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对自由的向往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 

你对自由的向往

文:杨斌   编:川川

如果问我最喜欢德鲁克哪一本著作,我的回答毫不犹豫:《旁观者》。

但我看到人们最多的反应,是在我做出那么干脆的回答后,疑惑地说出或者将疑惑留在眼神里:什么《旁观者》?你在说什么?

他们心中的答案,本来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管理:使命、责任、实务》或者《管理的实践》这些畅销书,这些脍炙人口的“德鲁克们”。


不可错过的经典:《旁观者》


我当然懂得畅销是作者或者出版者都很看重的一个指标。

但我从来都认为畅销书能够说明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这本书销售量大。甚至我不能认为人们欢迎这本书或者喜欢读这本书。

我见过很多时候人们买到手一本畅销书却并不阅读,何况还有很多时候管理类的畅销书并不是自己买的,而是公司或是单位发的。

我心目中的好书常不畅销。尽管我仍觉得那是遗憾,不是说作者的睿智无法被更多人领略,而只是自私地觉得在想要分享阅读喜悦时却没有一个对象。

但是,好书仍是好书,滞销也不能让这判断打半点折扣。
 
我几乎觉得出版社在读到这里时已经决定不再把这篇序文放进书中了,因为他们分明读出了我对于《旁观者》一书悲观的销售预测,那几乎是咒语

——因为我顺理成章的下一句话应该是:《旁观者》就是这样一本滞销的好书。

不,那不是我的想法。

《旁观者》不仅是一本好书,而且是德鲁克著作中最为重要的一本,是德鲁克迷们最不该错过的一本,是了解德鲁克的必读,我愿意郑重推荐给所有的管理者。

我经常见到“给所有管理爱好者”的说法,我一直都有些不得其解,什么叫做管理爱好者?

——我知道大家用来读一本书名中既不包含“管理”也没有“领导”的书的时间很有限,但是如果可能,请翻开这本书,开始读。

 
这本书目前在英语世界中没有畅销的一个原因,我认为是它确实难以分类。

德鲁克的书很多人想当然地就把它归为管理书籍,但是,它不是——如果是管理类的话又该算到哪个学科里去呢?

有人认为这本书该被列到“管理思想史”中,我想书中内容讲了很多历史,但是回忆奶奶或者老师的文章放到管理思想史中似乎也不恰当。

放到文学中如何?随笔、散文甚至传记确实是本书的文体类型,但是,我想恐怕那会令更多的人感到更加困惑。

这么难分类的原因其实并不难理解,我想正是因为它的作者德鲁克是个难以分类的人。

管理大师的帽子是外人给他戴上的,也给他戴惯了,没有人怀疑他是20世纪最伟大的管理思想家,但是,对我(我不怀疑也有很多其他人)而言,他是社会观察家、人类预言家,更一般地,他是一位杰出的作家。

我甚至认为,他被世人认知为管理宗师,不仅因为他想得明白,更是因为他写得清楚!
 
我无法猜测德鲁克在写下这些文字时心中的意向。但我忘不掉我在阅读时神游其中的快乐徜徉。

我读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进入到他所描述的世界,仿佛德鲁克在说话,回忆他走过的青年时代,所有的人物都活了起来,仿佛是你早已熟悉的周遭。

随笔是最考验写作者的文体,因为读者随时便可能放下,永远再不会捧起,你不能靠体系靠逻辑来吸引读者,唯一的工具,就是其中的意念和思绪。

这本书足以证明德鲁克是最有实力的随笔写手。


 

▌对人的洞察是一切事业的基础


这本书写的是人。

德鲁克自己说,他“从未认为哪个人特别无趣”。我理解为:世界上没有无趣的人,却有着大量的不善于(愿意)观察,不能够以移情心去体会的人。

德鲁克对“人”的观察,给所有的管理者提供了一个样板、楷模。

倘若你能够对自己的同事、伙伴的行为、态度乃至价值观,有如此敏锐且练达的洞察,我想你就有了成为一个管理者最重要的基础特质。

德鲁克在他的《管理的实践》中曾说,他认真地研究了当时(20世纪50年代)大学中所开设的课程,发现其中只有两门对于培养管理者最有帮助:短篇小说写作与诗歌赏析。

诗歌帮助一个学生练习用感性的、富有想象力的方式去影响他人;而短篇小说的写作则培养你的那种对于人、人心以及人际、人伦的入微体察。他这么说,不知道你是否赞同,但这显然是他自己的实践。
 
我最早喜欢读《旁观者》一书,是其中“怀恩师”那一章。我不止一次地把这部分内容复印下来,送给在学校里头新做老师的同事,特别是在清华被称作辅导员的老生老师、良师益友我自己在每一学期课程的开始,也总是跟同学们说:

“HOW WE TEACH IS ALSO WHAT WE TEACH,HOW WE LEARN IS ALSO WHAT WE LEARN——我们学习的方式本身也是我们学习的内容。”

两位老师给他的,不是具体的一种知识,甚至也没有能够掌握某种技能,但是,却改变了他的价值观、态度等人性中深层次的部分。

这一章更坚定了我原本心中的想法,首先做一个好教师,之后才能成为一名好教授。如果这一章的老师换作另外一个词,“领导者”,那么完全能够作为一篇非常好的案例,启发我们思考领导之道究竟存乎何处。

在管理者持续不断地计划、控制和协调下属、同事去完成每一项重要的不得了、紧急得了不得的任务(我观察到很多经理们喜欢做这样的表达)时,我们是否应该想想,我们究竟在他们的心中播撒下了怎样的影响。

从德鲁克的这些老师身上,我想我懂得了:每个人令他人追随的方式不同,达到目的的方式不同,但是相同之处就是负责任——他们从不会埋怨追随者,而是把追随者的失败看作自己的领导不当。

还有热情,他们都是那种真正地精耕细作的老师。

我还看到了德鲁克从他们身上学到的管理经验,我想明茨伯格应该看看这一段,修改一下他在《管理者而非MBA》第一章中对于MBA缺乏管理经验的过强的批评。

因为一个有心人并非只是从企业中,而是能够从他的人生经历中获得相当多的管理经验,这一点,做过父母的人,有过兄弟姐妹的人,学生时期参与社团的人都很清楚。



▌乘物以游心:在乱世中做一个清醒自由的旁观者

 
我后来还曾经将“怪兽与绵羊”这一章的节选,拿去给MBA班级的同学讨论。

那是一门叫做“文化、伦理与领导”的选修课。课程中涉及很多看起来并不那么商业的内容,尽管我是商学院的教师,学生也多是MBA,但是这仍然是我们花时间去阅读、去讨论的一个迟来的机会。

有几次课堂讨论中,同学们更多地把焦点关注到既不是怪兽也不是绵羊的那位“享有盛名的生化学家”。

大家谈到了技术化伦理选择的生存方式,谈到了不同情境下的民族性,谈到了“委曲求全”与“助纣为虐”,更谈到了德鲁克作为一个“旁观者”的选择,谈到了他14岁生日前一周在游行时的那个顿悟——“我终于发现我不属于那一群人。”

德鲁克自己说,从他写第一本书开始至今,他“所写的一切无不强调人的多变、多元以及独特之处”。他要对抗的,是一个纳粹当道、泯灭人性的时代。

德鲁克不愿意悲剧式地进入历史,选择了一个旁观者的角色,选择了广场或者舞台之外的生活。后来他成名后有了话语权,虽然表面上看集中在经济、商业、管理领域,但实际上主题仍然是有尊严的人、组织与社会。

如先哲说,“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德鲁克的旁观,不是过客,不是遁世,而是选择有道的环境,能做一个完整的人、一个自由的人。

这不是一种怯懦,更应该说是一种清醒,或者说是独立思考而不媚俗的选择,作为见证人、思考者与人的永恒价值的守护、建设者的选择。而他们“心中那自由的世界”,“盛开着永不凋零的蓝莲花”。

德鲁克笔下记叙的,是在其青年时期对他影响至深的人。这些人其实一生都和他共处一室。


你可能会羡慕他在二三十岁时就已经跟这么多“高手过招”或者经历这么丰富。诚然,这是拜“大变革时代”所赐。变革时期总是诞生伟大的领导者,因为人们总是被迫跳出自己的舒适区域。

对于中国现如今的年轻人来说,同样是在一个大时代,投入其中,你需要的是经历,和体会。

不知道德鲁克真正的自传何时能有,希望他可以写得长一些。他是一个讲故事、聊思想的高手,他笔下的历史,我实在希望看到、感受到。

附带说一句,廖月娟女士的译文真的是非常流畅,令我佩服、赞叹。

最后,引述德鲁克自己的话来描述我的心里话:“这本书虽不是我最重要的著作,却是我个人最喜爱的一本。”

我相信,这也会是你最喜欢的那一本。
 

通用电气前CEO 韦尔奇曾说:全世界的管理者都应该感谢德鲁克,他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来理清我们社会中人的角色和组织机构的角色,我认为彼得·德鲁克比任何其他人都更有效地做到了这一点。
 
迄今为止,德鲁克的思想已经深刻影响了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读者,德鲁克曾多次荣获“麦肯锡奖”和“总统自由勋章”,德鲁克的著作被翻译成三十余种文字,总销售量超过1000万册。

可以说,没有一个成功的商界领袖不从德鲁克的智慧中汲取养分: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英特尔CEO安迪·格鲁夫、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张瑞敏、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不胜枚举。

不仅启发管理层,德鲁克的智慧足以滋养每一个普通人。在“忙茫盲”的间隙里,也许我们可以看看在一个荒诞恐怖的年代里,德鲁克如何保持清醒,如何守护自己的自由。

来源 | 转载自公众号:十二个德鲁克。文章是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杨斌教授为《旁观者》所做序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perter Drucker
“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最喜爱的一本书 | 《旁观者》
刘澜:向德鲁克学什么
缤纷周日 | 《旁观者》: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反刍20年写就的书,管理者必读
有感于《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德鲁克管理思想精要》序言:德鲁克经典快速入门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