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3)

质量与密度

一、质量

(1)定义: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用字母m表示。

(2)质量的单位: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有千克(kg)、吨(t)、克(g)、毫克(mg),其中千克是质量的国际单位。

(3)换算关系:1t=1000kg1kg=1000g1g=1000mg

(4)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和地理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2、质量的测量:用天平

(1)构造:托盘天平由横梁、指针、分度盘、标尺、游码、托盘、平衡螺母构成,每架天平配制一盒砝码。盒中每个砝码上都标明了质量大小,以“克”为单位,用符号“g”表示。

(2)使用:先将天平放水平;后将游码左移零;再调螺母反指针;左放物体右放码;四点注意要记清。调整平衡后不得移动天平的位置,也不得移动平衡螺母;左盘放被测物体,右盘中放砝码;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俗称游码质量)

四点注意: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量程;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砝码要轻拿轻放。

二、密度

1、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其比值为定值。

2、密度

(1)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ρ表示。

(2)公式:ρ=m/V。式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3)单位:国际单位是千克/3(kg/m3),读做千克每立方米;常用单位还有:克/厘米3(g/cm3),读做克每立方厘米。换算关系:1g/cm3=1x103kg/m3

(4)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物质种类和温度有关,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5)混合物质的密度应由其混合物质的总质量与总体积的比值决定,而不是等于构成这种混合物的各种物质的密度的算术平均值。

三、测量物质的密度

1、体积的测量

(1)体积的单位:m3dm3(L)cm3(mL)mm3

(2)换算关系:1m3=103dm31dm3=10cm3lcm3=103mm31L=1dm31mL=1mm3

(3)测量工具:量筒或量杯、刻度尺

(4)测量体积的方法

①对形状规则的固体:可用刻度尺测出其尺寸,求出其体积。

②对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使用量筒或量杯采用“溢水法”测体积。若固体不沉于液体中,可用“针压法”——用针把固体压入量筒浸没入水中,或“沉锤法”——用金属块或石块拴住被测固体一起浸没入量筒的液体中测出其体积。

(5)量筒的使用注意事项

①要认清量筒、量杯的最大刻度是多少?它的每小格代表多少cm3(毫升)?②测量时量筒或量杯应放平稳。③读数时,视线要与筒内或杯内液体液面相平(凹底凸顶)

2、密度的测量

(1)原理:ρ=m/V

(2)方法:测出物体质量m和物体体积V,然后利用公式ρ=m/V计算得到ρ。

(3)密度测量的几种常见方法

①测沉于水中固体(如石块)的密度

器材:天平(含砝码)、量筒、石块、水、细线。

步骤: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m;倒适量的水入量筒中,记录水面的刻度V1;用细线拴住石块浸没入量筒的水中,记录此时水面的刻度V2;用公式ρ=m/V2V1)算出密度。

②测量不沉于水的固体(如木块)的密度

器材:天平(含砝码)、量筒、木块、铁块、水、细线。

步骤:用天平称出木块的质量m;倒适量的水入量筒中,用细线拴住铁块浸没入量筒的水中,记录水面的刻度V1;将木块取出,用细线把木块与铁块拴在一起全部没入量筒的水中,记录此时水面的刻度V2;用公式ρ=m/V2V1)算出密度。

注意:在测固体的密度时,在实验的步骤安排上,都是先测物体的质量再用排液法测体积。如若倒过来,则会造成固体因先沾到液体而使得质量难以准确测量。

③测量液体(如盐水)的密度

器材:天平(含砝码)、量筒、烧杯、盐水。

步骤: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盐水的质量m1,将烧杯中的盐水倒一部分入量筒中,记录量筒中液面的刻度V;用天平称出剩余盐水和烧杯的质量m2;用公式ρ=m1m2/V算出密度。

四、密度与社会生活

1、密度作为物质的一个重要属性,在科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农业

①用来判断土壤的肥力,土壤越肥沃,它的密度越小。

②播种前选种也用到密度,把要选的种子放在水里,饱满健壮的种子由于密度大而沉到水底,瘪壳和杂草种由于密度小而浮在水面上。

(2)工业

有些工厂用的原料往往也根据密度来判断它的优劣。例如:有的淀粉制造厂以土豆为原料,土豆含淀粉量的多少直接影响淀粉的产量。一般来说含淀粉量多的土豆密度较大,所以通过测定土豆的密度不仅能判断出土豆的质量,还可以由此估计淀粉的产量。在铸造厂的生产中也用到密度,工厂在铸造金属物体前,需要估计熔化多少金属注入仿型的模子里比较合适,这时就需要根据模子的容积和金属的密度,计算出需熔化的金属量,以避免造成浪费。

2、密度与温度:温度能改变物质的密度。

(1)气体的热胀冷缩最为显著,它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也最大。

(2)一般固体、液体的热胀冷缩不像气体那样明显,因而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

(3)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遵循“热胀冷缩”的规律。如:4的水密度最大。

3、密度的应用

(1)鉴别物质。

(2)计算不能直接称量的庞大物体的质量,m=ρV

(3)计算不便于直接测量的较大物体的体积,V=m/ρ。

(4)判断物体是否是实心或空心。判断的方法通常有三种:利用密度进行比较;利用质量进行比较;利用体积进行比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考物理质量和密度典型例题解析
人教版初三物理多彩的物质世界基础知识归纳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6):质量与密度
初二物理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点总结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质量与密度》复习提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