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铜为镜,正衣冠。

▲點擊音頻聆聽音乐

人咸知修其容,

而莫知饰其性。

——《女史箴图》

铜镜约有四千年历史,一般是含锡量较高的青铜铸造。早在商代便是祭祀的礼器,因其材料是可以用来铸币,故价格昂贵并非普通人可以持有,到西汉末期铜的产量大增,方才进入民间。

铜镜形制主要是圆形,宋后则发展出方形、葵花形、菱花形外,葵花形、菱花形镜以及八卦镜。

一般都有镜钮,背面纹饰多达几十种,常见的有花瓣、长叶、菱纹镜、鸟兽纹、蟠螭纹,云雷纹、章草纹、浮雕图案等不可胜数。

铜镜作为古董收藏主要以秦汉为最,艺术价值最高。今天在实用器中已经没有铜镜的影子,但也不乏收藏、把玩的爱好者。

图 | 客居瀛洲大樂斋

大家或多或少也会从收藏拍卖及影视作品中看到一些铜镜的样子,大多泛黄,镜中人物变形,不易看清,实际上这是错误的,影视作品中对于铜镜的还原可以说是非常差。

而拍卖收藏品因为在地下年代久远,导致化学元素入侵,氧化通常呈现出黑绿色无法使用。

但实际上经过研磨的铜镜几乎可以与现代镜子相媲美,在古籍《淮南子·修务训》中提到:

“明镜之始下型,朦然未见形容,及其粉以玄锡,摩以白旎,鬓眉微豪可得察之”。经过打磨可以清晰的观察眉毛和髪鬓。

铜镜因为其可反光、可照日月,也被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这便有了神话和法宝一说。

《抱朴子》中提到铜镜是能够明辨是非,对于可以幻化形态迷惑人的妖怪,“惟不能易镜中真形”。

基于这一点,无论是原始的萨满教、正统的道教,一般都会持有一块法宝铜镜。

基于这种想法,古代的武士甲胄上也会在前胸或后背处镶上一面铜镜,叫做“护心镜”;

一来要害部位加强防护,二来因为迷信也有辟邪之用。唐代赫赫有名的明光铠,也是这个思路。

直到今天很多农村的院门口、大门口也都会挂上一面小小的镜子,具有镇邪驱怪的意义,只不过已经由昂贵的铜镜变为相对廉价的现代镜子。

在各地传统婚礼风俗中,新娘穿衣要有镜,进婆家门前要用镜照,洞房里更得有面大镜子。

更不用说各种神怪志异中出现的法宝铜镜了,《平妖传》中袁公手中的白色石镜,更有传说中的轩辕宝镜,真是难为这位华夏始祖了;

但凡有点什么东西想沾点仙气都要挂上“轩辕”二字。不过最为大众所熟知的还要数《红楼梦》中王熙凤的“风月鉴”宝镜。

关于镜子的故事真是太多了,翻翻封神榜、西游记的话,恐怕也是各种宝物,但玄幻归玄幻,人间还真是有宝镜。

唐玄宗就有一面爱不释手的八卦镜,只不过他似乎忘了唐太宗对镜的评价,以至于他还赏赐了安禄山一面铜镜。

唐太宗的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也正是如此,唐太宗以魏征为镜,称为千古流芳的明君。

皇帝尚且如此,平民尚能超凡?人人自当寻那一面镜子,可正言行,可正衣冠,可正神思。以镜正身,时时自观,常常自省。

中国国家博物馆铜镜欣赏

文物摄影 | 孟承光


▲战国 武士斗兽纹铜镜

▲西汉 “中国大宁”瑞兽博局纹鎏金铜镜

▲三国 变形四叶佛像对凤纹铜镜

▲唐代 高士宴乐纹嵌螺钿铜镜

▲金代 海水双鱼纹铜镜

▲清代 婴戏纹铜镜



說明|『東方生活美学』致力於中式生活美學傳播,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文字為本微刊原创,僅限交流學習,不做商用,侵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铜为镜,正衣冠;古为镜,知兴替;人为镜,明得失--董奕轩
元代(以铜为镜可正衣冠)铜镜
唐太宗李世民的一句话,翻译一下“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
以铜为镜 可以正衣冠
【以铜为鉴正衣冠】——中国古代铜镜
以铜为鉴正衣冠——中国古代铜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