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白石翁画鸡之妙法


白石老人


白石老人自幼在家乡喂牛养鸡,对鸡的生活特别熟悉,老人察看它们的形状和动作,时常进行写生练习,三十岁之前画鸡就已经很生动了。


白石老人三十岁前作

老人最初画鸡雏用圆点法表现小鸡的外形,然后添嘴、眼和爪。

自己感觉不生动,只有其形,未得其神。

六十三岁时画的小鸡已有改进,他能以鸡爪的安排,巧妙的表达出小鸡的各种动作(小鸡有立着的,有啄食的,有飞跑的,非常生动。)

七十岁后,老人又觉得圆点画法还不够恰当,进而用圆点法和平涂笔合用,显然能把小鸡的胸部和腹部分开。

八十岁以后老人画鸡的技法才算最后成功。

在用笔用墨上、浓淡墨变化上、圆长笔的运用上,显然与从前完全用圆点法不同了。

老人熟练的掌握了墨色的浓淡干湿,巧妙的把小鸡身上的绒毛质感画出来了,小鸡的各种神情动态也画出来了。

白石老人画法上这样的变化,绝不是一两天的事,要在长期实践中才能逐渐体验出来。老人说:“余画小鸡二十年,十年能得形似,十年能得神似。”

此外,老人画鸡笼也很有研究。


笼子是用竹条竹片编成,竹条的浓淡墨表现的很清楚,用中锋画竹条,表现出细圆的感觉,笼子底部全用侧锋干淡墨画,表现出了笼底竹片有扁平和纤维的感觉,

总之,老人作画一点一画都有他的道理,绝无敷衍无用之笔。

白石老人画公鸡,能画出身体不肥而强健,能飞跑、能跳跃,很灵敏的样子。鸡毛安排的自然,鸡尾几笔交代的清爽,表现的瘦健有神。

白石老人为表现鸡的肥硕和重量,画鸡腹部时横写一笔浓墨,直连鸡腿,巧妙的加重了鸡的重量感。

这是老人长期观察写生所得,过去的画家是没有的。这一横笔需与上部的羽毛似断似连,留出一隙空白,才能表现出生动来。

此外鸡冠的雄伟、鸡爪的笨重、鸡眼的英锐,都能表达出来。

鸡背部分,因太光,加一笔小毛,破开圆背,更显背毛生动自然。这都是老人技法高妙的地方。

白石老人言:“我对鸡观察和研究的时间比画鸡的时间多的多,所以才能有神。”

老人告诉我们:画鸡写生基础打不好,临摹多少遍,也是流于形式,不可能画到神似!


白石老人题画鸡诗

饲之不饱复如何,伏卵家家赶打禾。

天下将雏论五霸,恒河沙少小鸡多。

人正眠时不必啼,锦衾罗帐正双栖。

佳禽最好三缄口,啼醒诸君日又西。

渴时共水一盆,雏时优劣何分。

为雄应当善斗,为雌不要司晨。

菜味入秋香,何来虫似蝗。

家鸡入菜圃,虫减菜俱伤。

一生消得几清晨,朝气还钟早起人

天下鸡声君听否,长鸣过午快黄昏。

 成群无数,谁霸谁王。

猖獗非智,奸险非良。骄鸣轻斗终非祥。


白石老人铅笔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齐白石小鸡和大鸡的创作方法
如何“闻鸡起舞”?
【嘉德秋拍】故园游弋 | 齐白石动物及花卉四屏
齐白石画中的公鸡带小鸡
齐白石笔下的小鸡
白石老人画小鸡,太可爱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