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联艺杂弹]楹门摸象(一些碎语)
周大烟斗 楼主

  2004-08-28 02:30

  楹门摸象----一些碎语

  注:不成系统,各点中相互参述不少。

  一,关于联味:

  前几日与曲景双在QQ上交谈几次,就对联独有的风味,则区别于诗词曲赋等其他文体的风味各自谈谈看法。虽然我们两都是各在自己的概念中打转,谈不拢,不过倒产生了一些看法。对于联味,曲景双认为对联其目的性、功用性非常明显,在绝大多数的联体中,如贺、挽、赠等,包括景点的题联、铭志联等,其都带有非常明确的目的,挂上去让人瞧,或是挂上去给自己瞧:)大概是这样,有些记不得了,详细看法得请曲景双自己来说说。而我个人的看法则是联意的显露比其他文体明显,其精简性使然,即使是纯粹的景联,也比诗词中描景的要带有总括性,大概是诗词中还要有上承下接等,指向性上比起联只有上下联来说要不同。偶思考了许久觉得还是不太可能找出一个能较完整概括联味的东东来,大概原因是因为联吸收了众多的文体,诗词曲赋等,其文法可以从较古的到唐宋仍到现代的文法,可以从古朴大雅到俚俗诙谐等,其目的性上来说我觉得和诗词等不同的是,诗词不太好挂得那么好,楹联就不同了,醒目,而且还是阴阳结构非常鲜明的:)

  另外,与曲景双还交谈了关于一些似联而更似律诗中两联,或像词曲的看法,偶自己也觉得有这么一样存在,偶自己也写了不少严格来说不太像联的东东。看联,如果在短联的角度来说,出现律诗化句子显然是常有的事,而长联成词曲也是存在。而对于景联来说,偶觉得有时无可非厚,景联中包括古人也出现过像五律七律句子的,在我印象中并不少,有丽字,也有古朴字,就是到一定长联上还是有。另一点是由于景联未必产生太多的感叹,有时只是纯粹对于美景的欣赏。而另一些体裁,则把握度上应该比景联更容易些,但一样会有近于词曲等的味道,关键是在用字上,就我个人阅读古联的感觉,多数能与诗、词、曲明显区分开来的,用的多是古散文、史文、骈文等笔法,即使用近体诗、词曲等手法中,也多有挟用。

  二、关于联律及其工、宽:

  联律,大概比较系统概括的是马蹄律,但是非常不幸的是,偶个人觉得这一条律其适用性大打折扣,相信不是只有偶一个觉得。如上的一个理由,联吸收的文体众多,这个使之联产生出律的复杂性来。联中句子构成,可以由一字到九字等,其节拍性急促舒缓都有不同,具体视具体联而言。而联律中有一律,则诗律于五七言(还要区分五七言的联是否为诗式句子)而言,其应该在古联中显然是比较多,就是到长联中还是有所采用,这一点不就多述,有兴趣的朋友找找看。至于变格体,有一些变格为数不多,至于句脚的上仄下平变化为上平下仄等则时有见之。

  对于联句,四言和六言多来自骈文,五言和七言多来自律诗,五七言中被骈文影响的句子不少,如: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与、共其实是骈文中的虚词(这个观点依然是陆震纶先生的,偶觉有理,所以随手拈来:),不然按某些工对观点来看,与共还不合掌:),如诗中也有同义相对者,如老杜的“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中的缘、为,也是虚词不作实指。 到了后来的发展,出现了用词中的一字豆,和曲中的衬字,这使得情况更复杂些起来,这也是使得联俱有词曲味加重的原因,和诗化的情况更不一样。

  句脚上,不押韵显然也是骈文的特点,而且也讲究对仗和平仄的相对,这个按排使得对联的灵活性更强。系统而言,联律最早应该是脱迹于骈文的四言,在发展中吸收了律诗的对仗,而其中因其灵活性产生出复杂的自对、相对(长联上这一特征更明显,其自对从句中到分句,从一字两字到五七字);而平仄与词的对仗上也产生了一些灵活的变通,不过偶以为这个变通多半还是先受到律诗的影响。既然产生了变通,工宽之说也就随之而来。工对包括词性、平仄都要工,词性上同类对,平仄上相对。宽对先不说,说说工宽之间的邻对,这个是指类近的事物相对,这种情况很多。再就是到宽对,这个就一般就是指词性上名对名、形容词对形容性等则可。但是由于句子的构成性,特别是对联这个,其宽对性质灵活变化远远超出律性。相对而言,对于词组的构成不是同样结构,在我个人看来并不属于宽对之类,如”日月“对”江心“之类(不必叫我找例子吧:)

  这里不得不谈下意对这个,意对则是从字面上看来不成对,但是在意思上可行,意思上所指为时间性或方位性等而论,如“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杜甫:武侯祠)中的”伯仲之间“与“指挥若定”,或者也可以看作成语对;如“晚凉看洗马,森木乱鸣蝉”之“晚凉”对“森木”(也是老杜)。再看看一个例子,清 陈作舟一联:

  佛笑似欣人迹少

  僧稀常觉鸟声多

  笑、稀是词性不同的,但是意思上行得通,在联中只一处用宽,也可以看作是补语构成,不过不是现在的语法结构。意对还有一种情况是由补语构成来对,如”檐前“对”歌罢”,意则是便是方位性与时间性,按古语法看是名补与动补;再如:

  云从天出,天然奇峰天生就

  月照台前,台中胜景台上观 ----天台山寺联

  另外如:

  登楼便欲凌风去

  临水应知得月先 多景楼 镇江北固山

  北斗七星,水底连天十四点

  南楼孤雁,月中带影一双飞

  片云头上黑

  孤月浪中翻 纪昀

  去对先、点对飞、黑对翻等类型也是常有的。严格来说对联宜用虚实死活来分析,而不必以语法结构生解,特别是现在的语法结构研究受到西方语法的影响,对于古联的分析不太理想(当然我学识有限,所以得找个理由)。在上下联的结构上,能相同结构当然为工,非相同结构也不乏其类。至于古人常用的宽对法则,在我收集的《诗中对仗之种类·借鉴于联中意境类》,于联中也时有见到。

  可以归总为两种情况,一利用字面工对使之不同结构形成对联,二是利用相同结构使其中字产生变化,如词性变化,涵生的所指性质等。

  偶不排斥宽对:)灵活运用宽对比只工对的联来说,是存在更多,而且不乏历代名家。尺度之间,若依之有法,未必只单单一个”不成对“可言,古人讲究的是虚实死活,说得玄点是阴阳哲学,而不是逻辑学。古汉语是会意为主,语素如何组合成词,词如何组合成句,都离不开语境,而没有必定的逻辑性,是以人的生活经验为主,这点与西方语法是有不同的。

  三 今古

  所谓今古主要说两个方面,一今韵古韵,二今人之联与古人之联。

  新韵的一个基础是广泛的普通话,而古韵的基础则是文化沉淀上的。对于音韵文体来说,平水韵的产生恰是使其更成熟的一个原因,而且平水韵也不是每朝每代的发音都一致,可以说是形成了古代诗词的音韵规则。学联相信人多数对古典文学有爱好,在用词遣字上难免受到古人的习惯所影响,则有便利性,这个便利性带来的效果也是显而易见。而且汉字是音形义俱全的语系,古今音的不同并不影响对古人的文字的理解。而新韵的基础是为了使之读之切合今人之习惯发音,做到平仄上的协调。偶不反对,好像现在是各行其是,爱用古就用古,爱用今就用今。不过觉得废除古韵上倒不必要,如果趋势是新代替古,相信也要一段时间,也不紧于一时之大砍。二者,今古韵的不同真的产生平仄上今天的严重不协调嘛?平仄的相对协调在

  打赏楼主 只看楼主脱水模式

  广告图文揭开家父坚守的祖传“秘蜜”

   周大烟斗 楼主

  2004-08-28 02:30

  1楼

  四 捧棒篇

  原来是想名叫什么意理趣气等的,想了想,还是叫捧棒的好:)特别感谢几个联友肯提供联集让我大肆砍杀一通,过足品头论足之瘾。

  联之好坏,首在其意,外为其字。不同联有不同气味,所以我对于以联格分高低这一说法并不看好,一种感情自有一种味道,一种人生自有一种风采,只要不俗得泛滥,媚而卑贱,按电视台词叫”风流而不下流“者也。

  联之气势风味和读音有莫大关系,这也是炼字的头痛处,不仅要达意,还要读时产生的语境恰到好处,渲染出其氛围来。气势欲高古者当何字,欲温婉者当何字,欲艳丽当何字,皆在一指之尖,一舌以连。虚字是个好东东,之乎者也或许老得掉牙,不过用得好者,一联之活势则是分明而见。有些联是上下之联一味调染,有些联善用对比之冲击感,说实话,后者写得好的网上我看过的还不多,所谓对比之冲击感,以大接小,以小接大,以时空对比,以欢乐哀伤对比,种种之类,若老杜之“天地一沙鸥”,若黄遵宪之“一灯红接混沌前”等者,其技使其境更上一层。长联多铺排者,虽说易于短联,但铺排堆砌也是一线之隔,若其气脉不能活之,只剩死物。短联不宜为,一字少若意少,二意多而字不足,三造境不宜占地。说理联最忌理不足,力度不足,又忌理过多,力度用得过大。

  还是说浪子的:

  食堂

  二两饭花一块钱,有官相护,叹此恨向谁申诉?

  三分地挤四千人,望眼欲穿,问何人误我青春!

  这联好处却非于联,而在于题目,如果没有题目,这上下联就连不上地方。但这联有不足处,都是在后两句,前两分句到那气就泻了,特别是最后一句,整个成了半窦娥半怨妇。另外,误我青春者,以”三分地挤四千人“来看,显然跳跃得快些。

  读书

  读易则迷,读骚则恸,读陶令则思隐,读谪仙则欲狂。撑来学海扁舟,欲向书中寻妙趣;

  观清者敬,观佞者忧,观迷途者伤怀,观立业者自勉。尝尽人生百味,何须世外觅玄机?

  浪子这联却写得不错,有一此则不到位,观佞者忧,忧字力不足。好处在于后两句,收得了前面的铺排,不使摇摇无基,尤其”尝尽人生百味,何须世外觅玄机”,唯嫌前面用的是“观”,不是感;观有局外之意,感则有所触。

  怀抱昆仑的三联:

  何必深究一字,得大意象,则云崩海啸

  无须苦吟三年,有真情怀,则岳峙渊停

  这联说理力度已足,只是前面六字不宜用,一未涉则未得究竟,一跃而就之天才或有之,然为终极之实来于探索之始;二有中四字,理已说透,前何须再行补缀。

  许多往事,偶或上心,念及惟怅然一笑

  几个路人,纵曾知己,说起来素昧平生

  这联则是出新意,古人虽有所到,但不及此联之深。用字也恰到好处,淡淡伤感,其情也非一人所有,却是今人多有感之。

  传上苍之怒,发奔雷而鞭九鼎

  会太乙之玄,幻鸿羽而遁三清

  楚书锋的:

  要轻轻捧起,最是宽容多浪漫;

  别紧紧攥牢,须知重压会流失。

  看此联者,应是个洒脱于感情问题的人:)从语境上来的,有一处略逊,就是“须知”两字,与整体新时代味道的字有些不协,不过此处怕也是难以用新词所代,还是受到古语所影响。另外是因联的精简性。

  山类高人,欲识当有上层境界

  水同智者,相望若来几许冥灵

  此联有数处病,看上去像是不错。有上层境界,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意思相若,但却用得不佳,欲识者当是上层境界,而非有,故老杜的“会当凌绝顶”不妨也拿来夺胎换骨。或者说是欲识者当有,则“当”字表达有些不稳。上联既有所指,下联却流于鬼乡,冥灵者,智者所有乎?所至乎?所为乎?还是“冥冥之

  中自有天意?还是”冥灵不灭“?智者显得苍白无力,不知何依。不类理趣,不类

  感怀,不类景,联之前后不协。

  掬花挹月的:

  思念

  痛苦的温馨,美丽的孤独,不以那重山形远近;

  幸福中忧伤,甜蜜中惆怅,但因这一月感圆缺。

  这联对比用得很现代,也很有冲击,但是冲击之余后面欠点东西。远近、圆缺的暗示性比前面偏于温柔了些,以鲜明的对比形成高潮之前的波涛,却等不到这高潮的来临,前面像个局中人,后面像个旁观者,其情何薄:)

  残缺

  月有一钩天造就;

  神无双臂美生成。

  又是个好题目,题目是点晴之笔,联是条龙:)假设只有联,那未其上下相隔就远点,上联月,下联神,放在那都显得仓眼。一旦点明,残缺之美,月有缺时,却不见得不美,不然古人什么月儿眉怎么来的:)神如无意外,当是指西方那个美神了:)

  题美琪大剧院

  自在逍遥大世界

  迷离幻妙小人间

  这个是老路,和那些明清戏台联差不多,浓缩之下,千古自然也是如此。

  实用对联

  ●〇题某水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百工若少之,何以试茶酿酒?

  骚客因怀此,方能泻月浇花!

  注:无水,生存当忧虑,情趣难抒怀。

  于联而言,后面都承不起前面,百工其何大,以茶酒若只为下联之骚客起阶,则不必之,有题目之意,当可再铺开其势。缺少水,不仅仅是工业,就工业而言,于今天,大可抛开茶酒。而下联则是酸儒之笔。

  捧棒暂时就这样,时间有限,学识有限(自己都是差等生)。

  打赏楼主 评论 只看楼主

   周大烟斗 楼主

  2004-08-28 10:24

  2楼

  自己翻,高阁有一联忘了棒捧,算了,放过:)

  打赏楼主 评论 只看楼主

  桑榆未晚

  热帖脱水版:只要有你在,一切都刚刚好

  查看详情>>

   周大烟斗 楼主

  2004-08-28 10:30

  3楼

  补充一下今古处:

  今天为求新者,常有向僻、涩、晦等处发展,我个人认为这不是种好现象。

  打赏楼主 评论 只看楼主

  叶落无题

  2004-08-28 10:33

  4楼

  嘿~~偶这样的应该也算沙发吧~~~~~~

  打赏TA 评论 只看TA

   周大烟斗 楼主

  2004-08-28 11:23

  5楼

  三 今古

  所谓今古主要说两个方面,一今韵古韵,二今人之联与古人之联。

  新韵的一个基础是广泛的普通话,而古韵的基础则是文化沉淀上的。对于音韵文体来说,平水韵的产生恰是使其更成熟的一个原因,而且平水韵也不是每朝每代的发音都一致,可以说是形成了古代诗词的音韵规则。学联相信人多数对古典文学有爱好,在用词遣字上难免受到古人的习惯所影响,则有便利性,这个便利性带来的效果也是显而易见。而且汉字是音形义俱全的语系,古今音的不同并不影响对古人的文字的理解。而新韵的基础是为了使之读之切合今人之习惯发音,做到平仄上的协调。偶不反对,好像现在是各行其是,爱用古就用古,爱用今就用今。不过觉得废除古韵上倒不必要,如果趋势是新代替古,相信也要一段时间,也不紧于一时之大砍。二者,今古韵的不同真的产生平仄上今天的严重不协调嘛?平仄的相对协调在音韵文学大体是汉魏之后才形成局面,而且其后还是有不少人作古体诗。古体诗有个特点,就是可能产生整句为仄或为平的句子,对于近体来说,那是不行的,但是在读音上产生问题了嘛?好像汉魏古诗读来的揭抑顿挫还比近体诗强,这里附说个人的一个以为,古代哲学中的“和”,所谓和就是阴阳协调,平仄自然是一阳一阴的,四声之说实际和音感并不太紧密,而是和追求“和”的思想有关系,儒学者也:)纵是用平仄句式合于律来写诗写联,一样会产生读之不畅的现象。这不仅仅是平仄上的问题,而是字的高低长短音调带来的,这一点可以参考孙逐明 先生的《平仄理论研究中的误区》http://www.fpe95.com/bbs/dispbbs.asp?boardID=7&ID=2665 。

  据说有几个联友已着手新韵改革联律,不过似乎还未见成果,至于共识又不知道如何。

  今古之联如同今古之诗词一样,多数都是古人好,当然偶尔也有一两个古人写的也会比现在优秀者差。这个和大环境有关系,时代的文化特征自然在其时代的文体上显示出来,对于古文基本功来说,今天多数人连古时的小学水平都没达到。这个厚古薄今的看法自古就有,不过偶看法是古人也未必有达到今人之处,泥古与复古是不同,历代真正的提倡古文大家却不是泥古(明一些人例外),李白杜甫不是也说说“大雅久不作”等说嘛,结果他们开的是新局面,韩愈之流也是如此,只有结合自身时代始是正理,这也得涉及到创新的问题上。

  创新不是字面的,还在意。但是有些“意”却是古今通然,如感情、战争之类,有时也不必处处求新,首先表达好所要表达的意,再如有些景,如山山水水,有时未必就能脱出旧框子。那么字面的新是否就代表新,不一定,如果抽离一些名词上带来的意象,还是可以看到其意并非独独只能于今天。像飘萍浪子的二联:

  食堂

  二两饭花一块钱,有官相护,叹此恨向谁申诉?

  三分地挤四千人,望眼欲穿,问何人误我青春!

  不打上食堂这个题目,其上下联又何处只能着于今天?这联稍后在下面棒捧篇说说。

  上课

  早已神驰物外,论周公于易,聚庄子于蝶。任凭尔口水不绝,问谁理会?

  忽而铃响耳边,悟明镜非台,喜池鱼非我。刹那间佛光普照,得大解脱。

  这一联更明显,比起上联来说,这个题目产生的作用更弱些,如果把”铃响“换成”钟响“,恰恰正好用于说理谈禅之类。

  今古之间,能有几多意,古人翻新多出夺胎换骨之术,实则其意仍承于前者,今人又何尝能尽处开新花?不过话说回来,大处或难出新,生活这东西却还是与古以远。

  打赏楼主 评论 只看楼主

   周大烟斗 楼主

  2004-08-28 11:24

  6楼

  让系统吃了一段,补来,NN

  打赏楼主 评论 只看楼主

  斯皮儿博格

  2004-08-28 12:09

  7楼

  “无须苦吟三年,有真情怀,则岳峙渊停”,你说前面的不宜用,也只有前面的字是作者自己凑的,拿诗韵合壁上的岳峙渊停云崩海啸凑了一联,噫吁天涯无人,连这都看不出来。“孤独,不以那重山形远近”,为了把孤独说成远近就这样胡扯。要是批评对联的文章倒也好,你还是引导大家看同光的楹联罢。

  另外文章这样写,好像曲景双等等成了大家一样。文革上海帮老手段。中国人呐,啧啧。

  打赏TA 评论 只看TA

  凤箫卿

  2004-08-28 12:47

  8楼

  :))))))

  打赏TA 评论 只看TA

   周大烟斗 楼主

  2004-08-28 15:32

  9楼

  呵,用了诗韵合壁的就有问题嘛?点石成金还是点金成石倒存在看法,古人把用得好叫化得妙,用得不好叫糟塌。是金是石只是我的看法。

  孤独,:)有时近在眼前却也近不得,有时远在天涯也思之以倍。孤独在什么时候不用以远近。

  为什么只能批评呢?偶欣赏下不行嘛:)再说,我的看法未必与你一样。胡扯为何?能不能给个说法?

  斯皮兄抬举我了,引导两字我当不得。

  曲景双等等是不是大家,我在文中没有吹捧过吧?就联言联,你认为不好的就说说自己的看法,别矛头一引向了西方。倒是你以为是大家了,我只和他谈过几天关于第一的看法,写进来是自然而然的事。另外,我怕捧棒了别人的联不太好,免得说我攻击之类,这几个网友是事先征得其同意。

  怎么写都可以挑出毛病,不说是捧人就是说捧已的。偶懒得与说这个,若真以名无物,想来也不会为他人名不名而耿耿于怀。佛印和尚说狗屎之眼看物,皆是狗屎;佛眼看物,皆是佛法。信也!

  我年纪轻,没经过文革:)

  打赏楼主 评论 只看楼主

  九款心装

  2004-08-28 15:37

  10楼

  :))

  打赏TA 评论 只看TA

  绝非女人

  2004-08-28 15:43

  11楼

  这里不砸了,负责灌水~~

  打赏TA 评论 只看TA

   周大烟斗 楼主

  2004-08-28 15:46

  12楼

  非女要是来砖,俺是欣然把身迎上:)

  打赏楼主 评论 只看楼主

  海望客

  2004-08-28 16:24

  13楼

  好铁!!!!!!

  手头无砖无烟送

  心里有情有义切

  : ))

  打赏TA 评论 只看TA

  刀闪欢

  2004-08-28 19:08

  14楼

  困困,俺来灌灌水。

  :目

  打赏TA 评论 只看TA

  天涯游戏

  2016-01-24 12:15

  广告

  梦幻西游猴年新玩法:剑会群雄


  查看详情>>

   周大烟斗 楼主

  2004-09-16 17:32

  15楼

  五 用字之份量

  这个是最近才补上的。关于遣词用字,古人说得很多,不多烦述,相信多数人这功夫下过不少。今天之时,有些意象已不同,有些忌讳已不复存在,有些事物却是古人所不能为,但还是有些地方要注意。如所写的对象,则人物之身份,景色之时节,事件之性质等。景色上江南江北所差异者也甚,故有时非所至者能知之,但不悖常理者当也要所注意。外,造境烘托之说,视具体而言,常者、非常者还是有所不同,若非非常之意之事,则跳脱之间也当兼顾常情,古人造境也不多见游离过甚,视题材而言。人物之身份,老生常谈之人物,欲脱新意,毕竟联短而简,若所铺未能确所达之意,兀兀只遗一意,则未免疏漏;人物之身份,当切所生平,虽各人眼中自有各主,但也不宜指鹿为马过甚。事件之性质,视作者手段而言,若乎一卑淫之心则不必多言之;事件之性质,若作者敛情易内,则与张露者不同之,如只余场面、意像等,则不是那么容易感触到,或汇变成另一面者,如大悲却以大笑,大痛却以大沉静等等,意思是说当一种情感过度集中,可能产生像不是这种情感的样子;此是对于其情而言,而对于其性质,也复如是,譬如伊拉克事件,有些联风只幸灾乐祸,媚色风流而去,则离联心远甚。

  打赏楼主 评论 只看楼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联漫谈
骈文创作八法之三 ——马蹄律【张秀东】
欣赏学习中国楹联必读 陆震纶 《对联结构》 上
如何写对联
马蹄律运用
老街诗词闲话136-对仗种类与前世今生 10分钟了解诗词创作小知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