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吸入制剂安全性评价
主要内容:
经呼吸道给药特点
吸入制剂的主要类型及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的关注点
吸入制剂安全性评价试验举例
一、经呼吸道给药特点
呼吸道组成:
·      上呼吸道:鼻腔、咽、喉
·     下呼吸道:气管、支气管、肺
呼吸系统生理解剖特点:
·      肺部具有较大的吸收表面积
·      肺血容量丰富
·      肺泡壁薄,药物极易吸收
·      肺部的生物代谢酶分布集中,生物活性低从而减少对蛋白质的水解,使得蛋白质和多肽易通过肺泡表面被快速吸收
·      肺部给药可以免去肝脏首过效应
·      与口服给药相比,经呼吸道给药,药物可直接进入肺部,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      与注射给药相比,经呼吸道给药可减少局部组织的机械性损伤,依从性好
二、吸入制剂的主要类型及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的关注点
吸入制剂的主要类型:
·      定量吸入气雾剂(MDI)
·      吸入粉雾剂(DPI)
·      吸入喷雾剂(Nebulizers)
特点
临床前安评试验关注点
使用携带方便
是否有适合动物试验的给药装置
无需购置设备
装置改变后粒径的变化
使用抛射剂
药物肺部沉积量的变化
操作技术要求高
肺部沉积率低(10%)
特点
临床前安评试验关注点
使用携带方便
吸入装置的选择
无需抛射剂
药物浓度
易于掌握技巧
肺部沉积率高
三、吸入制剂安全性评价试验举例
粒径测定:
对于吸入给药治疗肺部疾病的制剂,其有效性取决于药物肺部沉积量。药物能否到达肺部与药物粒径密切相关,一般认为空气动力学直径在1~5μm的颗粒可以到达深部呼吸道沉降,包括气管、支气管和肺泡。
3321型空气动力学粒径谱仪、3306型入口撞击采样器(TSI,美国)
压缩式雾化吸入给药
家兔吸入药物A 呼吸道刺激性试验
·      动物:日本大耳白兔
·      剂量与分组:设生理盐水对照组和给药组两个组。每日给药2次,连续给药7天。
·      检查指标:每次给药后观察动物是否有哮喘、咳嗽、呕吐、窒息、口等不适症状出现,口鼻周是否有分泌物;末次给药后24h及恢复期结束,对动物呼吸道局部(唇、上腭、舌、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粘膜组织进行肉眼观察,观察有无充血、红肿、坏死等刺激反应;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
粉雾剂吸入给药
SD大鼠吸入药物B 呼吸道刺激性试验
·      试验动物:SD大鼠
·      剂量与分组:设阴性对照组、上市对照组、药物B组三个组。
·      检查指标:给药后观察动物是否呼吸正常,是否有哮喘、咳嗽、窒息等症状发生,口鼻是否有分泌物;解剖后肉眼观察动物舌、上颚、颊粘膜、鼻、咽、喉、气管、左右支气管、左右肺叶的刺激反应,观察有无充血、红肿、坏死等刺激反应;对上述脏器组织取材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
HOPE-MED 8052粉尘类口鼻动式染毒设备
防蚊网大鼠急性吸入毒性试验
最大给药量法,采用全身暴露方式吸入给药
检测方法
样品采集
采样条件
温湿度和氧含量
HOPE-MED 8050D液气类动式染毒控制装置
气管滴注
动物麻醉:气管滴注给药通常需先将动物麻醉后再进行给药,不同种属动物选择不同麻醉方法,大鼠采用异氟烷麻醉;家兔选用2%戊巴比妥钠耳缘静脉注射麻醉。
动物保定:待动物完全进入麻醉状态,操作者一只手抓取动物颈背部皮肤,将动物固定且呈垂直状。
家兔采用导尿管插入法给药,大鼠采用钝头穿刺针连接注射器给药法
经呼吸道给药后动物呼吸系统组织分布试验
给药前雾化速率测定,粒径测定
测定血药浓度
呼吸系统组织分布:气管、支气管和肺
本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析粒径分析在吸入制剂研发上的作用
雾化给药在治疗难控鸡呼吸道病上的应用特点?
载体 ------吸入粉雾剂的运载火箭
从PM2.5学药物雾化吸入
辟谣:what?雾化吸入比输液更有害?医生告诉你真相!
吸入药物非临床毒性评价特点与要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