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余映潮语文阅读教学艺术——重要教学细节的设计艺术(课中活动的设计艺术)

四、课中活动的设计艺术

学生的课堂活动充分,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高层次境界,是语文教师全部教学艺术的集中体现。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说:“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说:“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应该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一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践”一词出现了近30次,可见对语文实践活动的强调。

对语文教学课中活动的设计,我们可重点了解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什么是语文教学的课中活动

课中活动,指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占有时间,进行有形式也有内容的学习语言、习得技巧、发展智能、训练思维的操作演练。换一个角度说,课中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将老师在课堂上要做的事,化解为细腻的操作步骤,让学生去体会,去进行,去完成。我们应着眼于能力训练,着眼于方法培养,着眼于知识积累,运用各种方法,创造各种课堂组织形式,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地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

阅读教学中的“课中活动”像一只美丽的万花筒,表现出丰富的艺术组合:

1、从一节课的教学过程来看,有辅助性的课中活动,也有主体性的课中活动。

2、从训练的方法看,有常规性的课中活动,也有创造性的课中活动。

3、从课型的不同来看,有教读课文的课中活动,也有自读课文的课中活动。

4、从教学的手段看,有读、写、听、说等不同形式的课中活动。

5、从教学的目的看,有语言性活动、技能性活动、思维性活动、情感性活动、竞赛性活动等等。

6、从设计的形式看,有课中活动的形式,也有活动课的形式;有课文的阅读活动,也有生活或社会的活动;有班级活动,也有小组活动;有平实的活动,也有艺术性的活动等等。

以上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的,是第一点:即从一节课的教学过程来看,有辅助性的课中活动,也有主体性的课中活动。

辅助性的课中活动有两层次含义。第一,就是充分利用课首、课尾的时间,安排学生进行自我训练,以求日积月累、逐步长进的操练活动,如课前五分种练字、课前三分种演讲、课前五分钟背诵、三分钟朗读、每日摘抄、每日读报、每日名句欣赏、每日课前五分钟说话训练等。这种活动具有主题性,往往在一个月内或一个学期内坚持不懈地进行。第二,就是围绕课堂主体活动安排的铺垫、过渡的活动,比如答问之前的思考、讨论之前的拟出发言提纲等。主体性的课中活动就是阅读教学过程中起主要作用、起支撑作用、明显地占有一定的时间、明显地突出了某种方法的学习活动。在一节课内,或者在一篇课文的教学之中,如果没有一两种主体性的课中活动,这节课的设计就显现不出思想、思路、艺术性,也表现不出训练的力度。

如,下面类型的活动都可以说是主体性的课中活动:

1、学生活动时间较长的层次清晰的朗读活动;

2、学生独立进行的积累资料处理信息的语言学习活动;

3、学生活动比较充分的处理手法比较细腻的品析活动;

4、学生占有较长时间的目标较为明确的课堂交流与交际活动;

5、学生有成“块”的时间来进行想象、研究或创造的活动。

反之,如下活动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课中活动”:

1、简单的应答活动;

2、零碎的朗读活动;

3、以个别或几个学生为主的活动;

4、极短促的给学生一分钟、半分钟进行答题的活动;

5.以形成教师板书设计为目的的析读活动;

6、做练习对答案的活动。

第二,语文教学课中活动的设计角度

课中活动的设计艺术,是一种使教学生动的艺术。语文课上应有学生活动时间较长的层次清晰的朗读活动,应有学生活动比较充分的处理手法比较细腻的品析活动,应有目标比较明确的学生自读感受活动。也就是说,我们应精心考虑、安排与教学内容紧紧相联的读、听、说、写、思的学生活动。

课中活动的主要类型可概括为如下10个方面。这也是我们常用的设计角度:

1、表情诵读活动。它着眼于朗读,其活动的最高层次为情感性演读活动。

2、语言学用活动。诸如语言积累活动,积累性忆读活动,个性化理读活动等。

3.辨析提炼活动。如文言文的语言辨读活动,智能练习活动,字词梳理活动等。

4、多角品读活动。如语言品析活动,人物评说活动,精段品读活动等。

5、课文创编活动。它着眼于“写读”,如情境式写读活动,课文集美式活动等。

6、妙点揣摩活动。对课文进行赏读,进行悟读,进行美点寻踪。

7、思绪放飞活动。就课文内容进行发散,让学生进行想象与表达。

8、扩展交流活动。引进课外资源,进行课文扩读,增加教学容量。

9、探究发现活动。组织探究性学习活动,开展课文质质疑活动。

10、微型课题活动。着眼于“研读”、着眼于学生的研究与表达开展活动。

请看下面的设计实例:

1.情感性演读活动

演读,就是表演式地朗读,就是诗朗诵、文朗诵,就是带有艺术性的朗诵活动。

演读,一要情感化,二要个性化,三要艺术化,要经过指导、示范、体味、演练等教学环节。

这种活动可以在单课内进行,可以在某个单元之内进行,也可以在某个专题内进行。

如高中语文(必修)第三册第12课是词七首,后面还有要求背诵的词六首,共13首词:

李煜《虞美人》;柳永《雨霖铃》;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秦观《鹊桥仙》;李清照《一剪梅》;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姜夔《扬州慢》;温庭筠《菩萨蛮》;李煜《浪淘沙》;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苏轼《江城子》;周邦彦《苏幕遮》;李清照《声声慢》。

这是演读的绝好材料,经过认真的编辑,或从风格的角度进行编排,或从情感的(如怀己之情,怀友之情,怀妻之情,怀乡之情,怀古之情,怀旧之情等)角度进行编排,或从内容的角度进行编排,或从作者“编年”的角度进行编排,或从词的长短的角度进行编排,或从词牌的角度进行编排,或从中选取最为经典的进行编排,或从配乐的角度进行编排,学生或教师像主持人一样将课文串起来,一定是满堂生辉的学生课中演读活动。

2、个性化理读活动

个性化理读活动,就是让学生各自带着学习任务自由自在地显出个性地阅读课文。从掌握学习方法、磨练学习能力、积累语言材料的角度来讲,这是一种重要而又实惠的语文学习方法,对养成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素质会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所谓理读,前面已经讲过,就是寻找式地读,清理式地读,整理式地读;就是细细地读,把落实基础知识、进行语言教学、培养思维能力的眼光深入到课文的各个角落。

从高中语文(试验修订本·必修)教材来看,课文练习的设计表现了或者说要求我们的一些教学方法与设计理念的变化。如不少的课文让学生自己就课文内容进行质疑,让学生就课文内最感兴趣的内容进行笔谈,筛选文中的观点,筛选文中的语句等等,这实际上就是让学生进行带有个性特点的阅读。如《读〈伊索寓言〉》练习二就很典型:

研读课文最后一段文字,自己提出疑难问题,并思索解决。完成后与周围同学交流一下,看别人在质疑解难上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

所以,设计个性化的理读活动,是理所当然的。

如课文《冬天之美》,就可以完完全全把阅读理解课文的任务交给学生完成。

对此课进行“三步理读法”的教学设计:

第一步:整体式理读——理读之后像课文练习一那样设计出一两个练习来表现你的阅读成果。

第二步,语言性理读——理读之后用课文语言积累卡的方式加以表现。

第三步,揣摩式理读——理读之后要像课文那样设计出揣摩品味的题目来表现你阅读中的发现。

每一步之中,都穿插交流与评讲活动。

这样的教学,与传统的讲读教学大相径庭,教师的教学设计理念与学生的学习方法都得到了深刻的变革。

3、创造性写读活动

写读,就是读读写写、写写读读,有读有写,读写结合。但其中创造性的写读活动在课堂教学中见者寥寥。

其实,要让学生读起来,要让学生写起来,好的方法美不胜收。

例如浅层次的作法,有课文集纳,定向检索,句式学用,段式学用,篇式仿写,课文缀语,想象扩写,片断点评等。

例如中等层次的作法,有多向假设,多序假设,多体假设,读一文写多文,读多文写一文,读甲文写乙文等等。

例如深层次的作法,有艺术性概括、艺术性改写、艺术性编演、艺术性创作、艺术性评论等。

下面是《山居秋暝》教学中创造性写读活动的设计——请同学们进行的三个层次的“写作”活动。

①单联画面描述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天色已暝,皓月当空;群芳已谢,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啊!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的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在这青松明月之下,在这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这样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

②双联画面描述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这里是雨后的山。松林一尘不染,显得格外苍翠;月光皎洁,在林间留下斑驳的影树,一切都这样地明净、清幽。白练似的泉水流过石上,淙淙有声,像优美的夜曲,反衬出山中的宁静,使人感到仿佛是大自然的脉搏在轻轻地跳动。

这里有安逸的村民。夜间,竹林,模糊的人影,还有欢声笑语,这是勤劳、朴素、开朗的少女们刚从水边洗衣归来;清流,渔舟,摇动的莲叶,清脆的桨声,这是淳厚、朴实的渔夫才在月光的朗照下去捕鱼归来。

③多联画面描述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首联勾勒的是大环境,是山中,是刚下过雨,是黄昏,是秋天。在这白描一般的景物中,有一种气息弥漫,那是山中的空寂,是雨后的清新,是向晚的安详,是秋高的爽净。

颔联将镜头拉到细部,月色透过松林,清泉流过山石。月从松间透过,斑驳的月色都仿佛沾染了松针的清香;水从山石上流过,激起的水声越发衬出了这山中黄昏的清幽。

颈联推出了人的活动,使这本来显得有些清寂的画面活了起来。竹林里传来嘻笑,是因为村女在清泉石上洗涤衣物;莲叶晃动,是因为渔船从那里穿行。

这么美、这么清新的秋日黄昏,怎能让人不爱它呢?

4、多角度品析活动

多角度品析,就是多角度地、多层次地、多方位地对课文或课文中的重点片断反复进行品评赏析。在这种学习活动中,同学们能进行有创意的阅读,能够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在这种学习活动中,没有老师的讲读,没有老师的析读,没有老师的教读,有的只应该是老师有创意的品析角度的设计。在教师艺术的引导之下,同学们在这样的活动中编织着优美的教学风景,不仅达到“品读细腻”的学习要求,而且由于赏析视点的变化给课文以立体的动感。

如《〈白毛女〉选场》的教学。

从四个角度,用寻读的方法,引导同学们对课文进行品析:

1.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例子,说明人物的动作是符合他的身分和性格的。

2.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例子,说明人物的语言也是符合他的性格和身分的。

3.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例子,从同一人物对同一事物前后不同的语言来说明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

4.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例子,从人物的只言片语来分析人物的身分和性格。

上述四步,除了“课中活动”的意味之外,从教学的思路来讲,其本质的特点就是每一次的活动都牵动了对全篇文章的阅读品味,四个问题如同四条纲,编织起一个教学网络,带领同学们在课文中扎扎实实地走了四趟。

5、微型课题活动所谓“微型课题”,就是课本中、课堂上有目的有抓手的探讨性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活动。我们现在不少文章提出的研究性活动,想得很高,说得太玄;一个研究性的活动需要很好的学校资料环境、学生活动空间与学生活动时间,形成一种成果需要很长的时间,有的甚至长达几十天,在目前,那只是一种很小面积上可以进行的学习活动。

而课堂教学中“微型课题”活动却是可行的,它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让学生通过查询资料、自读自悟、切蹉讨论而形成看法,同时又便于课堂交流,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生气勃勃。

如《药》的“微型课题”:

①白描手法与华老栓。②康大叔与感叹号。③两个母亲的悲哀。④《药》中的“眼光”。⑤试析茶馆中的“无名氏”坐客。⑥橄榄——一个精彩的小道具。⑦“灯笼”的作用。⑧《药》中的侧面描写。⑨从“破旧的朱漆圆篮”谈起。⑩说夏瑜。⑿花环·乌鸦。⒀《药》中的人名。⒁两种“寂寞”的“死”(小栓、夏瑜之死)。⒂“药”在《药》中的作用。

以上各种课堂活动中,最为强调的是给学生以时间,让学生占有时间。对于很多教师来讲,这是一种非常大的转变与变革。而以上各种课堂活动中,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成熟的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多拿出一点时间来思考,来运筹,来对课中活动进行谋篇布局。这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教学修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构建语文阅读课型的思考与实践
一课多案"的设计
小学语文教研组记录
写读融合把课堂教学翻转起来
语文课这样上(18)| 巧借“多觉”写美景
基于“表达型”阅读教学的设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