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师新角色系列(5):作为道德示范者的教师

虽然教师职业在今天看来已经不如以前那么高尚,教师也不能免俗于市场经济的影响,但从教师从事的教育活动的特殊性来看,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定要求来看,教师在当今仍需作为道德示范者的角色出现在学校,用自己的行为规范、思想品德影响和引导学生的发展。

什么样的道德教育才是最有效的?对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一般说来,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道德教育对学生影响较大,各种形态高度整合的道德教育对学生影响较深。道德教育需要单独设课,用专门的教材阐述相关的内容,借助于一定的课时等来保证;也需要各科教师在教学中渗透教育性内容,使知识与态度相统一,体现教学的教育性;同时,更需要教师作为道德规范的集中体现者,用自身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影响学生的发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论语》中的这番话,是具有真理性的语言。没有教师的以身作则,夸夸其谈的道德说教也就失去了意义。今天的学生更多的不是在课本上习得道德品质,而是在周围世界的耳濡目染中、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形成自己的道德规范和行为的。

看来,教师成为道德示范者是教育活动的客观要求。作为示范角色的承担者,教师首先需要具备一个公民应有的道德规范,并且将这些道德规范切实转化为实际行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将这些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道德约束,反映为具体的道德实践。在这里,有一个问题,示范怎么理解?是不是超越现有的道德规范、表现出比一般道德底线更高的行为才是示范?似乎也并不见得。示范可以表现为超出现有规范严格要求自己上,也可以表现在持续、稳定、自觉遵守道德规范上。从今天看,后者更是较为恰当的界定。一个教师,表里如一地遵守社会良俗公德了,自觉用社会公德要求自己了,处处时时考虑自己的行为规范对学生的影响了,其示范角色也就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来了。示范不等同于楷模,不是把道德高标作为教师的唯一要求。

作为示范者的教师,在今天面临的压力是巨大的,受到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他的内心深处,常常有一种撕裂感,也就是现实的冲击与内在原有的道德坚守产生的反差与矛盾。他知晓作为教师应有的道德示范力量,而另一方面又时刻感受到社会上种种不道德、非道德力量的影响;他明白教师人格力量对学生所发挥的潜在作用,而另一方又从自己的领导者或同行身上感受到这种人格魅力的严重缺失;他了解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而另一方面又总是能注意到身边践踏社会公德而且并未被谴责或惩罚现的存在。这都有可能使得教师有无所适从的心理状态,甚至最终使自己走向道德示范的反面。

文化歧异、价值多元,社会道德的底线经常被冲破,市场经济的物欲功利价值在凸现,所有这一切都给今天的教师带来形形色色的冲击。是坚守社会公德,还是向某些世俗投降,对每个教师来说都是一个需要回答的问题,也是教师培训与研究中需要关注的重大问题当今的教师需要在教育自身的客观要求与社会道德体系的松散,教师个人的公德操守与社会某些公众对公德的背离之间,重新寻找自身的道德定位,切实将道德示范的角色落到实处。

(来源:教师新角色系列(5):作为道德示范者的教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三课 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钱江潮评丨新时代当“四位一体”推进育德正德塑德养德——中国青年网
社会公德与个人品德
社会公德的基本涵义·从“公德态度”抽样调查看市民公德水平
金华理论工作
【李茂森】电梯里的公德启示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