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xxxxxx古建筑保护方案设计说明 南京廖华
偃师市山化乡九龙庙保护维修工程设计方案(钟楼、鼓楼、正殿、后殿)

********保护维修工程设计方案

(钟楼、鼓楼、正殿、后殿)

人民政府,隶属洛阳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9月1日实行市管县,偃师县归洛阳市人民政府管辖。

1993年撤县设市。

********位于县城东山化乡石家庄村南约500米处,创建于清代嘉庆年间,是老百姓为

纪念治水能手黄守才而修建。********至今已有将近四百年的历史。建筑规模颇大,殿堂楼阁雄

****古建筑研究保护中心 ****文化遗产保护设计有限公司

目 次

一、概述 六、维修设计原则

二、历史沿革 七、保护工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三、建筑结构与形式 八、保护工程具体处理措施 四、价值评估 九、结语

伟。2006年国家批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〇一四年十月,我中心受****委托,对********钟楼、鼓楼、正殿、后殿进行了工程

测量和残损勘察,并在详考有关历史资料、按照行业法规要求的基础上进行修缮保护设计。

二、历史沿革

********是清代嘉庆年间为纪念治水英雄黄大王而建。黄大王,原名黄守才,1603年出

生于偃师市岳滩镇王庄村。他自幼天资聪颖、思维敏捷,后潜心研读历代治水方略。40岁后,无所不通,并著有《禹贡注疏大中讲义》、《治河方略》等书。

黄守才一生中的主要事迹,就是治水济民。他治水的功绩在洛阳、偃师的志书上,均有

记载。人们称赞他“功并神禹”、“活河神”。在他谢世74年之后,康熙皇帝封他为“灵佑襄济王”,并祀“金龙四大王”。之后,历代清帝都给他追加封号,达12个之多!

钟楼、鼓楼分别矗立于庙宇的东南角和西南角,呈四角形、双层,砖木结构,歇山飞檐,

青瓦覆盖,九脊六吻兽,内部四梁三檩。钟楼下层门楣题有“钟楼洪声”四字,鼓楼有额题“鼓楼夜鸣”四字。钟楼创修于光绪十八年(1892年)五月。

过了钟鼓楼,便是东西对称的厢房,硬山叠涩,五脊六吻兽,青瓦覆盖。殿前部均为4

根方形石柱,石柱上皆镌对联。厢房内部各有木柱4根,大梁、二梁、小横梁各4根,檩条24根。梁檩均有彩绘。东厢房为同治十一年(1872年)九月创建;西厢房为同治十二年三月创建(东、西厢房维修方案省文物局已于2013年批复)。

正殿创于嘉庆十六年(1811年)。坐落于庙院中心平台上,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基本

呈正方形。砖木结构,歇山飞檐,青瓦覆盖,九脊六吻兽,花迹图案清晰,周围斗拱交错,四角铁马叮当,大殿内部为四柱六梁,均彩绘,四角斜梁上,饰垂花式寿桃,梁柱接榫处有雀替。脊檩上有“大清嘉庆十六年二月初三日创”字样。

大殿前边为卷棚,亦为砖木结构,上部青瓦覆盖。

后殿创建于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砖木结构,硬山叠涩,五脊六吻兽,青瓦顶,

内部通柱16根,大梁4根,二梁4根,小横梁8根,檩条21根,均绘有黑色图案。后殿东西为两耳房,耳房略低于后殿,硬山叠涩,五脊六吻兽。

1

洛阳市文化古建筑研究保护中心 洛阳宝隆文化遗产保护设计有限公司

五、现状勘察

一、概述

洛阳市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东经111.8’至112.59’,北纬33.35' 至35.05'之间。

位处亚欧大陆桥东段,横跨黄河中游南北两岸,“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之腹地”之称。洛阳地理条件优越。它位于暖温带南缘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约15`C,降雨量约630毫米,其中南部山区能达到1200毫米以上。

偃师市位于河南省西部,南屏嵩岳,北临黄河,西邻13朝古都洛阳,地理坐标介于东经

112°26′15″~113°00′00″和北纬34°27′30″~34°50′00″之间。全市东西长约44公里,南北宽约34公里,总面积948.4平方公里,其中平原面积占31.4%,丘陵占51.9%,山区占16.7%。至2004年底,全市辖城关、首阳山、岳滩、顾县、翟镇、佃庄、李村、庞村、寇店、高龙、缑氏、府店、诸葛等13个镇和邙岭、山化、佛光、大口等4个乡,共332个行政村,3528个村民组,82万人,包括汉、回、藏、维、苗、侗、纳西、满、裕固、蒙古、白、壮、瑶等13个民族,其中汉族占99.4%。市区面积12平方公里,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伐纣,回师,于亳筑城息偃戎师。据《读史方舆纪要》:“周武

伐纣,回师息戎,因我偃师”。周武王伐纣之后,回师西亳,息偃戎师,马放南山,牛放桃林,表示不再用兵,偃师因此而得名。因此,西亳从周代时始称“偃师”。

1967年11月28日,偃师县革命委员会成立,隶属洛阳地区革命委员会。1980年恢复县

偃师市山化乡九龙庙保护维修工程设计方案(钟楼、鼓楼、正殿、后殿)

庙宇内关于黄守才治水故事的雕刻和画图随处可见。

文化大革命时,********曾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为了重新修建庙宇,善男信女们到处

募捐资金,自2006年开始动工至今,已经对庙内的部分被损建筑做了重新修缮,重新塑造了神像金身。但由于修缮资金不足,还有六尊原来被破坏的神像没有重塑。

********是中国老百姓为拜祭治水英雄黄守才而修建的,这种庙宇在黄河中下游还有很多,而这座建在黄守才家乡偃师的********更具有典型意义。不远处的洛河上,曾是当年喧闹的鄩溪湾(孙家湾)码头,每年开河船工出行时都要在此举行春祭,********寄托了一代又一代偃师船工太多的平安梦想,至今,石家庄尚健在的老船工还能回忆起当年春祭时的热闹场景。如今,昔日喧闹的码头成了今日绿油油的麦田,而********成了当年水运历史的惟一见证。

三、建筑结构与形式 (一)总体环境

********坐北向南,占地3400平方米。现保存下来的建筑,从南而北有钟鼓楼、厢房、

正殿、后殿和耳房。据当地群众回忆,原********还有山门和戏楼,庙内正殿前有旗杆高耸,殿内有斋堂、客堂和寝堂等杂务房,惜均不存。

殿堂内的墙壁上还留有惟妙惟肖的彩绘,描述的是黄守才治水的故事。每个柱子的基座

上都精心的装饰了浮雕的纹样,雕刻精细,刀法娴熟,非寻常石匠可以刻就。每一个基座的花纹都不相同,花鸟动物都是活灵活现,异常生动,艺术含量非常高。整个建筑气派大方,古色古香,具有较高的建筑水平和艺术欣赏价值。 (二)单体建筑

二〇一四年十月,我单位受偃师市文化旅游局委托,对山化乡********钟楼、鼓楼、正

殿、后殿进行了工程测量和残损勘察,下面就单体建筑加以概述:

1.钟楼

矗立于庙宇东南角,呈四角形、双层,砖木结构,面阔一间,进深一间,五架梁,歇山

顶。底层地面为青砖地面,二楼地面为青砖地面。通面阔4.88米,通进深5.81米,建筑面积53.8平方米。底层墙体南部窗洞为后人后开,墙体青砖墙面风化、酥碱。梁架为抬梁式,梁上臵檩、垫、枋三件。梁架上臵圆椽,屋面基层为望砖,青灰色筒板瓦屋面,正脊两端为螭吻,垂脊,戗脊脊兽佚失,正脊、垂脊、戗脊断裂,破损。

2鼓楼

矗立于庙宇西南角,呈四角形、双层,砖木结构,面阔一间,进深一间,五架梁,歇山

2

顶。底层地面为青砖地面,二楼地面为青砖地面。通面阔4.88米,通进深5.81米,建筑面积53.8平方米。高5.8米以上墙体、屋顶坍塌,梁架佚失,后人重砌为平屋顶。

3.正殿

座北面南,正殿面宽三间,砖木结构。正殿分过厅和大殿两个部分,过厅为硬山卷棚顶,

大殿为歇山顶。地面均为青砖地面。正殿通面宽14.63米,通进深17.8,建筑面积253.2平方米。1)大殿檐柱间均臵隔扇门,原六扇隔扇门,佚失,改为四扇隔扇门,明间北墙正中设后门(双扇板门),北部为墙。梁架为抬梁式,金柱与后檐设单步梁连接,梁上臵檩、垫、枋三件。梁架上臵圆椽,屋面基层为望砖,青灰色筒板瓦屋面,正脊两端为螭吻。2)过厅梁架为抬梁式,梁上臵檩、垫、枋三件。梁架上臵圆椽,屋面基层为望砖,青灰色筒板瓦屋面。

4.后殿

座北面南,后殿东西为耳房,面阔五间(含耳房),砖木结构,硬山顶。1)后殿双层,

底层地面为青砖地面,二层地面为木质楼板。通面宽(含耳房)23.12米,通进深8.61米(含殿前平台)。底层明间为双扇板门,两次间为格栅窗;二层明间为六扇六抹隔扇门,两次间为六扇六抹隔扇门。后殿梁架为抬梁式,金柱与檐柱间设单步梁连接,梁上臵檩、垫、枋三件。梁架上臵圆椽,屋面基层为望砖,青灰色筒板瓦屋面,正脊两端螭吻佚失。2)耳房为两层,底层地面为青砖地面,二层地面为青砖地面。耳房二层室内陆坪低于后殿底层室内陆坪,相对高差0.16米。梁架为抬梁式,梁上臵檩、垫、枋三件。梁架上臵圆椽,屋面基层为望砖,青灰色筒板瓦屋面,正脊两端为螭吻,均佚失。 四、价值评估

********是中国老百姓为拜祭治水英雄黄守才而修建,现保存下来的建筑,从南而北有

钟鼓楼、厢房、正殿、后殿和耳房。原********还有山门和戏楼,庙内正殿前有旗杆高耸,殿内有斋堂、客堂和寝堂等杂务房,惜均不存。以下从几个方面对其价值评估:

1.历史价值

********是嘉庆年间为纪念治水英雄黄大王而建。黄大王,原名黄守才,1603年出生于

偃师市岳滩镇王庄村。他自幼天资聪颖、思维敏捷,后潜心研读历代治水方略。40岁后,无所不通,并著有《禹贡注疏大中讲义》、《治河方略》等书。黄守才一生中的主要事迹,就是治水济民。他治水的功绩在洛阳、偃师的志书上,均有记载。人们称赞他“功并神禹”、“活河神”。在他谢世74年之后,康熙皇帝封他为“灵佑襄济王”,并祀“金龙四大王”。之后,历代清帝都给他追加封号,达12个之多。山化乡********,是洛阳重要的历史遗址,同时也是研究中国建筑史、

洛阳市文化古建筑研究保护中心 洛阳宝隆文化遗产保护设计有限公司

偃师市山化乡九龙庙保护维修工程设计方案(钟楼、鼓楼、正殿、后殿)

文化史的重要史记,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2. 艺术价值

********的平面布局沿中轴线对称,共分为前后两个大院。进门的左右两侧是两个钟鼓

楼,有典型的清代的装饰花纹,厚重之中不乏细腻之笔。进入大门映入眼帘的是处于正中位臵的九龙宫,里面供奉的就是治水能手黄大王。殿内的两根石柱沿大门对称,上有歌颂黄守才功绩的对联:“嵩以北邙以南面前伊洛绕玉带,左有秦右有杨统领将军奉圣颜”。在大殿的正上方还悬挂着当年慈禧太后路经此庙时所赠的匾额“威宣式遏”。

文化大革命时,********曾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但从留存的建筑仍能去追寻昔日的辉

煌。我们看到,大部分殿堂内的墙壁上还留有惟妙惟肖的彩绘,描述的是黄守才治水的故事。每个柱子的基座上都精心的装饰了浮雕的纹样,雕刻精细,刀法娴熟,非寻常石匠可以刻就。更让人惊奇的就是每一个基座的花纹都绝对不相同,花鸟动物都是活灵活现,异常生动,艺术含量非常高。整个建筑气派大方,古色古香,具有较高的建筑水平和艺术欣赏价值。

3. 科学价值

********不但是研究中国建筑史、文化史的重要史记,而且也是研究民俗的重要实物,

有着重要的科学参考价值。

4.社会价值

黄守才一生中的主要事迹,就是治水济民。他治水的功绩在洛阳、偃师的志书上,均有

记载。人们称赞他“功并神禹”、“活河神”。在他谢世74年之后,康熙皇帝封他为“灵佑襄济王”,并祀“金龙四大王”。之后,历代清帝都给他追加封号,竟达12个之多。********是中国老百姓为拜祭治水英雄黄守才而修建的,这种庙宇在黄河中下游还有很多,而这座建在黄守才家乡偃师的********更具有典型意义。不远处的洛河上,曾是当年喧闹的鄩溪湾(孙家湾)码头,每年开河船工出行时都要在此举行春祭,********寄托了一代又一代偃师船工太多的平安梦想,至今,石家庄尚健在的老船工还能回忆起当年春祭时的热闹场景。如今,昔日喧闹的码头成了今日绿油油的麦田,而********成了当年水运历史的惟一见证,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五、现状勘察

㈠、此次勘察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手段:

1、手工测绘

主要用于探明各建筑结构特点,构造原貌的各种数据,作为制订维修方案的依据。 2、地形测量

3

主要用于探明院内、外之间的位臵和高差关系,作为制订整体维修方案的依据。 3、残损勘查

对暴露出且确认已糟朽的木构件,明显的坍塌、劈裂、断裂都进行了探查,对不宜探察

的部位,主要采用敲击法和深入观察、综合分析的办法进行了探查。

4、对照有关资料及走访老人,对建筑的现状与原状的差别进行了分析。对现存建筑的状

况进行对照、观察、分析其病害及原貌。

以上几种勘察方法的综合应用,使本次勘察基本具备科学化、量化的特点,为以后维修

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总体环境

********由于缺乏整体性保护方案的指导,因此造成周边环境杂乱,院内道路、绿化、

地面铺装、水电、消防、安防、管理设施等方面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针对这种现状,建议相关单位尽快组织制定《********总体保护规划》。

(三)、单体建筑结构可靠性分析

二0一四年十月,我中心受偃师市文化旅游局委托,对山化乡********钟楼、鼓楼、正

殿、后殿进行了工程测量和残损勘察,针对各单体建筑病害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调研,依据现状调查情况,依照《古建筑木结构维修与加固技术规范》(GB50165—92标准)古建筑可靠性鉴定分类标准,化乡********单体建筑分类如下:

ⅰ.Ⅲ类建筑:1.钟楼2.正殿3.后殿 ⅱ.Ⅳ类建筑:鼓楼

(四)、单体建筑勘察情况分析及详表

1、钟楼现状

此次调查维修中,发现钟楼现存的主要病害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 散水全部佚失。室外地面青砖佚失,地面杂草丛生。 ②.墙体下部因排水不畅,致酥碱严重。

③.屋面因多年失修,瓦件破损,雨水渗漏,致使檩条、椽子部分糟朽。

钟楼现状勘察登记表 单位mm

洛阳市文化古建筑研究保护中心 洛阳宝隆文化遗产保护设计有限公司

偃师市山化乡九龙庙保护维修工程设计方案(钟楼、鼓楼、正殿、后殿)

序号 名称 残损位臵、性质、程度 本次勘察过程中,对该建筑进行了基础结构稳定性分析,认为该建筑基础已稳定,建筑基础未见受损。建议施工中进一步观察。 损坏原因 残损点评定界残损程度评备限 估 注 200望砖(白灰勾缝,室外为望板,做护板灰一道),5-8cm滑秸泥苫背、瓦筒板瓦屋面;正吻损坏50%;正脊脊饰破损30%,长度约1米,垂脊脊饰破损30%,垂兽佚失100%,戗脊破损30%,脊兽佚失100%;屋面漏雨,瓦件碎裂10%,面积约2.5平方米;勾头滴水佚失90%。钉帽全部佚失。 油饰剥蚀;实测油饰做法:施二道灰地仗,刷油漆。 象 残损点 基础结1 构稳定性分析 2 散水 散水全部佚失。 人为原因 无散水,排水不畅 一般病害。未构成结构 残损点 一般病害。 11

油饰 3 台基 基本完好 底层地面青砖佚失100%,面积约10.18 人为原因 自然原因 非结构关键承重部位 严重病害,但未构成结 构残损点 4 地面 平方米,二层地面青砖破损30%,面积约3平方米。 未构成结构 残损点 2、鼓楼现状

此次调查维修中,发现鼓楼现存的主要病害有以下几个方面:

5 墙体 1300以下,墙体深度酥碱、风化,深20自然侵蚀 —30,面积约9平方米。墙面为淌白墙。 板门、窗体糟朽50%,油漆剥落;底层木年久失修 自然侵蚀 排水不畅引起 已构成结构残损点 ①. 散水全部佚失。室外地面青砖佚失,地面杂草丛生。

②.建筑5.8米以上墙体,屋顶坍塌,后人后改建平屋面,对建筑结构安全产生影响。 ③.墙体下部因排水不畅,致酥碱严重。

鼓楼状勘察登记表 单位mm 序号 名称 残损位臵、性质、程度 本次勘察过程中,对该建筑进行了基础结构稳定性分析,认为该建筑基础已稳 定,建筑基础未见受损。建议施工中进 一步观察。 无散水,排水不畅 一般病害。 未构成结 构残损点 损坏原因 残损点评定界限 残损程度评估 备注 6 装修 非结构关键承重部位 对建筑安全暂未构成影 响 对建筑安全暂未构成影 响 未构成结构残损点 1 板门佚失,二层窗体木构件佚失100%。室内楼梯佚失。 7 梁架 梁架轻微糟朽。 梁端有表层糟朽和老化变质 雨水渗漏致使表层糟朽和老化变质 基础结 构稳定性分析 8 檩枋 存在雨水渗漏致使檩条糟朽,糟朽位臵及年久失修 尺寸见实测图标注。 自然侵蚀 椽、连 9 檐、望椽子糟朽、破损30%。望砖破损30%,面瓦件破碎漏雨板(望积约5平方米。 砖) 10 屋面 现场勘查:室内屋面自下而上为180×年久失修 造成 已成片腐朽或已引起屋面明显变形 2 散水 已构成结构残损点 3 台基 散水全部佚失。 人为原因 基本完好 有雨水渗漏现已构成结构 4

洛阳市文化古建筑研究保护中心 洛阳宝隆文化遗产保护设计有限公司

偃师市山化乡九龙庙保护维修工程设计方案(钟楼、鼓楼、正殿、后殿)

底层地面青砖佚失100%,面积约10.184 地面 平方米;二层地面青砖佚失30%,面积约2平方米。 1000以下,墙体深度酥碱、风化,深205 墙体 —30,面积约10平方米。室内320以下,墙体深度酥碱、风化,深20—50,面积约2平方米;墙面为淌白墙。 板门糟朽70%,窗体木构件佚失100%。室内楼梯佚失。 自然侵蚀 人为原因 一般病害, 未构成结 构残损点

正殿现状勘察登记表 单位mm 序号 名称 残损位臵、性质、程度 本次勘察过程中,对该建筑进行了基础结构稳定性分析,认为该建筑基础已稳定,建筑基础未见受损。建议施工中进一步观察。 无散水,排水不畅 一般病害。未构成结构 残损点 一般病害。 未构成结构 残损点 排水不畅引起 已构成结构残损点 已构成结构残损点 对建筑安全 7 装修 雀替佚失90%;门构件佚失100%;窗构件佚失,破损30%;板门糟朽30%。 8 梁架 基本完好。 9 檩枋 存在雨水渗漏致使檩条糟朽,糟朽位臵及尺寸见实测图标注。 椽、连10 檐、望板(望砖) 5

洛阳市文化古建筑研究保护中心 洛阳宝隆文化遗产保护设计有限公司

损坏原因 残损点评定界残损程度评备限 估 注 自然侵蚀 排水不畅引起 已构成结构残损点 1 基础结构稳定性分析 6 装修 年久失修 非结构关键承人为造成 重部位 年久失修屋面坍塌 对建筑安全暂未造成影响 已构成结构残损点 已构成结构残损点 2 散水 散水全部佚失。 人为原因 7 梁架 梁架佚失100%。 3 4 地面 台基 条石破损严重,破损位臵及长度见实测图标注。 室内陆面青砖佚失90%,面积约146平方米。 人为原因 自然侵蚀 8 檩枋 檩枋佚失100%。 屋面坍塌 屋面坍塌 椽、连 9 檐、望椽子佚失100%;望砖佚失100%。 板(望砖) 10 屋面 屋面完全坍塌 已构成结构残损点 5 墙体 900以下墙体风化、酥碱严重,深20—50,自然侵蚀 面积约28平方米;墙面为淌白墙。 年久失修 已构成结构残损点 严重病害, 6 柱及柱正殿前厅石柱佚失2根,柱子油漆剥落。人为原因 础 柱子下部糟朽,糟朽长度约600。 自然侵蚀 11 油饰 油饰剥蚀;实测油饰做法:施二道灰地仗,刷油漆。 自然原因 非结构关键承但未构成重部位 结构残损点 人为原因 暂未构成影 响 年久失修 自然侵蚀 雨水渗漏致使表层糟朽和老化变质 已成片腐朽或已引起屋面明显变形 已构成结构残损点

3、正殿

此次调查维修中,发现正殿的主要病害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 散水全部佚失。因年久失修,室内铺地青砖破损严重。 ②.因年久失修,室外地面青砖佚失。 ③.墙体下部因排水不畅,致酥碱严重。

④.屋面因多年失修,瓦件破损,雨水渗漏,致使檩条、椽子部分糟朽。

连檐糟朽30%,椽子糟朽、破损30%。望砖破损30%,面积约50平方米。屋面存在漏雨现象。 瓦件破碎漏雨造成 已构成结构残损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六批国保--古建筑(7)
在武乡和榆社发现了两处金代“文殊殿型”减柱造实例
万寿宫
中国古建木构特征概说
歷史文化古跡——山西晉城陵川龍巖寺【圖文】
(1)[原]重游汤溪城隍庙(2010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