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双孢菇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近年,双孢菇市场行情一直很好,聊城市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但栽培中会常会遇到栽培料受不同病害浸染而减产的状况,造成一定经济损失。针对这一状况,就目前双孢菇常见的病害及其防治做简要介绍。

  双孢菇主要病害有疣孢霉病、细菌性斑点病、褐斑病、软腐病、白色石膏霉等。

  一、疣孢霉病

  又名褐腐病,是双孢菇子实体生长过程中极易发生的病害。适宜发病温度在26℃左右,在通风不畅和高温高湿的环境下易发生。发病时侵染双孢菇子实体,致使菇体表面呈浅褐色腐烂状,并有浅褐色液体溢出,散发难闻气味。

  防治方法:培养料在菇房内二次发酵时可结合巴士消毒和蒸汽消毒,做好培养料的杀毒。发病时及时摘除病死菇,用40%的多菌灵800倍液和70%的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交替喷施。加强菇房管理,避免高温高湿,注意通风换气。

  二、细菌性斑点病

  病原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生产中使用不洁净的水且通风不及时时易导致该病发生。发病时子实体上有针尖状大小的病斑,后迅速扩大,变成浅褐色并腐烂。

  防治方法:可使用石灰次氯酸等对水体消毒,去除水体中病原菌。生产中注意控制控制空气湿度,及时通风,使空气湿度维持在90%以下。

  三、褐斑病

  又名干泡病、轮枝霉病。致病菌为轮枝霉。发病时在菌盖上形成褐色斑点,后期凹陷并转为灰褐色。

  防治方法:喷施40%的多菌灵800倍可湿性粉剂,注意通风降低空气湿度。

  四、软腐病

  发病时,菌床出现白色棉絮状菌丝,并迅速蔓延,若不及时控制,可扩展至整个菌床,在湿度较大情况下,可全部覆盖子实体,只看到一团白色的菌丝。后期,白色絮状菌丝变褐红色。在双孢菇整个生长期都会受软腐病病菌侵害,被侵染的子实体变褐色直至腐烂。

  防治方法:患病部位喷2%~5%的甲醛稀释液,或撒些石灰粉。

  五、白色石膏霉

  又名臭霉菌。发病时发病斑块长出浓密的菌丝,逐渐变成浅黄色石灰粉状,有一种难闻的气味。病菌常发生在覆土的表面,初期为白色浓密状菌丝,成熟后变为粉红色。

  防治方法:增加培养料中过磷酸钙的使用量,在发病部位喷40%的多菌灵800倍可湿性粉剂。

请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羊肚菌栽培病虫害防控指南
食用菌常见病原性病害及防冶方法
食用菌栽培技术--辅导6
《食用菌病虫害防治200问》
引用 食用菌生产常见问题及解答(王立安教授答记者问)
双孢菇出菇期生理病害的防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