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蒲松龄:找一个聊得来的人做朋友

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谈。


——(清)蒲松龄

《聊斋志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代表作,在我国可谓是家喻户晓。在清朝那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下,很多时候蒲松龄不愿言说、无法言说、或者不能言说。所以他就把自己心中想说的话通过光怪陆离的鬼怪小说的方式记录下来。故事里的那些落魄书生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作者本人的化身。

我最近在看蒲松龄的传记作品,发现他这一生的确十分落魄,壮志难酬、又颠簸困顿。蒲松龄为人刚正不阿,尤其看不惯那些低三下四的小人和蝇营狗苟的官场风气,所以他笔下的文字也是充满了对于这些人的“含沙射影”。郭沫若先生在评价蒲松龄的时候曾说他“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毫无疑问,蒲松龄的吐槽技能是可以打满分的,可问题是、大多数的人一点儿也不乐意听那些讽刺自己的话。蒲松龄在几十年的写作生涯中,总喜欢批评这个、又讽刺那个,得罪了很多仕途上的朋友。所以他19岁应童子试,可直到71岁的高龄才成为贡生。

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一个人如果过于追求“出淤泥而不染”,那么在一个污泥遍地的封建社会、的确很难找到几个真正懂他的人。

写《聊斋志异》写到没朋友的蒲松龄,特别渴望那种好友之间心心相印的促膝长谈。他曾说:“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谈”。他认为天底下最快乐的事情就是交朋友,而朋友之间最快乐的事情就是聊天和谈心了。

蒲松龄做人写文、讲究的是一个“针砭时弊”,而当时官场上其他同僚心里所想的却是如何“浑水摸鱼”。“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蒲松龄觉得其他人不知道洁身自好,有辱斯文。可是其他人却认为蒲松龄“刻薄”和“迂腐”。总之大家说来说去都说不到一起,动不动就翻脸不认人。

没有共同语言的人就好像来自两个不同的世界,彼此看不惯、彼此看不起。聊得来的两个人,才有可能做朋友,才有可能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最有效的沟通,永远都是双向的。

朋友间的交流,最难能可贵的是那一句:我懂你。因为我懂你,所以我才能理解你的喜好与兴趣,才能有效回应你的情绪与心事。朋友之间的谈心是人际交往的一大乐趣。找一个聊得来的人做朋友很重要,这样两人在一起的时候才会有幸福感和获得感。

在推崇个性的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与风格。虽然互联网和新媒体促进了信息的交流和人际的沟通,但大多数的人依然生活在自己思维的高墙以内,所以要找到一个和自己真正聊得来的人,十分不容易。

鲁迅先生曾说:“一生得一知己足矣”。人活一辈子、如果能找到一个聊得来的人,就不枉此生了。人生就像一次无法回头的远征,找个聊得来的人一起走,就不会觉得累,山高路远,有幸相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与人之间最舒服的关系,是聊得来
唐 钰:你到底有多无聊
致:微信里不常联系的人!
成功就是跟聪明的人聊天,跟靠谱的人共事
两个人因为在知乎上的观点一致,或者有些许共同爱好,这两个人便「社交」了,是不是一件特别扯的事情?
当别人在说这四件事时,切记不要多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