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时代的最后一只夜莺——我们为什么怀念邓丽君
 
 

 

 

 



        娱乐圈妖孽横行且日新月异,曾被众人嘲讽的芙蓉姐姐,现在转头再看,也不是那么难以接受。只因为,这两年我们承受了太多的难以接受:凤姐以丑为美、越骂越红;兽兽一脱成名、仿效无数;伪娘雄雌不分、却成时尚;还有那非诚勿扰,已成宝马女的推销平台……总之,越雷人越引眼球,越下作越能上位,越没底限越能走红。

        若是在世界的范围看,以雷为标志且知名度最高的艺人莫过于Lady gaga。看国内群魔乱舞的娱乐圈,就像是看Lady gaga的蜕变史:从清纯到怪异,从创新到放纵,从黑马亮相到作茧自缚。

        大家来做一道选择题——艺人出名的标准是:A唱得好,B长得好,C有个性创作好,D有争议可炒作。我们以为是道多选题,其实对于国内的娱乐圈来说,这只是一道单选题,标准答案为D。

        实际上,我对这些艺人(假如可以这样称呼的话)和节目不抱好感的同时,却不排斥lady gaga,即使她标注着另类的标签,并被评为全球穿着最搞怪的女歌手。毕竟,lady gaga的无厘头是有资本的,她4岁时无师自通学会钢琴,为小甜甜写过歌,能创作有唱功。听lady gaga的音乐,是能感觉到享受的。

        更重要的一点则是,lady gaga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她的搞怪无非是把自己做成了行为艺术,而不像国内的某某门,背后的策划者痕迹隐约可见。不是观众的审美趣味出了问题,而是策划者的良知和导向出了问题。我坚信传统的审美标准依然是主流,可问题是主流标准没有话语权,因此一片乌烟瘴气。


lady gaga标志式的蝴蝶发型


        前段时间,去听了一场小型音乐会,主题是追忆邓丽君。自从邓丽君于1995年香消玉殒之后,十五年来,几乎每年都会有数次关于她的纪念活动。去年,国内某大型门户网站做过一次投票调查,邓丽君以850多万票的绝对优势,力压王菲、老舍、金庸,名列新中国成立以来最有影响力文化人物榜首。

        邓丽君的重大意义之一,是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经济起飞的中国,提供了一个完美的声音代言。那时的社会结构下,倡导的是质朴有力的审美,正是这种取向,成就了邓丽君,她那种干净、甜润、精心雕琢的声音,也是对她所在时代的最好回应。三十多年的歌唱生涯,3000多首中、英、日文歌曲,汇聚出了一个完美的声音形象,而那个形象里,又包含了一个标准中国女性的形象,温润、明媚、柔韧。

        邓丽君的纪念意义还在于,她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超越政治、性别和阶层的明星。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华人社会,尤其是港台地区和东南亚华人集聚区,已经有了一种朦胧的意识和需求:明星应该不同于普通人。在此之前,华人明星有神秘感,但这种神秘感不多也不深,娱乐圈的通常做法是明星需适当地表现邻家气质以拉近亲和度。林黛、乐蒂,甚至以及后来的林青霞、林凤娇,莫不如此。直到邓丽君出现,经历了日本娱乐圈的洗礼,宣告了这种无原则的亲切和取悦的终止。而在大陆地区,这种神秘的气息更为厚重。七八十年代,大陆的时尚元素多从香港传来,其流传的过程还带有半地下的味道。邓丽君的歌一流传进来,便让刚开始向外张望的人们“虎躯微震”,原来还有这样的歌,原来歌还可以这样唱,继而凭着这种新鲜与神秘在大陆地区红得发紫。当时有句俗话叫做“白天听老邓,晚上听小邓”,其走红程度可见一斑。

        因此,邓丽君的成功至今无人可以模仿,因为她迎合的是时代的需求。天赋、努力,以及时代的处处配合,成就了邓丽君,而邓丽君也成全了这个时代。一般来说,生逢其时是种概率极低的幸运,生不逢时才是命运的常态。神秘、疏离、美感,华人地区对明星的定义在她身上得以成型。邓丽君是这个时代转折点造就的第一个巨星,现在看来,也是惟一一个巨星。

       只是,那个热烈单纯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如今的社会标签先是被注明多元,然后被误读为混乱,最后发展成恶搞。我无法想象如邓丽君这样的歌手,如何能够在这样的社会中仅仅靠唱功脱颖而出,成就名气,然后被不同阶层接受,最后化身经典。也因此,我无比地怀念邓丽君,无比地怀念邓丽君的时代。

       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对不对?是的,再也回不去了……


谁也没有想到清新可人的邓丽君,最终上升为一个时代的记忆

*************************************************************************************************** 
邓丽君的影响至今没有消退,其多首经典歌曲被后来者翻唱出不同版本,同时她的作品也是器乐演奏者挑选现代曲目时的首选。下面介绍些此类的相关音乐。************************************************************************************************** 

大提琴版《你怎么说》:

秦立巍的大提琴声中,司马亮作曲,邓丽君原唱的《你怎么说》就这样化身音符流淌出来。

你说过两天来看我
一等就是一年多
三百六十五个日子不好过
你心里根本没有我
把我的爱情还给我

随着音符的起伏,熟悉的歌词瞬间出现在脑海,小女子追寻爱情的那种忐忑、羞涩与幽怨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与邓丽君的超时空合作《别离的预感》:
 

那是比大海还深
比天空还要蓝
要超过如此般的爱你
我也做不到了
 

夏川里美在专辑《经典美声之旅:亚细亚之风》中,通过现代音频技术手段和邓丽君完美合唱了《别离的预感》。爱情,是邓丽君歌曲中永恒的主题,并唱成了整整一代情侣的信物。夏川里美在结婚产子后再来演绎爱情歌曲,明显要比以前多了一份厚重和感悟。

有邓丽君感觉的歌手:童丽

这是一位有些神秘的歌手,她在国内尤其是广东、香港地区的音乐发烧友中有很高人气,却很少公开露面,更是基本绝迹于商业活动。她的声音柔美恬静,却不走媚俗的路线,对中国传统曲目的演绎加入了独特的元素,减淡了一些传统曲目的冷淡怨恨之气,揉入了宁静而充满希望的气息,在这一点上,和邓丽君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推荐的是她第一张专辑《对话Ⅱ 古筝与童丽的故事》,这是一张极其讲究录音的HIFI极品,背景非常宁静,少有地采用现场定位录音方式,音色饱满立体,定位效果鲜明,听来如同临场一般。顺手列出几首这张专辑中个人非常喜欢的曲目,与君共赏。

《月满西楼》

《你那好冷的小手》

《春江花月夜》

《烟花三月》

***************************************************************************************************
谨以此文向永远的时代记忆——邓丽君小姐致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多米音乐《Lady Gaga》
超清 音乐: You And I-- Lady Gaga
Lady gaga音乐集
有才华的人,绝对都比较特别! | 音乐史上的今天
曾经的雷帝如今也越来越低调,Lady Gaga的穿衣风格不再浮夸
Gaga的时代到来了 文_ 孙孟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