致体验。

印度人流窜到中国之后,被脑残的梁武帝萧衍当成了宝贝。把整个国家的财物都用来饲养印度人。没过多久,整个国家,都被光头吃穷了。吃不起肉了,怎么办呢,这时候,萧衍灵机一动的说,禽兽就是爹娘,爹娘就是禽兽,吃肉就是吃父母,吃素才是最好的。于是,从那之后,全国的精神印度人都不敢吃肉了。精神印度人所宣扬的不杀生,吃素的文化,是这么来的。

问:请教先生,王夫之写过一本叫《相宗络索》的书,里面全是学习印度佛教的笔记。王洋恩说这是治船山学不可不读的书。您怎么看?

:王夫之对于佛教的观点和态度,在他的所有著作中,一以贯之。都是强烈的批判和鞭挞。这本书,里面并没有像很多人所宣扬的那样,王夫之对佛教有好感。通篇也没有一句敬辞,而是一种冷冷的解剖。

因为要批判和摧毁印度文化,只能先把印度文化解剖一遍才行,研究透了才行。

你说的这个王洋恩,估计是个精神印度人吧。他们喜欢这本书,大概和实验室里的青蛙喜欢解刨刀是类似的事。

问:老师您好,请问如何看待王夫之及其《船山遗书》?能否作为学习传统文化的切入点?

:船山先生的思想和学问,是一座高山,是真正的大儒之学,更是经世致用的帝王之学。以船山之学为基础来研习中国文化,起点上就比别人高了很多很多。要知道,很多人研究中国文化,是通过一些不入流的东西开始的。

问:先生好!请问我国古籍中是否有古人关于数学思想的系统著作呢?沈括的《梦溪笔谈》里有这方面的内容吗?那个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是否值得一看?

:《九章算术》《周髀算经》等都是。《算经十书》是唐朝的数学教材。沈括的书,和李约瑟的书,都可以看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粗谈王船山哲学思想与当下中国的意义
极良能、养性气、知所耻——船山思想之归宗 | 潘英杰
冯友兰——关于中国人的民族观念
作为禽兽,我的压力也很大
想了解印度文化,就要捋顺,婆罗门教、佛教、印度教的相生相克
中华经典名句300句113:“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