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阳明的通圣之路(一)
作者:大志

此篇献给最爱的王阳明先生,他是真正的圣贤,知行合一,光耀千秋。

1



“立德、立言、立行”的两个半圣人里有他,另一个是孔子,半个是曾国藩。
《传习录》的光芒丝毫不亚于任何经典国著,看懂了便懂了。

从东乡平八郎到蒋介石,从徐阶到陶行知,皆为其叹服:“一生俯首拜阳明”。
有的人死了,便死了。有的人死了,但还活着。王阳明属于后者,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心学集大成者,彪炳显赫,自明以后,唯此一人已。


2



明成化八年,即1472年,王守仁出生在浙江余姚。这一年,鞑靼在帝国的北疆造反,四川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武装运动,苏州发生了洪灾。对于大明的帝国第八任皇帝朱见深来说,满头是包,这一年真不是个好年头。

对于王守仁来说,他的幸福童年生活才刚刚开始。对比普通家的孩子,王守仁的投胎非常幸运。他家是远近闻名的大地主,大大的有钱。

自古大凡成大事者,往往出身贫寒,小小年纪既要砍柴、下地,又要照顾家庭,家里还有几个生病的亲属,每天以泪洗面,十分悲惨。这样的情节不会出现王守仁先生身上,因为他家是远近有名的富裕户,据说先祖王纲曾经给刘伯温当过跟班的,最高的混到了四品官。

成化17年(1482),十一岁王守仁和爷爷王天叙浙江余姚前往北京,这一年他家祖上王羲之、王纲通通显灵了,他的父亲王华中了状元。
王华中了状元之后,身上的责任感大大的加强了,老子英雄儿好汉,对儿子的期望越来越高了。

王守仁开始学习四书五经了,他领悟的很快,非常聪明,能举一反三。但是总是问一些奇怪的问题。
1483年的一天,王阳明在私塾,他一本正经的问老师:“何为天下第一等事”?他的老师吃了一惊,从来没有学生问这样的问题,他看了看王阳明,并认真的思考了一会儿,才做出了他认为比较完美的回答:“当然是读书做大官了。”

王阳明显然对这个答案并不满意,他看着老师说,我不认为是这样。老师不以为然的问:“怎么你还有别的看法?”王阳明点了点头,说:“我认为第一等事应该是读书做圣贤。”老师睁大眼睛反反复复看了他十几遍,无语。这一年,他十二岁。

一年前,王阳明随爷爷去北京的途中路过镇江金山寺,当时即兴作诗一首:“山近月远觉月小,并道此山大如月,若有人眼大如天,还见山高月更圆”,这首诗言语清新,平凡却浑然天成,一个11岁的孩子心中却早有了丘壑。



3

随着年龄的增长,父亲王华发现这个孩子越来越叛逆。天天不好好读书,吵着嚷着要做圣贤,要平定天下,为国家扫除叛逆。

王华快让这个儿子气疯了。为了吓唬吓唬他,王华决定带他去关外看一看,也让他知道战场是什么样的,打仗不是这么好玩的。

1486年,15岁的王阳明第一次出关,在居庸关外,年少的王阳明,第一次看到了辽阔的草原和大漠,他的心醉了。他领略了策马奔腾的快意,心中豪情万丈,那些曾经的理想融入了草原的辽阔,慢慢开始在他心中发芽。

不久后,京城附近发生了农民暴动,皇帝朱见深要各位大臣出谋划策,王阳明得到消息后兴奋不已,连夜写出了一篇《平安策》,请求父亲交给皇上。
这时候的王华肠子都悔青了,他万万想不到自己的儿子真是啥都想干,啥都敢干。
王华没有办法了,再这样下去的话,他就让儿子气死了,于是他联系了一门亲事,迎取的是江西布政司参议诸养和的女儿。

新婚之夜是美好的,但对王阳明来说,他的心不在这里。他毫无头绪又怅然若失地走出了朱家,在南昌的街道上,漫无目的的逛了起来。

不知不觉走到了一处道观,道观内灯火阑珊,空地上坐着一位仙风道骨的道士。道士已96高寿,通过交谈,道士指导他如何修养,如何静坐,王阳明大喜过望,和道士一直畅谈,直到天明,毫无倦意。天亮了他才想起来回家,自己的新婚之夜就这麽过去了。


人生大事已了结,王阳明继续前行。1489年秋,王阳明带着妻子回到老家浙江余姚。为了解开心中的困惑,他拜访了当地非常出名的理学家娄谅。

他问娄谅:“如何做圣贤?怎样才能成为内圣的人呢?”
娄谅的回答:“圣贤是可以靠后天的学习而获取的。要想成为圣人,要学会格物致知。”
娄谅的理论来自于朱熹。作为宋朝最著名的理学家,朱熹的理论是:人生要绝对的严肃,一草一木都有道理,致知在于格物。

回家后王守仁开始研究致知格物。他从后院的竹子入手,一动不动地盯着竹子看了好几天,想从中悟到想要的道理,但是什么也没有得到,得到的是眼花、头疼,一脸的迷茫。最后,他病倒了。
生病的这一刻王守仁有了疑问,或许朱熹理论是错的?理就在其中,但自己怎么就是参悟不到呢?

这就是著名的“守仁格竹”,一个伟大的人对未知的执着和探索。

4


老格竹子不是办法,还是要学习,还是要参加科举考试。
21岁的王守仁,第一次参加乡试就中了举人。之后的两次参加会试,因基础不咋地,王守仁都落了榜。

1499年,王阳明第三次参加会试,终于通过了,并正式步入仕途。在任何人看来,这都是一个光明的起点。当然王阳明本人也是这么想的。他被分配到了工部,第一份儿差事就是为王越修建坟墓。

这份工作,王阳明是非常开心的。王越是明代军事史上首屈一指的儒将之一,被封威宁伯。也是王阳明的偶像,而且他最重要的身份也是文官出身,土木堡政变后,才被任命为大同军区司令,开启了他的光辉一生。

1499年秋,北方战事将起。王阳明满心欢喜地抓住这个机会,向皇帝上了一道《陈言边务疏》,里面谈到了很多需要改变的问题,而且拿出了一份整改的计划。这道奏疏为他带来的结果只有一个:皇帝认为他的想法和文笔都不错,于是把它从工部调到了刑部。

进入刑部之后,王阳明发现,理想和现实是有差距的。他上不了战场,打不了仗,他负责审理冤假错案,每一天他都能遇到无数的冤假错案,却又无法改变结果。
官场是无趣的,牢里的气息令人窒息,牢里的风气令人作呕,牢里没有任何光线,如同地狱。



他想改变这种恐惧,他想改变这种命运,但是却又无能为力。王阳明彻底的明白了,他的人生价值不可能在这份工作上得到实现。

1501年,在邢部工作了不到两年,他身心疲惫,他觉得很累。这年秋天他请了一个漫长的假期,上了九华山。

这是一个转折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顶撞权臣被贬,治理地方有妙计,王阳明于困苦中得道
心学大师 王守仁 - 国学大道场 - 国学论坛 一元一国学论坛 一元一国学网
古今圣人王阳明传奇的一生
我要做一位圣贤:王守仁先生的圣人奋斗史!
王守仁
明代王守仁写给父亲王华的书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