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62】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研究现状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IMPC)是一种少见的乳腺癌特殊类型,占乳腺癌的3%-6%,生物学行为上表现为高侵袭性、预后差等特性,有人称之为“乳癌之王”。 2003年新版WHO乳腺和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病理学与遗传学分类中,在乳腺上皮性肿瘤项下增加了一种新的类型——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IMPC) 。IMPC定义为在类似于脉管的间质裂隙中肿瘤细胞成小簇状排列的浸润性癌,形态与微乳头状导管内癌相似。微乳头状癌只是一个习惯性名称,其微乳头不是真乳头,没有纤维血管轴心。IMPC在 1950年由Fisher等首次报道,当时被称为具有桑甚体样形态学改变的浸润性乳头状癌。1993年,Siriaunkgul和Tavassoli 正式提出了IMPC的概念,此后有关IMPC的研究陆续报道。长期以来IMPC一直被认为和被诊断为浸润性导管癌的一种形态学上的亚型,或称之为浸润性导管癌伴微乳头状分化;或被误诊为相对预后较好的大汗腺癌,另外由于其发病率较低且多与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al carcinoma IDC)混合存在,极易漏诊。2003新版WHO乳腺病理分类将其列为新的独立类型,近年来逐渐引起国内外临床及病理医师的高度重视。


经采用Medline数据库进行检索,国内外有关研究论文共计83篇。其研究内容涉及到临床病理特征、雌、孕激素受体(ER、PR)及HER2/neu表达、黏附分子(N-和E-cadherin,CD44)、微血管密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及其受体(VEGFR-3)、间质内浸润淋巴细胞、8号染色体和基因水平等方面;也包括发生在结肠、肺、胰腺等的IMPC个例报道及其临床病理特征的研究。迄今国内外对IMPC的诊断标准、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预后等方面的意见不一,而国内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国内研究还停留在个案报道及单因素研究,没有大宗病例统计数据。临床医生对于IMPC认识程度不深及重视不足,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也存在很大分歧。


临床上单纯性微乳头状癌十分少见,大部分病例是浸润性导管癌的局部区域有微乳头癌成分结构,也称之为混合型微乳头状癌。虽然WHO(2003)乳腺肿瘤病理分类中将IMPC确定为乳腺癌病理类型中的一个独立类型,但编写小组并没有明确提出微乳头状癌的成分占多少才能够诊断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由于微乳头状癌的成分在浸润性导管癌中所占比例差异很大,文献中采用的诊断标准也不一致,多数认为微乳头状癌的成分大于50%才能诊断为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


与一般的浸润性导管癌相比,IMPC在发病年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方面无明显差异,诊断依据病理学的特征性形态学表现。高淋巴结转移被认为是IMPC的主要特性。笔者统计了近四年科室收治的61例IMPC,进行相关研究。其淋巴管浸润率为73.8%(45/61),淋巴结转移率为75.4%(46/61),与文献报道相近,远高于单纯性浸润性导管癌(IDC)的淋巴结转移率。一般而言,肿瘤大小是影响肿瘤淋巴结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对IMPC这种高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及其淋巴结转移转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IMPC的T分期与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统计学意义。IMPC的T1分期肿瘤(早期病例)即有70%(21/30)病例发生淋巴结转移,肿瘤最大径<1cm的7例IMPC中就有2例发生淋巴结转移,其中一例最大径仅为6mm,2例发生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病例的原发病灶最大径为2.5cm及3.5cm,故IMPC转移倾向明显高于不伴有微乳头状癌成分的浸润性导管癌病例,这与临床工作中较小肿块却发生多发性的腋淋巴结转移现象相符合。因此,伴有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成分的浸润性乳腺癌应该引起临床医生的充分关注。


肿瘤细胞浸润、转移的机制非常复杂,涉及到多种黏附分子、基质蛋白酶、细胞因子以及相应的信号传导和基因改变。目前IMPC的高淋巴结转移生物学行为特性机制目前尚未明了。研究中肿瘤组织中IMPC成分的多少与淋巴结转移无统计学意义。特别指出,微乳头状癌成分小于10%的16例IMPC中有12例发生淋巴结转移(2例为微小转移灶)。研究同时分析了原发灶与淋巴结转移灶中IMPC成分比例关系,淋巴结转移灶为纯IMPC成分及以IMPC成分为主合并其他浸润性癌成分的比例为90.7%(39/43),原发灶与转移灶二者具有同源性。付丽等人研究发现IMPC肿瘤细胞不论是在原发灶、脉管内还是转移灶都是以同一种形态的微小乳头或微腺管结构存在,即以“肿瘤细胞的集团性生长侵袭转移”为特征。


综上所述,IMPC是一种高淋巴管侵袭性、高淋巴结转移能力的特殊浸润性乳腺癌,IMPC极高侵袭性和淋巴结转移率的生物学行为并不取决于肿瘤的大小及肿瘤中IMPC成分的多少,而可能与IMPC成分本身的性质,如肿瘤细胞的异型性、间质反应等因素有关,临床医生及病理医生加强对其的认识对于正确治疗和提高预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转自 艾迪康病理诊断)


四川病理感谢您的关注。

点击本文题目下方蓝色“四川病理”快速关注我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利用大数据建立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患者术前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
一例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癌引起的思考
乳腺黏液癌临床病理诊断要点及有关问题
病理干货 |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病例分享
乳腺癌
微乳头状浸润癌与导管浸润癌比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