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什么是概念思维

什么是概念?比如人、国家、商品、货币、红色等等这一系列词语。我们把这些词大致地可以分为这么几类:自然现象:日、月、山、河、雨、雪;社会现象:商品、货币、生产力、国家、制度;精神现象:心理、意识、思想、思维、感觉;虚幻现象:鬼、神仙、上帝、佛。似乎概念就是词语,词语即概念。

实际上,概念和词语就好比是“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词语是一种语言符号,表现为一定的声音和笔画。词语之所以能作为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就是因为它在人的头脑中组成了一定的概念。概念要想存在并表达出来,就不得不依赖词语,也就是说,词语使得概念的意义最终得以实现。概念是词语的思想内容,词语是概念的语言表达形式。脱离了词语的概念是不存在的,没有组成概念的词语也无法交流。

那么到底什么是概念呢?概念是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对“这种事物是什么”的回答。通常,人们都认为概念是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要想真正理解概念的含义,就要特别注意“本质属性”这四个字。事物的属性有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之分。本质属性是指一事物与其他事物根本区别的,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非本质属性就是指对该事物没有决定意义的事物。概念就是对事物的本质属性的反映,非本质属性的反映就不是概念。

(1)雪:由冰晶聚合而形成的固态降水。

(2)雪:一种在冬天飘落的白色的、轻盈的、漂亮的像花一样的东西。

上述两个关于“雪”的描述中,(1)反映了“雪”的本质属性,即固态降水;(2)虽然从时间、颜色、重量、形状各方面都对其进行了描述,但都是关于它非本质属性的描述,并没有反映出决定“雪”之所以为“雪”的本质属性,所以不能成为概念。再比如:

柏拉图曾经把“人”定义为没有羽毛的两脚直立的动物。于是他的一个学生就找来了一只鸡,把鸡的羽毛全拔掉,然后拿给他:“没有羽毛、两脚直立的动物,看,这就是柏拉图的“人”。

显然,柏拉图对“人”的定义并没有反映出“人”的本质属性,只是指出了一些外在形式上的区别,所以闹出笑话。

    那么概念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概念的形成过程其实就是人的认识不断加深的过程。人对事物的认识首先是感性认识,即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肉体感官(眼、耳、鼻、舌、身)直接接触客观外界而在头脑中形成的印象。感性认识是对各种事物的表面的认识,一般都是非本质属性的认识。如柏拉图对“人”的定义便是感性认识。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才会形成理性的认识。理性认识就是对事物本质规律和内在联系的认识,具有抽象性、间接性、普遍性。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概念一般也是在人的认识达到理性认识阶段的时候才得以形成的。在对“人”的定义上,便十分鲜明地显示了人们的认识逐渐深入的过程。

柏拉图:没有羽毛的两脚直立的动物。

亚里士多德:人是城邦的动物。

荀子: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辩也。

马克思: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现代汉词语典》:能制造工具并能熟练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

张荣寰:人的本质即人的根本是人格,人是具有人格(由身体生命、心炅本我构成)的时空及其生物圈的真主人。

从上面“人”的定义的演变过程来看,概念的形成过程便是人从感性认识逐渐上升至理性认识,从对事物的非本质属性到本质属性认识的过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概念,判断,推理是“什么”的三种形式?
思维的过程
抽象[科学学概念]
概念的概述
认识的高级阶段——理性认识
知识是怎样获得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