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广播电视业务知识整理

                       广播电视业务知识整理

一.广播电视采访

(一).广播电视新闻采访:(新闻采访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要求

1新闻采访是新闻记者为获得新闻事实材料,对客体进行的访问、观察、思考和记录等调查研究活动。 

2新闻采访的基本特点包括求新性、突击性、灵活性、广泛性、持续性。 

3*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要求1熟悉带机采访2灵活把握记者角色3熟练操作摄录器材4注重分工协作。 

4在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中,关键性信息的采访应该交由带机采访来完成,这是因为带机采访具有时间同步性,能够产生“现在进行时”的报道形态。

(二).广播电视新闻采访选题 新闻线索 确立选题的标准 选题的方法和步骤

5新闻线索是在新闻实践中,记者追寻新闻的方向和依据。 

6新闻线索具有的特点①比较简单,完整性差②时间短暂,稳定性低 

③只是信号,有待证实④反映现象,变动性大。 

7确立选题主要考虑的标准包括新闻价值标准、新闻政策和新闻机构自身的编辑方针与定位。

8新闻价值要素包括:新鲜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 

9新闻政策标准通常体现为政治标准,新闻宣传思想,新闻机构自身的编辑方针。 

10国家、政党或地方政党领导机关对所属新闻传媒规定的宣传方针和宣传纪律是新闻政策。 

11*选题的步骤和方法:步骤:1对报道的主要内容进行考察2对表现形式进行构思3可行性论证。方法:1.综合衡量新闻价值要素;

2.全面衡量新闻政策标准;

3.衡量是否符合媒体自身的编辑方针

 

12广播电视采访所面对的现场有新闻事件发生的地方和由于记者的采访而出现的现场。

(三)广播电视采访准备 广播电视采访的准备 采访提纲的撰写 记者在现场的介入方式  采访对象的选择

广播电视采访准备:1.收集和研究与选题相关的背景资料,同时筹划采访预案;

2.抓紧学习、掌握相关政策,并根据党的政策精神,认清当前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形势;

3.补充相关知识;

4.熟悉采访对象 ,是尽快接近采访对象的重要途径,也是准确提问和深入挖掘素材的前提;

5.设计采访问题;

6.提前做好物质和技术准备

采访提纲的撰写:采访提纲是记者对采访活动的基本设想,包括采访的目的、要求、步骤、方法、时间、采访对象、采访问题、相关背景,以及采访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处置方法等,写好采访提纲,可避免盲目性,争取采访的主动

 

13*广播电视记者对现场的介入方式:旁观式和参与式。 

14广播电视采访对象的选择主要从知情,善于表达,愿讲三方面出发。

 ()广播电视采访方法(现场观察 开放型问题 闭合型问题 广播采录的基本要求 电视摄录的基本要求

15广播电视记者现场观察的特点:观察的直接性,观察的综合性,观察的灵活性,观察的客观性,观察的经常性,观察的敏感性。

 现场观察

现场观察是指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新闻人物活动广的现场进行的目击采访,是对客观事实进行由表及里的察看与思考活动,借以印证线索、搜集素材、获得第一手材料

开放型问题

指记者仅提示某一话题或访谈的内容,让采访对象自有发挥、畅所欲言。对于社会经验丰富、善于表达的采访对象,或访问渐入佳境之后,可适当采用开放式问题。

闭合型问题

指需要采访对象明确回答的特定的具体问题。闭合型问题适合挖掘典型的情节、细节和核实材料,对于不善言辞的采访对象或访问的初始阶段,可适当采用闭合型问题

 

 

16广播采录的基本要求包括注重音响的素质,音响绝对真实,力求自然,捕捉特点,音响尽量清晰,掌控好采访的主动权和节奏。 

17广播采录要求音响绝对真实,音响绝对真实的两个要求是本体真实与采录真实。 

18电视摄录的基本要求包括恰当运用景别、精心选择拍摄角度、巧妙运用光线、恰当运用长镜头。 

19全景是一种介绍性景别,又称“定位镜头”。 20表现人物胸部以上或物体的局部的景别是近景,常和中景联用,借以表现人物的主次关系。 21*正面方向拍摄画面庄重稳定,端正静穆。平角度拍摄让人感到亲切、熟悉、自然。仰角度拍摄画面崇高、庄严、伟大。俯角度拍摄给人以深渊辽阔的感觉。 

22画面所表现的视线与被摄对象的视线一致,让观众产生与被摄对象同一视线的感受效果的拍摄方向是背面方向。 

23进行新闻摄录的基本方法有:挑、等、抢。抢是体现摄像记者功力最重要的一环。

二.广播电视写作 

(一)广播电视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符合广播电视媒体特点 用事实说话

24广播电视新闻写作应符合广播电视媒体的传播特点:快速及时,先声夺人;线性传播;受众广泛;具体形象,感染力强;转瞬即逝,不留痕迹。 

25新闻报道中,“用事实说话”的手法主要有用典型事实说话,通过再现场景说话,运用背景材料说话,借用同期声说话。

(二)广播电视新闻结构要求 结构线索清晰 层次清楚 核心信息处理突出

26广播电视新闻的结构要求:结构线索单一,层次清楚,核心信息处理突出。1.结构线索单一,广播电视新闻结构要适应线性传播的特点,力求线索单一,结构单纯,让受众在最短的时间里掌握报道要点线索单一还指在报道结构中要按照新闻事件发展的顺序结构报道,逐步切入主题   2.层次清楚,在叙事繁简适宜、详略得当的基础上,做到事实之间相互照应,段落之间过渡自然,成为层次清楚的有机整体;  3.核心信息处理, 要强调和突出核心信息,如对核心信息进行适当的重复,在主体部分巧妙强化核心信息,围绕核心信息选择材料和突出主干材料。

广播电视消息的概念运用广播电视媒体迅速及时、简单扼要的报道新闻事实的一类新闻体裁。它力求以最快的速度、最简洁的语言报道新闻事实,同时需要遵循广播电视的传播规律,以便于声音或声像传播,便于口说耳听的方式方法描述事物。

 

 

 (三)广播电视消息广播电视消息 新闻要素 背景 导语 广播电视消息常用结构

27新闻六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如何。

28新闻背景解释、说明的对象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新闻中的名词术语,另一种是用来衬托或补充新闻主体的内容。 

29*导语写作特点:具体形象,简短精炼,照应主体。 30常见的导语类型包括直接式导语和延缓式导语。 

31倒金字塔式结构:导语之后,新闻主体按新闻事实的重要程度或受众的关心程度排序的一种结构。 

32时间顺序结构:导语之后,主体根据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直至结束的先后顺序来安排层次,展示事件的进程。 

33逻辑关系结构:导语之后,主题根据事物的内在逻辑或问题的逻辑性来组织材料、安排层次。 

34金字塔式结构:报道将最重要、最精彩的事实放在最后,按照新闻事件的发生顺序或事件的因果关系等来安排组织材料。适用于趣味性或反常性较强的题材,具有悬念感。 

(四)广播电视新闻专题 广播电视新闻专题特点 广播电视新闻专题表达手段 广播电视新闻专题常用结构

 

35新闻专题报道是运用广播或电视手段,深入、具体、详尽地报道某一重大新闻事件或某些具有新闻价值又为广大受众关心的典型人物、经验和新出现的社会现象等题材的新闻报道形式。新闻专题一般采用纵式、横式和递进式三种结构。1.纵式结构:按照新闻事实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组合和编排材料的一种结构形式,也叫单线条过程链接法,适合报道中心事件、中心故事、中心人物的事实,结构一目了然;2.横式结构:按照新闻事实内在性质的区别联系,或以多侧面拼接的形式来安排新闻素材,适合报道那些场面宏大,但没有中心事件的新闻事实;3.递进式结构也叫剥笋式结构:指通过现象,层层深入到事实背后,从现象到本质的结构,这类报道往往先提出问题,接下来层层推进,由浅入深的进行分析和调查,最后得出结论。

36*新闻专题特点:1主题开掘深刻2用形象说话3表达方式多样4表现功能多样。 

37影响广播电视新闻结构的具体因素:说、听的线性传播方式;听觉与视觉印象的特点;受众的收听、收看状态。(广播电视新闻专题表达手段:广播新闻专题可同时调动同期声、解说、录音资料音乐等手段,以对播、交谈、问答或听众参与等形式播出。电视新闻专题可一诉诸于视觉手段,如活动画面、照片、图片、动画、字幕、特技等,诉诸于听觉手段同期声、解说、录音资料、音乐等)

(五)广播电视现场报道广播电视现场报道 现场直播 )

38现场报道指广播电视记者在采访现场通过话筒或镜头,采访现场有关人员,解说现场实况,直接交代、播报新闻事实的报道方式。是最能发挥广播、电视的特长与优势的报道方式之一。现场报道对记者的要求:

1.良好的现场洞察能力;

2.出色的口头表达能力;

3.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

4.过硬的新闻业务能力;

4.优秀的团队合作能力。

 

39现场直播(指与新闻事件或活动的发生发展过程同步,利用广播电视专用设备直接从现场播出的广播或电视节目形式。能以最快的速度反映时间或活动的全过程,是时效最快,感受效果最真切的广播或电视形式,是最符合广播电视特性的方式)主要分为新闻直播和重大活动类现场直播。主要特点包括即时性,直接性,参与性。做好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指导方针是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发、有效管理、正确引导。 

40*现场直播的作用突出表现为:通过迅速快捷的现场直播,在第一时间播出报道内容,树立自己媒体的权威。事件发展的不可预测性和不可控性是现场直播的魅力所在。 

(六)广播电视连续报道与系列报道连续报道 连续报道的基本要求 系列报道 系列报道的基本要求

 

41连续报道指对正在发生并持续发展的新闻事件在一段时间内进行多次、连续的报道。连续报道采写的基本要求:新闻依据要不断的添加和改动,每次报道都是新闻事件刚刚发生的最新进展和动向,要分段分层的将事件发展中有价值的信息及时传播给受众,递进式报道的方式要做到由浅入深,逐步递进,最终完成整个报道,节奏上要对同一新闻做多次报道和多单元报道,形成舆论强势,进展快的增加报道密度反之减少,形成良好的节奏

 42系列报道指围绕同一新闻主题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作多次、成组的报道。系列报道的基本要求:根据报道对象的特点和所处环境出发,精心设计从整体目标出发去选择每条新闻的组合排列,同时主义每条新闻的信息量,报道水平,使单条新闻发挥应有的作用,形成整体报道的综合效应,在总主题的统帅下,每条新闻作纵向横向开拓,使整体报道立体化,选择具体事实表现宏观主题,以小见大,令受众可感可知。 

43系列报道的基本特点是集中性,深刻性,广博性。 

三、广播电视编辑

(一)新闻编辑的主要职责和具体工作(新闻编辑工作的主要职责 选题确定 编辑工作流程 新闻报道的策划 选择稿件 修改稿件 制作标题 栏目编排 录制播出 直播导播 通联)

44新闻编辑工作的主要职责1新闻信息的统合2把关3发言 

编辑工作流程

1.根据本媒体、栏目特点和节目要求确立选题,开展策划,组织稿源;

2.在获得相关稿件基础上选择符合节目需要的稿件,对稿件进行必要的修改,为稿件制作合乎规范的标题,并对修改的稿件进行编排,确立节目形式;

3.节目播出内容和形式确立后,按照不同栏目的形态要求进行录播或直播;

4.节目播出后,及时收集受众反馈情况,继续联系稿源,及时调整改进栏目的内容编排,为下一次编辑做准备。

 

45对新闻信息的价值定位过程体现了新闻编辑工作的新闻信息的统合。对新闻信息的具体控制指的是新闻编辑工作的把关职责。 

46新闻报道的策划是根据栏目编辑思想、对栏目报道领域的现实状况及其发展趋势的认识预测而作出的未来一定时期的具体规划并组织实施。

 

47新闻报道的策划其具体内容包括:确定一定时期的报道中心与重点,制定出报道时机和规模、方式等传播策略,安排选题计划,以及对重要选题的具体规划与组织实施。 

48对稿件内容的选择,衡量的标准主要有两个:新闻的标准,社会效果的标准。 

49修改稿件中,修改差错包括订正事实与矫正思想政治差错。 

50与报刊相比,电视新闻标题的主要特点:标题的显示方式不同,标题的写作要求有所不同,作用有所不同。 制作标题:

要求标题要能够揭示真实事实,概括新闻内容,突出新闻主题,标题文字要简练生动易懂。

电视新闻标题与报刊标题的不同之处:1.标题的显示方式不同、2.标题的写作要求不同、3.作用不同

 

51栏目编排是把经过选择与修改的独立节目、稿件按照一定的传播意图加以组合排序、整合成一档栏目的工作。新闻节目播出前的最后一个编辑环节。具体的工作有审定全部播出节目,稿件、对其中内容相关的稿件和节目进行组合、安排调整播出顺序、撰写节目提要、开头语、结束语、串联语、选定其中口播部分的背景图像、安排间隔、写栏目播出串联词 

52录制播出就是按照事先编排好的内容先后顺序,加上播音员或主持人的播音与串联,把分散的节目、稿件、音像片段录制合成为完整的一个节目或一次节目的播出带,以备播出。

 (二)节目编辑合成音像编辑合成 新闻类节目音像编辑的基本原则 广播新闻编辑手法和技巧 电视新闻编辑手法和技巧  情景再现 )

53音像编辑合成是运用电子编辑设备对前期摄录的音响、影像素材进行选择、剪裁、组合等处理,配以解说词、字幕、音响、音乐等制作成一个完整的节目的过程。 

54*新闻类节目音像编辑的基本原则1真实性原则2目的性原则3客观性原则4逻辑性原则5控制蒙太奇效应原则6兴趣原则。

 55*用音响,要选择那些为报道体裁所需要、最能表现主题、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清晰真实的音响。音响在新闻节目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作用是增加报道的可信性。 

56*声音合成主要处理方法包括:切换;淡入淡出;混播,即两种不同的声音如解说和音响或两个音响同时播出,分出主次叠放在一起。声音合成的主要处理方法不包括复制。

 广播新闻编辑手法和技巧

是指在广播新闻节目编辑、制作、播出过程中,为了取得更好的播出效果而采用的各种编辑手段,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音响的选用与合成。

 

57*电视新闻编辑包括影像组接、声音组接、叠加字幕等。广播电视新闻中的解说包括画外音和记者在新闻现场的叙述与描写。

 

58*影像组接主要有如下常用方法:1合乎接受逻辑2镜头长度恰当3注意轴线规律4使镜头衔接流畅5转场的技巧。一般情况下,镜头连接所遵循的基本规律是动接动,静接静。

 59转场包括承续转场、特技转场、声音转场和特写转场等。在电视编辑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弱化时空或段落转换的视觉跳动的转场方式是特写转场。 

60在字幕文字应用上除了要注意文字的书写必须规范化、大众化,杜绝错别字、杜撰字和怪异难辨字的出现外,还应注意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原则,注意并正确处理字体选用与安排、字幕与图案和画面的搭配及布局、字幕与画面的色彩和谐、字幕与节目情调和节目整体风格的统一。

 (三)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编排 栏目编排思想 新闻编排技巧 )

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编排

是指新闻节目播出前的最后编辑环节,根据媒体栏目的定位和特色,把单独的稿件、节目按照一定的原则有序的组合成一个栏目整体。新闻编排是实现传播目的的重要环节,是新闻媒介对新闻信息表达态度的具体途径之一,也是提高传播效果的重要手段。

栏目编排思想

是操作一个栏目日常表现状态的内在指导。

确定栏目编排思想的注意事项:

1.要有良好的大局观,能够站在时代的高度和人民大众的立场给予具体新闻以准确的社会传播价值定位,并据以编排新闻节目;

2.要遵循新闻节目编排制作的内在规律,编排一次新闻节目要有重点,有目的性,要注意新闻之间的内在联系;

3.要尊重并善于利用受众信息接收的生理心理特点和习惯,提高传播效果。

 

61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编排的常见技巧包括突出重点,优化组合,巧妙安排结构,使节目起承转合流畅自然,保持风格的统一。 

62在广播电视新闻编排组合时较常使用的方法有关联组合,专栏集纳,稿件组合。 

63新闻编排要遵循三个重要概念:峰谷、节奏、分段。在新闻编排中,突出重点的最重要的方法是运用好峰谷技巧。

 四、广播电视评论

(一)新闻评论的特点与功能(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的功能 新闻评论的特点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

新闻评论

是针对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或公众广泛关注的社会话题发表议论,作出分析,讲明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体或节目样式

新闻评论的特点1.体现出强烈的新闻性、2.首先体现在时效性上、3.具备鲜明的政治性、4.具有广泛的群众性、5.天生具备显著的论理性、6具备必要的前瞻性是新闻性、政治性、群众性、思想性、论理性和前瞻性的统一。

 

64新闻评论是新闻性、政治性、群众性、思想性、理论性与前瞻性的统一。 

65新闻评论在反映舆论、组织舆论、引导舆论和进行舆论监督方面有着与新闻报道不同的特殊功能,具体表现为解释功能,表态功能,深化功能,引导功能,协调功能。

 66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更具时效性,平易亲切,生动形象,视听形象。

(二)新闻评论的说理(论点 论据 论证 据事说理 对比说理 )

 论点

是指评论的看法见解观点主张的高度概括和提炼。

对于评论论点的要求:1.观点正确、2.立论的鲜明与论点的明了、3.论点的集中。论据

论据

是指用来说明或证明论点的材料。可分为理论性论据和事实性论据。

对于评论论据的要求:1.论据要真实、2.论据要精当、3.论据要新鲜。

论证

是指运用论据说明或印证论点的过程和方式方法。包括据事说理、对比说理、论辩说理、算账说理。

据事说理就是摆事实讲道理。方法分为依托式,输入新闻事例,夹叙夹议的事理糅合艺术。

对比说理就是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的比较分析来论证论点。具体方法有纵横比较、对比和类比等

 

67评论的论据按材料的性质分,可归为事实性论据和理论性论据。 

68新闻评论的论证方法,即论点与论据的结合方法主要包括:据事说理,对比说理,论辩说理,算账说理。 

69据事说理,即依托一定的事实材料引发议论、说明或证明论点。主要方法分为依托式、输入新闻事例和夹叙夹议的事理糅合艺术。 

70对比说理的具体方法有:纵横比较、对比和类比等。

 (三)广播电视评论类型 (本台评论 本台短评 编后话 新闻述评 谈话类评论 舆论监督节目)

71本台评论相当于报纸上的社论。各种大众传播媒介中规格最高、最具权威性的评论形式。直接代表媒介编辑部就当前重大事件、重大典型或重大问题发言,具有鲜明的针对性、政策性和指导性。本台评论色特点是具有权威性、政策性和指导性。 

72本台短评是篇幅短小,内容单一,分析扼要、使用灵活的编辑部评论。本台短评要求做到短、新、活、深。 

73编后话是依附于新闻报道的一种画龙点睛式的简短的编者评论,其作用是提示说明、评价表态、提醒建议和强调补充。 

74新闻述评是以融新闻和评论于一体为基本特点,既报道事实,又对新闻事实作出必要的分析和评价,有述有评,评述结合的广播电视评价方式。 

75新闻述评的基本特点具体表现为:1.评述结合,以评为本;2.述中有评,评中有述;3.由述而评,以评驭述;4,既摆事实又讲道理。新闻述评的应用范围大致可分为工作述评、形势述评、事件述评和思想述评。

 76电视述评是综合运用画面、音响、屏幕文字和解说、论述性语言以表情达意、叙事分析的述评。 

77电视述评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包括政治、思想、经济、文化、外交等各个领域;其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包括调查性、分析性、解释性、论辩性。 

78谈话类评论指说、听双方处于平等交流的位置,以谈话的方式开展的新闻评论。一般分为漫谈式谈话节目、对话式谈话节目、讨论式谈话节目和现场参与式谈话节目。 

79讨论式谈话评论是由主持人主持、由特邀嘉宾和演播室受众直接参与、就新闻事件或社会生活中群众关心及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讨论或争鸣的电视评论形式。 

80指出“舆论导向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导向错误,误党误国误民。”的国家领导人是胡锦涛。 

81新闻媒体开展舆论监督最常用的形式是新闻批评

舆论监督节目

是指广播电视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为维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对包括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各类团体和公民在内的社会成员,社会机构及其社会行为所进行的报道和评论,最常用的形式是新闻批评,及运用新闻手段对社会阴暗面和各类消极腐败现象进行揭露和批评

五、广播电视报道类型及规范 (案件报道  批评性报道  灾难报道  突发事件报道  死亡报道 暴力报道  未成年人报道规范  隐性采访  图片报道  报道中的禁用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中的画面、声音与写作
广播电视业务 复习资料
新闻评论概念
新闻评论怎么写
新闻评论考点总结
如何理性分析一篇新闻(选择一篇新闻并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