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放任孩子玩游戏,结果怎么样了?
阳槿走入我们的视线,源于她儿子在童书妈妈入门营上的一次写作。

那节课上,三年级的子渭把自己的iPad拟人化,写出了不同游戏之间争夺霸主的故事。他甚至还在课堂上分析出了英雄之旅故事模型,他说“我发现故事里的主人公会遇到困难,快不行时又会遇到解救他的人,而且还会有很多奇遇”。

作为三年级的孩子,子渭的灵动和思考力令我们印象深刻,而他的这些创意和发现,竟然都来源于玩游戏的经历。

经过了解,我们发现子渭是一个拥有游戏自由的孩子,可以在暑假整天不被管束的玩iPad超过5个小时,这对于很多家庭来说是不可以接受的。

子渭的妈妈阳槿不仅接纳孩子对iPad的喜爱,还告诉我们:“从目前看,子渭从游戏中获得的益处更大”。

当然,能做到让孩子拥有游戏自由,并不容易。回顾几年的历程,阳槿说她有过怀疑、焦虑、自责、崩溃,犯过很多错,但如今她已经彻底放下了对游戏和iPad的恐惧,而且她坚信她选择了正确的路。

当很多家庭把电子产品视为洪水猛兽时,今天文章将让你看到对待电子产品的另一种可能。

*本文根据童书妈妈对阳槿采访整理而成


01
严格控制
恨不得把电子产品从孩子世界清除
 
子渭上的幼儿园对电子产品环境要求认真且严格,希望孩子尽量不看电视,家里最好没有电视,声光电的玩具是不被推荐的,手机和ipad更是极度不受欢迎。

受到幼儿园的影响,那时我把电子产品视为洪水猛兽,恨不能把电视藏起来,把电子产品完全从孩子的世界里清除,3岁之前,子渭不知道什么是iPad。

然而,不论你怎么控制,生活中总会难免接触,商场里有电子屏幕、饭店里有电视、连电梯里都有视频广告,走亲串戚也开始陆续碰到动画片,他看得不亦乐乎;

和朋友结伴出行,人家的孩子用手机玩儿游戏,他巴巴地看得走不动道儿,并且他也向我们提出:我要看动画片,我要玩儿XX小朋友的游戏。

我们开始有限制地允许他看动画片,一天就看一集,看完就得关,游戏只能玩儿5分钟,时间到就得立刻上交。

但3岁之后,随着自我意识萌发,他不断地对抗我,每次上交手机都像在割他的肉,而我对他也产生了剧烈的情绪,我们的冲突愈发激烈,对抗延伸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我内心非常渴望养育好我的孩子,做一个“好妈妈”,可现实中不断地被孩子否定和抗拒,我很挫败:我做错了什么?为什么孩子如此排斥我?

我开始寻找解决方法——怎么做他才能听我的。

我学了很多育儿课程,正面管教、 PET(父母效能训练)、爱与自由教育等等,但是我发现这些课程并不能彻底地帮我解决问题,学习了很多方法,反复用几次就不管用了,这是怎么回事儿?——我“温柔而坚定”地坚持着我的绝对正确,孩子却离我越来越远。最极端时,他每天都会说:我要打死妈妈,打死妈妈!


02
放手让孩子玩iPad
他开始报复性地玩

就在我最绝望时,遇到了两位老师(郑老师和唐老师),他们是一对平凡而充满智慧的夫妻,养育了三位非常健康、独立的孩子。

在游戏和iPad上,他们给了我很多的帮助和引领:孩子总有一天会离开父母,脱离父母的控制,他们能管理好自己吗?

我想起大学时候,男生们刷夜疯狂打游戏。被父母过度控制、严苛管教的孩子,失控后就会自我放纵:没人管的感觉真好啊!他们也许是在补偿自己,或是证明自己,自我管理对于他们来说是不存在的。

因此,“控制和限制”一定不是解决孩子玩儿iPad的正确方法,一个生活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孩子,如果连iPad都管理不了的话,如何面对未来的生活,又如何管理自己的人生呢?

我开始反思,我真正应该做的,是让他与iPad建立正确关系、合理使用iPad,能够看见自己的欲望并驾驭好它,控制好电子产品而不是被电子产品控制,成为一个能够真正管理自己、掌控自己人生的人,而这些都是他在未来时代生存的必备技能。

于是,子渭4岁半的时候,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冒)定(险),不再控制他玩iPad。“从今以后,iPad是你自己的了”(先别评价这个决定是否正确),果不其然,他开始报复性地玩。

我去幼儿园接他放学,其他小朋友放学后都不急着回家,在幼儿园门口玩秋千,小区里滑滑梯,但是子渭一放学就要马上回家,一刻都不能停留,因为他要回家玩iPad。

每天早晨起床,他睁开眼睛后也一定要先拿iPad看一会,然后再去上幼儿园。

如果周六日不出门,他就会看一整天,那段时期他就像是一个没有见过糖果的孩子第一次看见糖果疯了一样,基本上除了睡觉和上学,他都和iPad在一起。

他看动画片玩游戏,自己下载很多应用,悟空识字、宝宝巴士、保卫萝卜、贪吃蛇、我的汤姆猫、仓鼠发电厂、决斗火柴人、尼山萨满等等。

在外面跑跑多好啊,跟小朋友们玩一玩多开心啊,出出汗晒晒太阳多健康啊……这些话在我心里不断地生发着,碰撞着我的胸口,我时不时感到疼,但我咬牙坚持憋住,唯一能带给我希望的就是“我想要一个能够独立自主管理好ipad和自己人生的孩子。”这是我的养育目标,我要为这个目标而努力奋斗,我攥紧拳头,放在耳朵旁,像宣誓一样自我激励着。

但过一会儿,我又听专家说“电子产品对孩子的专注力是致命的破坏!”眼科医生也说了“电子产品对眼睛的伤害是无法挽回的,一次不能超过15分钟!”——可是我的孩子已经超过了150分钟了,怎么办怎么办?我放下宣誓的拳头,马上又开始怀疑自己——我是不是做错了?会不会因为我的愚蠢伤害了孩子?……

孩子还没有沉溺于电子产品,我已经沉溺于焦虑之中走不出来了

忍无可忍,无需再忍,我开始用嘴去教育他:“妈妈同意你玩iPad,它并不是坏东西,可是你要控制自己的时间,你要停一会儿,不能一直玩”。

对此,他有时会当成“耳旁风”,我进而情绪失控——ipad没收,简单粗暴


03
原来我是个有着极强控制欲的妈妈

这时我才发现,我虽然做了把iPad交给孩子的决定,但内心并没真正认可他玩电子产品的行为,我仍觉得一切游戏都是“垃圾”

我只是希望很快得到一个能学会管理iPad的孩子,可一旦进展不顺利,我就立刻被打回了“焦虑”的原形

我开始把所有的注意力转向“对电子产品的焦虑”上——我到底在焦虑什么?我的恐惧从何而来?

孩子玩什么游戏?——我不了解。

不知道他在玩什么,我在担心什么问题?——我担心的不是孩子玩什么游戏的问题,只要他玩,我就担心。

为什么只要他玩,就担心?——因为游戏不好。

根本不知道孩子在玩什么游戏,又怎么知道游戏不好?——别人说的。

孩子为什么玩游戏?他从游戏里获得了什么?——我完全不知道。

…………

我越来越多地发现我的焦虑来自于周围的各种观点和声音,而非事实。我活在自己制造的恐惧里,执拗地认为一切电子产品和游戏都是不好的,从未试着了解游戏,更是从未走进孩子内心了解他的需求和想法。

回顾过往的养育方式,我意识到我是个十分“自我”的妈妈。我认为好就一定绝对唯一好,我认为不好就必然相当不好,不接受反驳。
 
一直以来,我总是执着于用自己的方式去和他相处,我希望一切都按我的来,喜欢控制一切,这导致我和孩子并没有建立紧密的联结。虽然孩子由我带大,他却更爱只能偶尔陪他玩的爸爸,爸爸下班了,他会马上立刻扔掉iPad,iPad和爸爸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
 
▲爸爸、子渭与弟弟

找到问题的症结后,我只能试着转变自己。从不控制孩子的iPad开始,我也开始走上了放下控制欲的自我修行之路。
 
 
04
从控制游戏到给孩子买游戏机

我开始观察他在玩什么,和他交流,这个游戏哪里好玩,你为什么喜欢玩……

当孩子看到我对他喜爱的事物有了好奇心,真心想要知道时,他非常兴奋地跟我分享,并邀请我加入他的游戏,我发现——那些游戏太难了,我的智商和反应完全跟不上。

我察觉到游戏背后孩子的社交需求,也发现了有些游戏制作得非常有艺术性,对审美有极大的感染力。

为了能够给他提供更高品质的游戏,我约谈了一些特别爱打游戏又打得非常好的成年朋友,他们告诉我游戏如何让生活变得更好,在朋友的引荐下,我给孩子买了任天堂的游戏机,不仅玩儿iPad游戏,咱们也试试手柄游戏;

为了拓宽他的游戏视野,让他拥有自己的游戏观,圣诞节的时候,“圣诞老人”还给子渭送了VR全套游戏机……

当我摘下对游戏的“有色眼镜”,我看到子渭在游戏中收获很多。
 
成就感,他在游戏中的努力、协作、布局、计划、甚至谋略;
自信心,他在游戏中极强的反应力、应变力、协调性、灵活性;
快乐和满足,他在游戏中修建的强大帝国、获得无数的战利品,认可和奖励;
知识和技能,他通过短视频了解到各种丰富有趣诙谐可爱的词语、句子、奇闻怪事、生理健康、搞笑幽默。
 
因为他性格比较安静,除了玩iPad,也十分爱阅读,识字量很大,现在回想起来,没报过任何课外班,又从来没刻意教过他,识字量从何而来?就是从他四五岁时玩“悟空识字”积累起来的。

说到书,因为他追剧《斗罗大陆》,8岁的他已经阅读了将近20本《斗罗大陆》,每本书将近300页,他的阅读速度绝对碾压我。有时他安静地坐在沙发上看书,到晚上11点还一动不动。


对游戏和自己孩子了解多一些,焦虑就会随之少一些,这个过程中,我不断练习把关注转到自我成长上,学习如何平等而尊重地对待每一个人,如何倾听、表达以及沟通,如何与人建立关系,如何做一个自利利他的人,学习成为一个更能理解孩子、更能看到孩子的妈妈。
 
慢慢地,孩子感受到了我的变化,更愿意跟我交谈了。他和我分享游戏中的乐趣,分享短视频里好玩的的故事和新发现;他也会放下iPad说:妈妈,来,我们去床上打架!我们的亲子关系渐渐有了改善。
 
也正是因为我们的距离越来越近,他开始接受一些我的建议,比如:控制一下iPad的时间,保证足够的运动量,周末外出徒步,接受更多的阳光,多吃深色的蔬菜(这是他从iPad上学的)。
 
 
05
放手很难
但值得尝试

子渭今年读3年级了,放学回家他会玩iPad,然后写作业,所有一切都由他自己决定。整体来说,自我管理还是比较不错的,喜欢游戏但绝不沉迷,玩久了会自我调适,并没有被“洪水猛兽”吞没,是一个健康的小男孩,童书妈妈的写作营上,还被老师评价“灵动、有创意和思考力”。


回顾这四五年的时间,从最初的极度焦虑、不断反复、崩溃又重建,与孩子的争夺,如今我对iPad做到了不限制、不干涉,iPad是孩子的,就像作业是孩子的,一样。
 
面对游戏,需要修炼的不仅仅是孩子,更多的是我们自己。
 
反观这段经历,我将全部注意力都放到解决自己的焦虑与控制欲后,孩子获得了相对自由且毫无压力的空间,没有我的干扰,他才以非常轻松自在的状态和iPad建立起了自由而正常的关系。
 
这其实不是一段教会孩子如何管理iPad的经历,而是自我成长的旅程,是我与自己的焦虑和控制欲对抗的过程,非常艰难,但我慢慢地找到了一个方向——对孩子的爱和理解,看见真实的孩子,建立亲密的亲子联结,是一切一切的前提。

▲妈妈、子渭与弟弟

我相信,电子产品是每个家庭都无法回避的问题,我们可以严格控制他们的时间,甚至可以收回电子产品,但我们确实法掌控他们的一生
 
而我们能做的,就像孩子心中的太阳,每天播撒着阳光,让他们能获得温暖的力量,去辨识去选择,为自己的人生做主,勇敢自信地成长。
 
 
写在后面:

教育到底意味着什么?是不断地驯化、规范、控制一个人的过程,还是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天性和节奏自由发展?

1921年的夏山学校,做了一个实验。在夏山学校,孩子们拥有极大的自由,他们可以上课,也可以一年到头不上课。只要不妨碍别人,孩子可以做他自己想做的任何事。

在这种自由环境中长大孩子们,并没有长成“无法无天”的“坏小孩”,他们都过上了为自己负责的人生。相反,那些在高控下长大的孩子,成年后往往没有自我,缺乏让让自己幸福的能力。

我们相信,每个孩子天性都拥有向上生长的种子,他们会为了自己变好而努力。而为了让孩子们自我向上的种子生长,父母们需要让出空间,阳槿便做了这样的尝试。

对于电子产品和游戏,你有什么看法?你和孩子做了哪些尝试?欢迎留言区告诉我们。
 

END

*本文根据童书妈妈对阳槿采访整理而成。阳槿,生育教育讲师,温柔分娩和自然养育践行者。

撰文 | 静 晓理    编辑 | 晓理
 值班编辑 | 舒雯 胜蓝 小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电子产品不是洪水猛兽,引导孩子正确看待才是关键
放任孩子玩游戏的妈妈,一年后,后悔了吗?
到底要不要阻止孩子看电视?这是我见过最好的回答!
小区里的“小眼镜”
文 | 玩的是手机,失控的是人生
【新提醒】“妈妈我要玩iPad!”“骑马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