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分刺法
userphoto

2023.02.03 辽宁

关注

所谓“分刺”,以针刺皮下肉上之分间-—“分肉之间”而得名。

“分肉之间”是一个具有非同寻常意义的特殊虚空:

其一,此处为表里的分界,由此至皮为表,由此至骨为里;

其二,经脉伏行于“分肉之间”;

其三,此为躯体部的最大的连续虚空,是为卫气所行的主干道,也是邪气住留的地带;

其四,气穴的“底”在分肉之间,故《胀论》特别强调刺气穴一定精准刺及分肉之间,不能不及,也不能过“分”刺及肉。

所谓“针不陷肓,则气不行;上越中肉,则卫气相乱,阴阳相逐”。

同样,刺谷气至的“三刺”法也是以“分肉之间”为界,所谓“已入分肉之间,则谷气出”。

可见,古典针灸中绝大多数有固定位置和名称的“经俞”-—脉输和气穴,其常规的针刺

层次都应当控制在“分肉之间”。

分刺法出现的意义不仅仅是继“脉刺”之后多出一种新的刺法,拓展了针灸的治疗域,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从刺五体转向刺五体间,

从刺实体转向刺虚空,

从“血”转向“气”,脉刺法中“经隧”的发现,以及三焦针法的核心技术“募刺法”的诞生,都与这一思路和视角的转变密切相关。

针法演变最核心的就是由实转虚。大智慧的古人因为发现“虚空”调气调神的作用远大于调形的实体。所以放弃了对人体解剖的深入探索,转向对虚空的“分肉之间”气机与神气运行的深刻研究。

故而,针刺,不是扎皮肉。而是介入人体腔内,表里之间最大的连贯虚空——【分肉之间】,以点带面,调气调神。

这也是为何张太溪万病只刺一针太溪穴而皆治的原因。

一石入湖,涟漪遍布。思透此处,针法毕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典针灸学大纲》三
腹针疗法、脐针疗法
8.治疗胀病的方法
详解徐疾补泻法
气 穴 穴
更年期腹针调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