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附子有剧毒,为什么四川人却敢拿它当菜吃?

看过《三国演义》人都知道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当年关羽在攻打樊城的时候被悍将曹仁用毒箭射中臂膀,幸被华佗救治才得以脱险。关羽当时所中之毒不是别的,就是乌头毒,《三国演义》七十五回中有记载:“华佗曰:此乃弩箭所伤,其中有乌头之药,直透入骨,若不早治,此臂无用矣。”,关羽后来败走麦城,怒火攻心,以致毒性发作,臂膀无力,被无名小卒俘获,乌头毒性之大可见一斑。就是这样一味剧毒药,四川人却常常拿来当菜吃,能够补阳祛湿,这里面有什么秘密呢?

乌头和附子都是为毛茛科乌头属植物的子根,乌头是主根,附子是侧根,主产于四川、陕西、湖南、湖北、云南、山东等地,但以四川江油所产最为地道。江油是李白的故里,江油附子在中医界也很有名气,业界有:“世界附子在中国,中国附子在四川、四川附子在江油”的说法。

附子是一味常用中药,性大热,味辛甘,有毒,能够回阳救逆,补火助阳,祛风寒湿邪,被称为“回阳救逆第一品”,可用于急危重症的抢救以及虚寒性疾病和风湿性疾病的治疗。附子同时也被称为“百病之长”,和熟地,人参,大黄共同称为“药中四维”,大家都知道礼义廉耻是国家之四维,为治国安邦的根本,而药中四维是中医治病之根本药物。

附子之所以有毒,是因为其内含有乌头碱,乌头碱具有神经毒性,能兴奋迷走神经、损害周围神经,中毒症状多为口、舌头及四肢麻木,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瞳孔散大等,不积极治疗可导致死亡。附子是一把双刃剑,虽然有毒,但运用得当可治病救命,像中医界的火神派,其代表人物郑钦安、吴佩衡、祝味菊、唐步祺、李可等都喜欢用大剂量的附子,少则几十克多则两三百克,救治了不少疑难重病,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其根本原因在于正确运用附子,也就是在使用过程中严格按照要求对附子减毒,首先在炮制上要通过胆巴水浸泡、盐以及高温进行去毒,其次要在煎服法上特别注意,乌头碱是惧怕高温的,在服用附子前必须先煎一到三个小时。附子在经过长时间煎煮后乌头碱水解成乌头原碱,毒性大大降低。

四川盆地雨水多,湿气较重,因此当地人喜欢食用附子以祛除体内的寒湿,每年到冬至时节,当地都要用附子炖狗肉。为避免发生中毒的情况,附子炖狗肉的时间一般都在六小时以上,这时乌头碱早已分解殆尽,且在炖煮时往往都要加入生姜,甚至黑豆,生姜黑豆都可以解附子毒性。要提醒的是,附子毕竟有毒,使用时要慎之又慎。

(杏花岛作者赵彦鹏,中医学硕士,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不孕不育科主治医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可食野菜
可能引起中毒的中药介绍之一
附子理中丸坏处
黑顺片的功效与作用
名震武林的“八大奇毒”其实你身边也有!
春季中药养生谨防中药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