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书法中,这7条,就是你后悔没有早点知道的秘密!

这是一位90后艺术系学生的投稿,行文流畅,观点鲜明,读后会让你对书法有一个统领全局的清醒认识,值得推荐。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化都市生活中,种种利益诱惑喧嚣尘上,我们厌倦着熙熙攘攘、人来利往的生活,却又于高楼大厦间穿梭,灯红酒绿中迷惘。不禁莞尔思及古人,“明窗净几,笔砚纸张皆极精良,亦自是人生一乐”。纵然没有甚是精良的笔墨纸砚,只是极简的一杯热茶,一只狼毫,一张宣纸,轻蘸墨液,律动的是线条,宁静的却是心田。

无数人在对心灵安顿的道路上,若合一契的选择了书法,并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的持之以恒。却于蓦然抬首间,比诸古人碑帖,扼腕叹息,差之甚多!看完此文,转变就在当下!学书法中,这七条,就是你后悔没有早点知道的秘密!

1

书法书法,核心在法


书法绝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写字,而是处处渗透着“理”与“法”。书法之“法”,有执笔法、用笔法、结字法、墨法、章法、临摹法、创作法、赏鉴法......这是从高屋建瓴的层面来讲,具体到各种书体,每一种书体,又各有其笔法独特风貌,《书谱》云:“篆尚婉而通,隶欲精而密,草贵流而畅,章务检而便。然后凛之以风神,温之以妍润,鼓之以枯劲,和之以闲雅”,这还不论每种书体中不同书家不同书风不同书贴中所体现的丰富的笔法。而许多习书多年,无甚精进的书友,便是简单地理解“用笔千古不易”,将书法“技”的层面想象的过于单一。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学书法,就是体会丰富变幻的各种法度,这既是认识论的问题,也是方法论的问题。

 孙过庭《书谱》圈

2

书法入门:楷、隶、篆皆可


随着书法的大热,市场上许多书法培训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看着一个个稚嫩的脸庞手执毛笔,欣慰之余,许多专家为他们入门究竟选择何种书体探讨和忧虑,将“第一口奶”看得颇重,甚至立定生死其实从楷书入门或是隶书入门亦或是篆书入门都没有太大区别,篆、隶、楷、行、草,用笔方法虽不同,但笔性都是相互融通的。真正的书法家,会根据自己临摹创作不同阶段的需求,以不同的书体调节自己的习书状态。

3

选帖:先精后博再精


临摹经典碑帖是每一位学书者的必经道路,这是因为“取法乎上,而得乎中;取法乎中,而得乎下。”

经典碑帖中凝结的是中国书法历经千年的智慧凝结,我们可以在最短的时空内对中国书法的全貌加以审度和把握。所以初学者在进行选贴时,首先要先从每种书体几本最经典的碑帖入手,对这一书体的用笔方法和结构特征有整体的认知,这一阶段要练熟练透,这是“精”。

 长按上图可分享到朋友圈

许多人学书进步甚微,其根本原因便是这一阶段的”精准临摹”浮于表面。这个时候不妨用单页反复精临法,或是“双勾法”,为的就是扎实深入。

而后,便要按照这种方式,将各种书体的经典碑帖都过一遍,以达到对书法五种书体形式特征和风貌的宏观把控,这是“博”。

再然后,便是对每一种书体,根据自身的兴趣和趋向进行再深层次的挖掘,并力图从更高的学理层面理解,做到形神兼备的“精”。如此循序渐进,反复品味。

4

书法的结构:映带左右

书法的结构就是指点画、位置、多少、疏密、阴阳、动静、虚实、展促、顾盼、节奏、回折、垂缩、左右、偏中、出没、倚伏、牡牝、向背、推让、联络、藏露、起止、上下、仰覆、正变、开阖之次序,大小长短之类聚,必使呼应,往来有情。

赵孟頫言:“学书有二:一日笔法,二日字形。笔法不精,虽善犹恶;字形不妙,虽熟犹生。”历代书家都极为强调书法结构的重要性,因为势态和映带美感均由结构而出。便如一窈窕美女,五官端正只是好看,唯形态优美方显韵味。

孙过庭云,“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中国书法的结构是外状其形,内含实理的,绝非是常人所认为的组合搭配那么浅显,其间内蕴的是阴阳,是哲理。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左)王羲之《丧乱贴》(右)
5
章法与形式

书法艺术的美不仅体现在丰富的用笔之中,单字的结体之中,更表现在字与字的安排之中,行与行的章法之间。章法的“失之毫厘”,往往导致作品在意境上“差之千里”。相同的书体,相同的用笔,相同的结体安排,用不同的章法形式表现,所彰显的是不同气象,所营造的是不同意境。

书法的章法有界格式、疏朗式、随款式、界格信札式、文识各半式、团扇对联式等,形式有中堂、横幅、条幅、条屏、扇面、斗方、册页、手卷、对联......有时候同一幅作品,以不同的章法和形式展现,便别有一番韵味

6

墨色变化


国画讲“墨分五色”,浓淡干湿焦,书法亦同样注重用墨,其丰富变化绝不仅仅五种,有浓墨、淡墨、焦墨、干墨、湿墨、渴墨、涨墨、宿墨、冲墨等等。如果说用笔与结构是书法的筋骨,那么用墨则是书法的血肉,书法线条通过飞白、枯润、浓淡的变化,而营造出不同的意境,或凝重,或清远,或萧散,从而将作品的内蕴得到了拓展与升华。

 怀素(左)  米芾(右)
7
节奏韵律

节奏感是音乐的生命,同样也是书法的生命。许多习书者的书法用笔、结构、章法看起来法度备赅,然通览其作,气息不畅有阻滞感,便是因为没有掌握书写的节奏韵律。

王羲之在《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中说:“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便不是书,但得点画耳。”可以想见,若是一幅字,大小、粗细、长短、轻重一致,那还是书法嘛?

以天下三大行书为例,《兰亭序》、《祭侄文稿》、《黄州寒食帖》,字的大小参差变化不齐,用墨浓淡、燥润相宜,粗细有别,长短不一,有正有欹,中轴线摆动交错,处处荡漾着节奏韵律的动感。

我们临帖,不仅要把握表象的具体技巧,同样也要窥视艺术更深的层面,是情感,是意境,是格调。

 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兰亭序》
 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祭侄文稿》
 天下第二行书苏轼《黄州寒食帖》

“有以寓其意,不知身之劳也;有以乐其心,不知物之为累也”。愿看到此文的每一位书友,都能有所启迪,书艺精进,并于书道间升华我们的人生境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书八十年的几点心得
书法用墨方法
书法欣赏基本要领,搞书法不得不看!
教你如何写草书
汉字书法艺术及其欣赏
如何系统的学习书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