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这名怎来?
userphoto

2022.06.07 浙江

关注
“国”在古代的中华文化中,早期的含义是:地方。也正因为此,因为有这样的文化涵义、文化基础,这字才被官方借用,在对一个地方作行政划分、行政范围确认时,被随放在名称中的后部,它和其前的字合成的实际意思是:叫某某(即其前的字)的地方。也因此,在中华大地的大一统王朝中下面还有王朝封的封国,比如周朝之内就有齐国、楚国等一系列,汉朝内也还有吴国、楚国等一系列。如果“国”字没有“地方”这么个原义,怎么可能各王朝主动在自己国内分国呢,那不是分裂国家、分裂王朝?那不是一统一就立码主动分裂奔不统一去?那么,干嘛还要统一呢?!

  因此,这“国”的含义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不是现代涵义上的国家的意思。

  相对于朝代中的各个封国,“中国”这样的名字并没有多少官方确认的行政性含义(即使现在也很少有这方面含义,因为国内国外的官方正式文件中,一般说“中华人民共和国”,一般把“中国”作为对此的简称),算民间用于指代指称的俗语俗称,其原本的涵义是:那个说中的地方。

  此“中”非现在“中(zhong,第一声)国”里的"中"的那个发音,而是众所周知的韵律独特、特色明显的河南话这地方方言里的发言,音调一般不是平声而是第三声,用汉语拼音表示就是:zhong,第三声(请恕因输入法限制,此处无法直接标列)。

  正是由于河南人日常对话中老喜欢说"中不中?"“中!”,以至老早老早就成这个地方极鲜明的语言特色、文化特色,成了这个地方最有辨识度的区分于其他地方的符号,所以,"中国"这说法才产生、流传开来,并进一步发展。由于河南这地方又一直是中华大地的文化核心地、经常且长期是王朝首都所在地,因此,"中国"这个说法后来被发展成是对中原甚至整个中华的指代。

  有人对此可能有异议,认为这“中国”的“中”就是“中间”的“中”,因为中原地带地处王朝疆域中间,所以最早把这一带称作了“中国”,后来因为这一带兼收并蓄了其他地方,中国之称才随之扩大起来。但看各朝各代的版图,中原地带又有多少时候真处在版图的中间甚至中心地带呢?即使古代缺乏地图,从各地到中原的行走距离还是知道的,在相互问询中还是能比较出来中原是不是居中的。

  所以,这“中不中”是河南话里的中的含义,与"行不行"近似,但意涵又比后者丰富、高级,更强调核心或内核的正确准确性,更有向上及贯通、通达天地的追求或意涵,与上下通达、天人合一更有衔接。

  所以,"中国”的中的原始核心意义也是河南话里的中的意思,只是外地人、说官话的官府中人不能一开口就说这河南方言、不能在一通其他音腔音调中单说一个最典型的河南腔调吧?所以,已被用到更多地方、更多场合尤其大场合、正式场合、官方场合的“中国”的“中”字被去地方化,而有了如同现在的发音。

  所以,中华民族更讲"中(zhong,第三声)不中"里的那个"中",而不是“中(zhong,第一声)不溜”里的“中”。至于说到“中国”时关于“中的”那不是中(zhong,第三声)的这化那化,实际已偏离这中(zhong,第三声)而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中原”述义
抠字眼儿:古今差别话“中国”
河南为什么在中国古代很长时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漫谈之一“文化中国”
隋朝何以短命?探析隋朝灭亡的原因
程鹤麟:祖国与国家,同与不同之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